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
妙趣横生的故事书,改变人生的哲学课!
可读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用人类历史上50位伟大头脑的智慧给孩子的精神世界输氧。
好奇心、思考力、创造性,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智慧地成长!
强大的作者阵容,韩国著名哲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十年磨一剑。
韩国热销500万册,首尔教育总会优秀图书!
填补中国市场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哲学成套书籍空白!
周国平亲自作序,钱文忠、傅佩荣、杨红樱、曹文轩、郎咸平、袁岳、何多苓……联袂推荐。
本书讲述了 “孩子王”李玉林由于太过调皮捣蛋而被爸爸妈妈送到专门调教顽皮孩子的暑期学校——青鹤洞。她在那里认识了新的 朋友李秀润和才文。在青鹤洞,玉林带着老实憨厚的才文又闯了许多祸。老师为了惩罚她,让她学习荀子的思想,并希望她能从中领悟到为人的道理。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玉林在聪明善良的秀润的帮助下从内心深处懂得了做人准则,变成了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
刚下车,就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扑面而来。玉林捂着鼻子说:“哎!这是什么味儿?”
玉林皱起了眉头。可是,一手牵着玉林一手拿着行李的妈妈却很高兴地说:“好哇,智异山的空气好新鲜啊!玉林啊,你在这儿生活,会长得更结实的。”
玉林撅着嘴不说话了。周围除了山就是山,根本找不到玉林喜欢的游乐场和玩具店,这实在是让她失望。
“再走一段就到青鹤洞了。青鹤洞是个有一百多人的小村子。那儿的人都住在传统的屋子里,穿着韩服,不管男女,结婚之前都留着辫子。那里没有学校,都进私塾学习。你在电视里看过吧?”
但玉林对妈妈的说明毫不关心,心里在想别的事情。
到了村口,玉林碰到了很多跟她一样被父母拉到这里来参加暑期班的孩子。这些孩子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聊天,或者跑来跑去地玩耍,看来他们都很兴奋。
“哼,真够幼稚的!什么事这么高兴?”
玉林自己咕哝着。一想到马上要跟妈妈分开,单独一个人留在这里,她真想哭了。
这时,来了一位身着韩服、结发髻、留长须,和电视里看到的古人一模一样的老师。老师旁边还跟着一个留着辫子,和玉林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儿。他们两个人的出现,引起了很多孩子的好奇。
“哇,这位就是我们的老师吧?”
“咦?旁边这小男孩儿是谁?这孩子怎么留辫子呀?”
“妈妈.老师长得好凶呀!”
玉林也睁大眼睛看着那两个人。他们的衣着打扮真像古朝鲜时代的人,看起来很有意思。
“请大家静一下,我是在这里学习的李秀润,现在我们请老师给我们讲话。请大家安静一下!”
老师向前迈了一步,开始训话:“大家好!我是青鹤洞的老师。各位家长把自己心爱的宝贝送到我们青鹤洞,是不是有些不放心啊?请各位放心!我会教他们礼仪和忠孝,还会教他们《千字文》。这次暑期班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经验,各位家长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P8-10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我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乐于推荐黄山书社出版的《哲学家讲的哲学故事》系列丛书。这套丛书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我的评价是,题材的选择颇具眼力,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大致都不错,水平当然有参差。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极其认真地做了这件事,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了一座桥梁。对比之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应该感到惭愧,但愿不久后我们也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类似书籍问世。
周国平
201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