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家教的“哈佛案例”,当今家教的《资治通鉴》!
只有父母重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训,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本书汲取中外教育实践之精华,汇集当今杰出父母经典案例,由著名教育专家、《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教授等本土专家执笔,共同助您提高孩子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发现母亲(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实践本) |
分类 | |
作者 | 王东华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土家教的“哈佛案例”,当今家教的《资治通鉴》! 只有父母重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训,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本书汲取中外教育实践之精华,汇集当今杰出父母经典案例,由著名教育专家、《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教授等本土专家执笔,共同助您提高孩子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套中外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丛书,精选数十位对当今中国父母极富指导意义的教育个案,并配以对中国家庭极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汇集在这里的数十个中外家庭虽属不同阶层,但他们都善学知教,因此在培养孩子“好习惯” “好成绩”“好人格”等方面都有许多难得的心得体会和做法。其极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相信会给我们的父母以极大的启发。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认为孩子的“素质”,更多地是出自家庭而不是学校。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孩子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优秀父母的成功经验,是当前中国家庭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读本,值得每一所家长学校、每一个政府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向其家长推荐,并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和参考。 目录 总序·向杰出父母们学习
早教:鹤立幼儿快速阅读法的“葵花宝典” 01.我走过的童年辛酸路,女儿不能再走/007 02.我的孩子不是神童,但我可以“造就”/010 03.认字训练,孩子识字其实很简单/013 04.阅读就是苹果,“牛顿”就在苹果树下/018 05.博览群书,幼儿也可以海纳百川/022 06.博古通今,家有玲珑小博士/024 07.融会贯通,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智慧/027 08.早育早慧,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姿/030 09.轻松作文,让孩子抒写精彩人生/033 10.“十万个为什么”推动孩子的思考/037 11.独立思考,点燃孩子的思想之光/039 12.自由天性,给孩子没有禁区的生活/044 13.伟人意识,让孩子成就不一样的人生/047 14.做母亲,我是永远幸福的人/050
幼教:一个中、高考状元妈妈的幼教经 01.孩子是父母的影子/060 02.让独生子女融入大家庭/063 03.先教孩子学会做人/066 04.培养观察力要从婴儿时期开始/072 05.我们常做的几种益智游戏/076 06.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源头/082 07.好的记忆力也是训练出来的/085 08.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088 09.我教儿子写作文/090 10.孩子不喜欢数学要尽早补救/092 11.写作业同样要讲究效率/096 12.运动既锻炼体魄又磨炼意志/099 13.让孩子从容面对激烈的竞争/102 14.培养自信才能梦想成真/106 15.引导儿子避开早恋/112 16.让雄鹰飞上蓝天/114
小学:“中国第一英语神童”的学习之路 01.意料之中的甜蜜收获/122 02.女儿并没有学习语言的特殊天赋/124 03.父母要成为有教育发言权的人/126 04.学外语不一定要从零岁开始/130 05..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学好英语的关键/132 06.从方法上诱导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136 07.复述——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步/139 08.鼓励孩子大胆地用英语交流/144 09.大量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由之路/149 10.不要只为考试而学习英语/152 11.如何过好单词和语法关/157 12.学会用英语去思维/160 13.把孩子推上英语前线/165 14.用英语日记和作文记载孩子的成长经历/169 15.注意培养孩子的辨错能力/171 16.让孩子整个身心都“泡”在英语里/174 17.通过“点播”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180 18.变换花样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182 19.处理好英语学习同其他课程的关系/185 20.在学校里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189 21.让孩子在社会活动中展示英语实力/192 22.我教孩子学英语的几点体会/195
初中:三年造就优等生 01.四年级以前,孩子一直在“放野马”/203 02.放任自流导致孩子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206 03.亡羊补牢,“导学”成为唯一选择/208 04.用“绝情”和“狠心”培养学习习惯/212 05.硬着头皮挤进一所理想的中学/214 06.“导学”效果初现,初一成绩提升/219 07.重视“抓早”,初二进入年级第一梯队/221 08.初二暑假,提前扫清中考外围/224 09.向老师求教,进一步明确中考方略/228 10.风雨模拟考,和孩子一同经受考验/233 11.挫折是福,坦然面对成长的代价/238 12.填志愿:既要稳妥,又不能谨小慎微/241 13.保持适度紧张,进入大考状态/244 14.临阵磨枪,帮助孩子分析答题技巧/247 15.考场“超常”发挥,孩子梦想成真/250 16.回首中考风云,经历是一笔财富/255
