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刻阐释了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今生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用什么去重新点燃工作激情,实现自我价值?是耳提面命的空洞口号,还是触动心底的反思?本书更多地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
本书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军队官兵人手一册的书!
本书提出了每一位员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你还是在不快乐地工作着吗?
打开这本书,让它告诉你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帮你找到工作的动力,从而带领你感受工作的乐趣所在!
你是在为老板、为公司而工作吗
抱着为老板打工的心态来应付工作,那么若干年后,你仍然是一个卑微的打工者。只有那些为自己而工作的人,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因为每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能力,不管是创造能力、决策能力还是洞察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在长期工作中的领悟一点一点地积累的。
“你是你自己人生的设计师,你是你自己生命的总经理”。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匆匆忙忙找一份工作,把它当做养家糊口的依靠。每天为了老板发给的那点薪水疲惫地忙碌着。在他们的心中,自己就是在为老板、为公司而工作。老板发的薪水高他们就开心,老板给的薪水低他们就生气,完全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老板。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这样的埋怨:公司给我的待遇太低了,薪水这么一点点,我才不会给他好好干呢;老板不重视我,不欣赏我,我没心情给他好好干。问题的关键是,你到底在为谁而工作,你是在为老板、为公司工作吗?
其实,你不是在为别人而生活,也不是在为老板、为公司工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自己。你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老板的手里,而是在你自己的手中。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认为自己每天是在为老板工作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如果你抱着这种心态工作,将永远得不到成长和发展!因为自己的未来只能由自己把握,而老板、公司并不能为你负责什么。
为什么刚开始在一家公司工作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人,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人得到提升,有的人薪水翻番,有的人自己创业做了老板,而有的人基本上原地踏步,甚至有的人被公司开除而找不到工作?
每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能力,不管是创造能力、决策能力还是洞察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在长期工作中的领悟一点一点地积累的。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有信用卡,信用卡的额度和个人的信用是成正比的,一个人的信用越好,他能透支的额度也就越高。而我们的信用度正是在一次次的消费中积累起来的。同样,在工作中,我们每做完一件事,都是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信用。如果你能成功出色地完成每一件事,那么你在职场中的信用就会累计得越来越高,你将赢得更多人的信任,你的肩膀所能担负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你能得到的成功概率也随之越来越高。而如果你抱着为老板、为公司工作的心态去做事,你又如何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并为自己积累信用呢?你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一个目光短浅地只看到眼前的人一定不是能掌握自己未来的人。如果想要成功,那就要对自己的现在负责,以现在的辛苦工作来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记住:你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工作!
萧红是一家空调生产公司的一名办公室文员,她到西安旅游度蜜月,在逛商场的时候,发现一个顾客在自己公司生产的空调展台前看来看去,但卖场里不见销售人员答理。她主动上前搭话,从该品牌的性能、价格、款式、新技术、新材料等,给顾客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解,弄得这位顾客和卖场工作人员都莫名其妙,直到她掏出自己的名片他们才恍然大悟。在说明原委之后,这位顾客深受感动:“就冲着你这种敬业负责的精神,这批50台的采购就是你们的产品了!”后来,萧红不仅获得了公司的表彰,得到了升职加薪,更在顾客中赢得了美誉,只要是由她出面谈的生意都会得到顾客的褒奖和信任。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每一份的付出和努力,都将得到超值的回报。这个回报也许不是在今天,也不一定在明天,但它必定是你生命中最可贵的礼物,终有一天会属于你。
在当今职场中,80后成为了生力军,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洗礼,十年,甚至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为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我们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做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时,“毕业就等于失业”残酷现实压在了我们的头顶。于是,“读大学没有用”的言论开始泛滥,我们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所在。那些我们寒窗苦读的知识在一夜之间似乎也变得一文不值。我们丢失了梦想,茫然失措。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竞争是促进一个社会进步的动力,有失业才有就业?这一切都很正常。也就是说,让我们的知识价值丢失的并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工作并不难找,难的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么,请问,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算是合适的工作呢?做高层管理,拿着高薪?事实上,我们拥有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我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只是有的舞台大一些,有的舞台小一些。而只有那些不在乎舞台大小,用心表演的人才能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只有工作才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而所有这些都是工作给予我们的,而不是老板或者公司给予我们的。
也许你会说,我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那么,你是否也曾有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得到别人的褒奖和肯定比拿到奖金更加开心的经历呢?你只要努力,认真地做好每一份工作,你将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找到自己的目标。而这些都不是老板、公司所能给你的,因为老板、公司只是把工作交给你,却并不知道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目标。因此,你并不是在为老板、公司而工作!
