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作用
穴性:疏肝利胆、理气解郁、滋养肝血、清肝明目。
肝俞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肝胆系统病症: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脘痛,纳呆,呃逆,吞酸吐食,胁痛,黄疸,腹痛,腹胀,饮食不化,腹泻,脘腹积聚痞块。
中西医都认为:肝是人体的最大消化器官,肝胆相照,胆附于肝。因此,肝胆系统的病症基本上都是消化系统病变,也是肝俞穴的主治范围。寒证用灸法、拔罐,热证用清法(皮肤针刺血),虚证用补法(轻刺激、艾灸),实证用泻法(强刺激、刺血)。
虽然背部俞穴是偏于治疗慢性虚弱性病症的,但是,肝病的虚证在中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中医学认为“肝无虚”,不过这只是因为肝气很容易郁结、肝郁又容易化火、肝阳也容易上亢、肝火又容易上炎、肝风还容易内动……所以,中医临床上肝的病理变化是以实证为主的,较少见到虚证,但并非完全没有虚证。“久病必虚”,像急性肝炎迁延日久导致的慢性肝炎,肝血不足引起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近视、夜盲症、视物昏花,还有上述肝经经脉循行区域范围内的麻木、萎软无力、瘫痪、肌肉萎缩等,部属于肝的虚证。
2.神志病症:癫症、狂症、痫症,抽风,神经症,抑郁症,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3.头面、眼科病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目翳红肿,胬肉攀睛,眼睑下垂,视网膜炎、眼底出血,鼻出血等。
上面我们提到的“肝气容易郁结、肝郁容易化火、肝阳容易上亢、肝火容易上炎、肝风容易内动”,比较集中体现在神志病症和头面、眼部病症这两个方面。其中,神经系统病症主要是肝气郁结、肝风内动使然;而头面、眼科病症主要是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的结果(近视、夜盲、视物昏花除外)。此两项都需要重力指压、掐按,皮肤针重叩或刺血针刺血,才能达到疏肝清火、平降肝阳、平肝息风的治疗效果。
4.妇科病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等。
由于肝的原因引起的上述妇科病症,均因于肝经郁热,郁而化火,火热之邪伤及子宫络脉之故。症见月经提前来临、行经期延长、经量偏多、色深红间或夹有瘀块,伴见两胁下及乳房胀痛,且症状的轻重常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根据我的临床体会,调治这类病症,可用本穴配合关元、期门、太冲或行间、三阴交等,用针刺泻法或重力指压、皮肤针重叩(出血、加拔气罐,忌灸),疗效佳良。
5.其他病症:贫血,白细胞减少,产后乳汁不通,黄褐斑,疮疡痈疽,淋巴结核,颈项强痛,腰背痛,寒疝,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以指压、按摩,可针可灸。
6.肝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如下肢内侧(中间)肝经经脉循行(图14-2)区域范围内出现的红肿、疼痛、抽搐、麻木、萎软无力、瘫痪、肌肉萎缩等。
三、操作方法
此穴指压、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各种刺激方法都可以酌情选用。因为肝的病症多见实证,所以,指压、按摩、拔罐、刮痧、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的力度要大,可以出血加拔气罐(无须火力相助,故不需要拔火罐)。而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则应该以灸疗为主,可以有效地提高血象指标。但凡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者(头面五官病、妇科病、神经系统病)都不宜施灸。P68-70
2010年初,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江苏卫视中医保健节目和山东卫视《养生》栏目做客,主讲“中老年穴位保健”、“儿童穴位保健”、“儿童穴位自疗宝典”及“常见病症穴位自疗锦囊”等多档穴位养生保健节目,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效应。讲座之后又应全国诸多省市针灸学会或中医针灸保健、医疗机构和城乡社区的邀请,先后为广大中医药针灸医务人员、保健师、老年大学学员和社区人民群众作了数百场普及经络、穴位养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他的科普讲座反响强烈,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好评!
王教授穴位养生保健讲座特点是:融严谨的科学性、通俗易懂的知识性和幽默诙谐的趣味性为一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实用性强,简单易学,寓中医针灸经络穴位的基本知识于娱乐之中。正由于此,2010年11月,他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金话筒’奖”,既是江苏卫视几十位中医养生节目主讲嘉宾中唯一的获奖者,也是全国针灸界主讲经络穴位养生专家中唯一的获奖者。辽宁省丹东市针灸学会老会长张怀忠主任医师高度评价王启才教授对中医针灸科普工作的巨大贡献时,无比感慨地说:“两个唯一奖,针坛显奇才”!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了解、认识、掌握、应用中医针灸穴位保健知识,我们特邀王启才教授将其讲座中最精华、最精彩的“从头到脚的穴位保健(经典30穴)”整理出来,并附录了“穴位的定位和取法”、“穴位保健的操作方法”、《自编十二总穴歌》三个附篇,奉献给广大热爱中医针灸穴位养生保健的读者,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相信本书一定能成为您追求健康和延年益寿的良师益友!
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与体内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内在脏腑的气血出现病理变化时,可以反映于体表相应穴位处。中医疗法里,针灸、推拿等就是通过这一点,不断地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然而穴位数量繁多,功效也十分复杂,没有中医学基础的人是不是就无法窥得其中的奥妙之处了呢?
《针灸名家教你用穴位》借针灸名家之手,精挑细选出30个养生保健特效穴位,贵精不贵多,以最简易、最有效的方法来教会大家养生之道。书中穴位都由名医精讲,其中令很多人反感的繁琐取穴被简化得一目了然,力求将取穴做到真正的“快、准、稳“。本书所讲30个特效穴位,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养生治病的大穴、要穴。
现在生活节奏变快,人们都处在忙碌的状态中,每天回到家中,想试下穴位按摩让自己放松下,但是过于繁杂的取穴和过多的穴位搭配,真的让人提不起兴趣。所以,《针灸名家教你用穴位》着重介绍30个特效穴位,内容层次分明,每个穴位的功效都配合病例加以详细阐述,更方便查阅。穴位所治疾病多为常见病,配以治疗手法图示。手把手教会读者不同疾病的具体穴位疗法。另外,本书为了让更多读者可以放心地使用。以古今临床验证为依据来证明穴位疗法的显著疗效,作者也细心地添加了自己的临床经验,旨在为广大追求养生保健之路的读者开拓出最安全的途径,做到用得安全、用得轻松、用得省时。
认准穴位,用好穴位,持之以恒,为自己和家人撑起健康的保护伞。希望大家能勤翻此书。久按可自医。本书由王启才教授著。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了解、认识、掌握、应用中医针灸穴位保健知识,《针灸名家教你用穴位》特邀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将其讲座中最精华、最精彩的“从头到脚的穴位保健(经典30穴)”整理出来,并附录了“穴位的定位和取法”、“穴位保健的操作方法”、《自编十二总穴歌》三个附篇,奉献给广大热爱中医针灸穴位养生保健的读者,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相信本书一定能成为您追求健康和延年益寿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