高中:科大少年班父子的“点石成金”术 0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63 02.迁移兴趣:将孩子引向目标兴趣/267 03.确立自信: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269 04.稳定情绪:稳定的情绪是人生一宝/273 05.培养自觉性:“狠抓初犯”很重要/277 06.诱发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灯塔/280 07.塑造性格:性格可以重塑/282 08.培养能力: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本领/285 09.提供条件:理解是家庭教育的基础/290 10.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93
竞赛:一路竞赛到清华 01.一个母亲的梦想/302 02.在困境中创造奇迹/304 03.蒙昧时期的智力启动/310 04.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315 05.学堂外的知识给养/318 06.我的超前与超常学习法/322 07.把孩子从失败推向成功/326 08.把握心境适时激励/330 09.精雕细刻塑心灵/333 10.永远的叮嘱/338 试读章节 由于女儿很小就过了识字阅读关,因此很多人都说我女儿是“神童”,我是母亲,我知道女儿不是什么“神童”。在她生命的最初阶段,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说有,那就是哭起来惊天动地且持之以恒,搞得我彻夜难眠,身心交瘁。后来经检查,发现是缺钙的缘故,也并非什么“神童”的征兆。 女儿说话和行走都是从一岁左右开始的。那么,她的智力状况怎么样呢?还不好做出评价,只是从她的遗传基因来判断,应该说还是可以的吧! 我对她婴儿阶段的教育,似乎和每个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走着同一条路子:给孩子买较多的儿童读物,满足他们听故事的需要。记得在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给她讲故事。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抱她上托儿所,路上就反复地讲着《小山羊和狼》《公鸡和狐狸》等等。晚间入睡前,也总有这个节目。有时我非常困,讲着讲着,小山羊变成了老黄牛,长颈鹿变成了金钱豹,胡说八道起来,可她还在睁大着眼睛津津有味地听着。 我给女儿买的书很多。在为女儿选择图书时,我并没有在初等儿童读物的水平上滞留多长时间。我更多地注意了图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些书或者情节复杂,语言优美,画面绚丽多彩,或者内容丰富,知识性强,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心理向丰富、深刻的方面发展,同时会促进孩子语言智能的发展。有些家长或是不注意给孩子买图书,或是在选书方面不尽科学,只给孩子买看图识字类的图书。这类书一是孩子不会怎么感兴趣,二是内容太简单,难以取得综合性的效果,所以不宜多买。 在女儿两岁半以前,尽管有些书不断地损坏和遗失,她的小书箱总是满满的,这些书是她的精神乳汁。这样一来,她至少可获得三方面的收益: 第一,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听故事的习惯。其实,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人在发育过程中,哪方面的神经受到了优先的待遇,就会得到优先的发展权。而一直处于被忽视地位的神经,当其它神经发展起来之后,它处于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中,再想让其发展,就很困难了。这就不难解释很多幼儿为什么只对食物和玩耍感兴趣,而对学习却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在吃与玩方面得到了优先发展,而学习的神经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很难自由地呼吸与生长了。一个做父母的人,希望孩子将来好学上进,那么最好在最初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可以使之获益终生。女儿上学后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觉的学习习惯。她一接触到新书,饭都不想吃了,还每天主动给自己安排学习内容,这令很多家长羡慕。而这些与她在两岁半以前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二,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情感。女儿在一岁半至两岁之间,说过一句话,曾令在场者大吃一惊。那时她由我们楼上的一个奶奶照管。奶奶在带她之后不久,又接纳了一个小弟弟,奶奶老是抱着他。一天,女儿说:“我心里不好受!”这话倒也没什么,她接下来又说:“我觉得寂寞啊!”说得奶奶一家人都惊奇得不得了。能用语言准确地形容出自己的感受,而且用词又居然那样文绉绉,可能确实有点不一般。我当时还没有太深的体会。后来,在办幼儿园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四五岁的孩子除了吃、喝、拉、撒那点基本生活内容之外,其它所知甚少。而一些家庭教育环境较好,有较丰富的听故事“底子”的孩子,往往有和女儿相似的情况。这才让我感悟到,在相同的生理年龄上,孩子们所表现出的心理年龄的差异的确大得惊人。 第三,关注学习活动的发展性,为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因为这种熏陶,使孩子的大脑受到了训练,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提高了,所以后来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另外,由于有大量语汇的刺激,他们在以后学习书面语言时,就不至于有陌生感。我在教幼儿识字的过程中,有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有些字音,因为孩子们经常听到,那些字形就格外容易认读,像小猫小狗、花鸟虫鱼等等。而另外一些词,像“亵渎”“荒诞”等,由于平时很少听到,记忆起来很是吃力。但有大量故事积累的孩子,对这样的字同样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因为这些词语他们以前也曾经听过,大脑中已有熟悉的身影。而且这些孩子最适合接受快速阅读的训练,一天学三五十字,甚至上百字,都不成问题,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我在教女儿快速阅读时就是事半功倍,两个多月的时间,她就基本具有了初步阅读能力,而另外一些孩子费的力气不止百倍,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大量的语汇刺激。 因此,女儿在此阶段的收获是不容否认的。 P10-12 序言 一、我们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套丛书 自从前几年第一波家教图书热之后,就有不少人认为我们家教个案类的书籍太多了,甚至有些专家也这样认为。