延伸阅读 假如我是老板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不可能一辈子打工,总有一天,我是要自己当老板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定在了打工的位置上,认为自己是在为老板、公司工作。那么,在工作中,他也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也就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着责任心,高效地完成工作了。
“假如我是老板”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对我们自身发展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而我们一旦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疑可以取得一更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更加重视客户的服务、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赢得更加广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等。
把自己放在老板的位置上,就摒弃了为老板工作的心理,在工作中势必会更加努力。在工作中时刻想着“假如我是老板”的人,必然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拥有更加突出的业绩,最关键的是,这种把自己放在老板位置的心态,使他和老板站在同一战线,面临着同样的困难,而他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也逐渐拥有了当老板的能力和实力,为他日后自己创业当老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10-15
工作中,你为什么不快乐
你工作快乐吗?
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的待遇?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有没有很想换个工作?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有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
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你的回答统统是“有”。于是,面对工作,你不快乐。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呢?
因为你把工作当做是你的职业,却并不是你的事业。你愿意为自己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即使痛苦也快乐。不是事业的职业,即便快乐也痛苦,因为那不是你的追求。
做老板的,最喜欢自己的员工有激情、肯投入、不跳槽,愿意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做员工的,却总喜欢把事业当职业,工资少了,假期短了,就会消极怠工。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
很明显,所有的人都拥有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吗?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吗?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付出,付出当然不会快乐,所以不快乐也是正常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讲,仅仅是个饭碗而已。他们在付出时丝毫没有其他的感觉,所以这种麻木意味着他们也没什么痛苦,这种付出的麻木感使得付出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拥有这种想法的人,工作是不可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让他们通过工作实现人生目标的,这时,快不快乐对他们来讲只是空谈。
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有生存压力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迷失方向。所有的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积极还是消极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全在自己对于工作态度的一个选择。
让自己的工作变快乐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你选择快乐地工作。这种选择来自你内心深处对工作的看法和观念,即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是很重要的,你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将决定你是否快乐。态度就是一切,它可以是你无价的财富,也可以是你成长的最大障碍,这一切在于你如何把握,如何选择。
一头老驴,掉到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陷阱很深,老驴根本爬不上来。主人看它是头老驴,懒得去救它了,便让它在那里自生自灭。那头老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很生气,应该天天去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陷阱里,它的主人不要它,就算死也不让它死得舒服点儿,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它旁边。可是有一天,它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到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湮没。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无论现实多么不尽如人意,我们都可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它。很多时候,决定一切的是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踏上成功的舞台。
聪明的人任何时候都会把他所服务的公司当做自己的公司一般。这当然不是自欺欺人,聪明的人知道,只有具备这样一种主人翁精神,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工作中学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受益,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快乐工作。毫无疑问,在工作中,懂得为自己工作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他们懂得如何享受工作的乐趣。
那么,你在享受工作的乐趣吗?请想想下面几个问题,你自会得到答案。
我每天工作时有哪些乐趣?
如果我把工作当做乐趣,工作更持续、更努力,会获得怎样的成长和好处?
如果我非常厌烦自己的工作,持续3个月后会怎样?持续3年后会怎么样?持续5年呢?持续10年后会怎么样?
我现在要采取怎样的行动来调整和激发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呢?
前三个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至于如何才能把目前的工作变成乐趣,简单地说,首先你要找到你工作中的使命感,然后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工作,不是为老板工作,不是为企业工作,也不是为薪水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从现在开始,改变工作态度,积极地去从事那些不热爱,甚至讨厌的工作。
改变自己工作态度的方法,是要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如果总认为现在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不合,那么必定会对工作提不起兴致,工作起来简直就是受罪。毕竟,能和你兴趣相吻合的工作实在是少之又少。既然你感兴趣的工作并不容易找到,那就应该试着把现在的工作变成兴趣,从而享受其中的乐趣。
目前,你还在不快乐地工作着吗?打开这本书,让它告诉你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帮你找到工作的动力,从而带领你感受工作的乐趣所在!
张珈豪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