不仅如此,报上更是时常有论调出来,认为这类案例性书籍还可能会误导家长,因为孩子一人一个样,这些家教的个别经验并不应该广为传播…… 对于这样的看法,我们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我们的理由是,虽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共性的东西,如果连这些共性的东西都不去借鉴和探讨的话,都要靠我们的家长们一个一个地“试错”解决,家长和孩子们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未免也就太大了。 这就如一个人的身体成长一样,孩子刚出生时医生就会告诉我们谁是超体重儿、谁是正常体重儿,谁又是低体重儿。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呢?难道是体重歧视吗?难道医生们不知道每个孩子不一样吗?原来这三类体重儿对应着不同的养育建议!而这三种体重儿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他们不同的养育建议又是什么呢?是大量科学测量后的统计数据…… 家教个案的总结正是这一个个科学数据的积累。而我们之所以对家教个案有这样不清醒的认识,是因为全社会对家教问题认识的不足,这种不足包括一些专家在内。 其实,家庭教育是一种很特别的教育,就像企业管理一样,不仅要有原理性的东西,更要有实践性的东西。家教专家和优秀父母的关系,正如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一样,一个是理论性的,一个是实践性的,两者缺一不可。松下幸之助、韦尔奇等都是企业家,他们的企业同中国企业、同世界各国企业的不同要比两国家庭教育的不同大得多,为什么他们的经验被全世界的企业家被奉为圭臬,难道各国的企业家们不知道可能会被“误导”吗? 所以在哈佛这样的地方,对于企业管理,他们更看重案例教学:没有特殊性就没有一般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当前的家教案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经过整理后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了,而没有案例佐证的所谓家教理论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这些年来我们一直着力进行这类家教个案的收集与整理。 二、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达到什么目的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挑选那些能够代表当今中国家教的典型个案,来展现当代中国家教的最新成果、发展和问题,从而为更多的家长提供帮助和借鉴。而对于那些堪称经典的国外家教案例,只要对我们家长有益,我们就会尽力收录进来。我们希望通过那些集于一书的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家教个案,能像镜子一样折射出我们这方面的进步与落后,并进而带给我们更多更深的思考。 当然,我们希望数十年后,当人们面对这些能够反映和代表一个时代的家教案例时,能够由衷地感谢我们保存了这么好的一段家教历史,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对我们现在工作的最大肯定了。 总之,我们希望能将这套丛书编辑成当前国内集实用、系统、权威于一体的一套大型丛书。 三、我们的个案选择标准是什么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是重要的。 第一,个案中的孩子和问题必须是相对典型的。这些孩子和问题与其他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孩子、问题相比必须是典型的,这是这项研究的基本要求。而之所以说相对典型,是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不一样,男孩和女孩不一样,正常孩子和残疾孩子更不一样,因此不能以某种绝对标准,如博士、教授、作家、董事长等头衔或职务来衡量。再说这个世界上原本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因此,尽管个案中的孩子或有不少闪光的荣誉或有不少严重的问题,但仅以此表明这种个案的值得研究之处,而不是去向社会鼓吹、炫耀或招徕什么,这是我们必须首先和反复需要说明的。 第二,个案中的孩子必须是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紧密相联的。不可否认,有一些孩子的成才或犯罪更多地要归因于其他一些因素,而不是他们的父母。如一些从小离家的运动员,就更多地得益于教练的指导和帮助等,因此这些人的成才不在这项研究之列。对于那些成功父母,我们所要选择的是那些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家庭教育专家”的教子经验;而对于那些问题孩子,我们则要找出其父母和孩子问题的对应关系。 第三,个案中所总结的经验或教训必须是其他人可以借鉴的。就像为了提高外语水平而将孩子送到国外等等,这些方式固然有效,但却不是其他更多入所能借鉴的,因此同样不作收录和推荐。 四、我们的工作难度在哪里 对于成功经验类的个案,目前我们的来源大致有三种:一是国家相关机构组织的优秀家庭、优秀家长的评选材料;二是有关媒体和同行提供的优秀家长的事迹;三是优秀家长的自荐。 在广泛搜集优秀家教个案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审定所要分析的个案。一般要求案主自己先将经验详细阐述,然后再由有关专家与作者一步一步地进行沟通,以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此,常常一个个案的最终完成要达数年之久。而本丛书中大陆家教个案的绝大多数案主都曾到过我们研究所。之所以要特别说明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想尽可能地严谨,而不愿让一些道听途说的所谓“经验”流向社会。 在所有这些工作中,我们感到最难的是这些个案的分析、研究与整理。 很多优秀家长尽管是出色的教育实践家,但由于时代所限,他们甚至没有读过书上过学,有的不仅不能将自己的家教实践形诸文字,甚至连口头表述都存在困难。然而他们的教育实践又确实做得好,如果任其埋没,不仅是当代家庭教育的损失,也是后世家庭教育研究的损失。这样,我们就必须对他们的教育经验进行再发现、再挖掘。 这是一个艰苦的“开矿”过程,我们必须不断地深入、深入、再深入,才能挖掘出他们教育的真金;这又像是一次次艰难的考古,我们只能通过他们教育的碎片,一点点再现他们教育的“全息影像”,以求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 因此,对于案主那些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家教经验,我们会特别加以推荐。由于集于一书的各家观点不一,常常会让读者以为互相矛盾,如有的家长主张跳级,有的反对跳级;有的家长主张严格,有的主张宽松;有的主张要考第一,有的主张适可而止……这些观点看似抵触,实则正是家教辩证法的引人入胜之处。我们也希望通过此举,鼓励广大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实践中勇于创新,在不断丰富我们家庭教育宝库的同时,也给后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研究空间。 从这辑开始,我们终于收入失败教训类的个案了,尽管从编辑这套丛书时起我们就想做这方面的工作,可一直没有做成,原因是这样的典型个案很难找到:失败的父母不好意思写出来——教子失败本身就是一个大打击了,家丑怎可外扬;失败的孩子也是写不出的——因为犯罪的孩子大多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们没有这样的水平能够反思出自己的行为同父母教育的关系,就是认识到了也没有水平把它写出来,就是有水平能够写出来也未必敢真的下笔去写,因为这类揭父母短的文章,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既给人不孝也给人诿过的感觉,所以直到今天这样的个案在我国少之又少…… 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道者能为我们多多提供这样的案例,这种失败者的教训也许比成功者的经验更珍贵,更值得广大父母借鉴。 在此,我们也想对有这类教训的父母和孩子说一声:请大胆地写出这些吧,为了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五、我们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虽然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这些努力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热情肯定和支持。 当我们的第一批个案以《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书名推出后,读者的来信便如雪片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他们纷纷赞扬该书既有具体方法,又有理论深度,甚至每一小节都极为精彩,让人一读就放不下;认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把这么多优秀的家教经验集中起来,省了家长们很多力气…… 在得到读者肯定的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给予了该书更大的荣誉,该书先后入选全国妇联“世纪父母读书活动”用书,南京市第六届读书节“我最喜爱的十部书”,深圳市第二届读书月推荐书目,2002年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前十名,全国众多家长学校用书等等。 我们的工作还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北京晚报》等十余家报纸对该书进行了长篇连载,《读者》等数十家杂志作了长篇选载,《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楚天都市报》《齐鲁晚报》等近百家媒体作了广泛报道。全国众多相关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当代教育》、北京电视台的《我的父亲母亲》、山东电视台的《天下父母》等栏目,以及一些报刊,还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我们正在总结的国内外家教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类的个案还有数十个,我们希望每一个都能给中国父母以真正的启迪,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经典! 2001年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评比中,我们第一辑中的作者之一苏杭老师荣获了“提名奖”,此后不久,吴章鸿、钱丽芳、顾今昔、蔡笑晚、钟沛等杰出父母相继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我们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期待和希望有更多的杰出父母,能通过这套系列丛书走向社会! 六、我们的感谢 家庭教育在我国重新受重视的时间还不长,母亲教育更是才刚刚开始。尽管如此,这项工作正在迅速而广泛地获得政府和群众的支持。 200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韦穗同志呼吁:要“把母亲教育列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2005年“两会”期间又有政协委员继续提出:抓好母亲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全国妇联一直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重视母亲素质的提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更是在天津市妇联“母亲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上批示:“母亲教育工程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系统工程。认真搞好此项工程,于国、于民、于家都十分有益,可以讲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全国妇联的积极倡导下,各级妇联组织为提高母亲素质做了大量的工作。 广东省妇联的妇女读书活动这些年一直做得非常好,省妇联原主席林惠俗同志说:“母亲在培养下一代、推动家庭美德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东毗邻港澳,在母亲教育这个问题上也得风气之先,在倡导尊重母亲和重视家庭价值方面功不可没。 天津市的“母亲教育工程”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05年更是在全国率先举办了“母亲文化周”。将母亲教育列为政府的一项工作,天津市政府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目前湖南、新疆等地也已启动了大规模的母亲教育工程。 南京扬子石化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员工素质很高,难能可贵的是,企业的同志非常重视母亲教育。工会领导刘国霞同志说:“现在女职工最关心的除工作外就是孩子的教育,过去是不知道要教育孩子,现在是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帮助女职工教育好孩子,就是给她们解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为企业解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为此,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深得职工欢迎的活动。 有这么多的组织支持,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相信中国的母亲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事业,必有志同道合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