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破译西藏神话本源的当代游侠式探险小说!
尼泊尔神鹰会那京将军给陈风电话,要送给他夏雪失踪前的照片。陈风和顾自知雇用银骷髅等人下水探索。在地下,真假杰朗现身,两个人全都是伏藏师。双头怪物出现,杀死真假杰朗,但被融化的水晶墙困住。在古城的水晶镜后面,宁吉变身为双头怪物,陈风化身护法神玛哈嘎拉,消灭双头怪物。莲娜献身照耀香巴拉,以抵抗魔族侵袭……
本书是一本游侠探险小说。主人公陈风终于与夏雪走到了一起,但不想夏雪居然失踪了,陈风自责不已,随后他又遇到莲娜、宁吉大总管和手下,并与莲娜一起落入陷阱,在地下,他们遇到了真假杰朗。双头怪物出现,杀死真假杰朗,但被融化的水晶墙困住。恶战之后,陈风终于消灭双头怪物。而莲娜也永远留在香巴拉之城,她化为神灯灯芯以保卫香巴拉之城……
主角陈风在藏地追查叔叔死因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触到神秘的伏藏师,解开连环的伏藏之谜,击败尼泊尔神鹰会、天龙寺、叶天、陈塘等黑暗势力。从藏地神秘文化、文成公主西藏降魔阵等复杂线索里面反复求证,最终成为藏地护法神玛哈嘎拉钦定的使者,大破三眼族人魔女,应验了《西藏镇魔图》上的谶语。并且,在一系列血与火的生死决战中收获了与美女夏雪之间最完美的爱情。
第一部 藏湖诡变
第一章 夏雪诡异失踪
“那时,我刚刚把夏小姐扶上船,回头解拴在石桩上的缆绳,忽然听到湖中央传来一种沉闷的呼啸声,像是几百匹壮年藏牦牛发情时一起吼叫一样。我急忙回头看,湖面上飘着一层朦朦胧胧的白雾,越来越浓重,向岸边飘过来。那种感觉,就像冬天日落之后的暮色迅速降临下来,根本不给人留下喘息之机。刚刚解开的绳头从我手中滑落,那艘木船正在急速离开湖岸,但我明明知道,没有人摇桨,也没有人启动船尾的柴油机马达。几秒钟内,木船就到了距我十几米远的地方,夏小姐站在船头,努力地稳住身体,向我大叫了几声,大概意思是无论发生什么怪事,一定要通知陈先生您……”
向导仁吉多金是个四十岁上下的藏族壮汉,身材硬朗得如同一块青石,但现在他已经完全被恐惧和自责击倒了,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垂头坐在火盆边。
入夜后气温下降太多,我们几个人不得不生火取暖,顺便取了几瓶藏地白酒烤在旁边。除了我和仁吉多金外,房间里还有另外两人,一个是叔叔生前的好友“针灸术大师”顾自知,另一个则是罗布寺负责对外事务的僧人杰朗,亦是我们抵达此处后才刚刚认识的朋友。
这已经是仁吉多金第十几次讲述这同一件事了,但每次讲到这里时,他都会紧紧地抱着头,喉咙里发出倒抽凉气的咝咝声,因为这件事在他看来诡异到了极点,几乎像神话电影中的某一幕情节,令人无法置信。
“你休息一下吧,下面的事,请杰朗大师接着说。”我拍拍仁吉多金的肩,顺手递给他一瓶酒。
杰朗坐在远离火盆的阴影里,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在一件灰色僧袍里,只露出一张苍白而瘦削的脸。
他清了清喉咙,淡淡地用汉语回应:“好吧。不过,即使我不重复,几位也能在心里复述前几次仁吉多金说的话。那是一次又恐怖又怪异的突发事件,我看到湖中央出现了一个高速旋转的漩涡,它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夏小姐所在的那艘船被卷进去,不由自主地绕着圈奔向湖心。湖水飞速减少,直到一点不剩,露出水底的嶙峋怪石来。通俗一点说,怪事发生时,湖水被某种怪物一口吸干了,然后在大约八分钟到十分钟的间隔后,湖水又神奇返回,与消失前的水平面等高。唯一的不同是,夏小姐连同那艘船都不见了,到现在为止已经过了七十二小时,仍旧杳无音讯。”
这段话与仁吉多金的话合起来,就是“夏雪失踪”事件的完整版本。事发之前,向导本来是要开着那艘船带夏雪到湖中央去垂钓。“垂钓”只是夏雪探测湖中秘密的一种托词,她从大昭寺那边星夜兼程赶来,为的是探索香雪海连续三晚托付给她的梦。
“我知道,两位的话传递出来的唯一信息就是夏小姐溺亡了,对不对?”顾自知的话锋很犀利,说出了大家都不愿面对的事实。特别是我,根本不相信夏雪就这样离去了,把我们两个在拉萨大昭寺神庙里的那些山盟海誓、生死约定都瞬间抛弃,只留下我在世间心痛欲裂。
杰朗迟疑后点点头,不再多说。
仁吉多金含混不清地嗫嚅着:“窝拉错湖的水域面积只比羊卓雍错湖略小一些,湖中央的最深处达到六十多米,比羊卓雍错湖还要深三分之一,就算是本地藏族里的潜泳好手都不敢尝试挑战探索。当时,船上没有任何救生设备,只有柴油机马达和两条木桨。我怀疑夏小姐和木船一定是被卡在湖底的石缝里,所以才没有像正常情况那样飘浮上来。陈先生,我万分抱歉,愿意接受您的任何惩罚……”
我的心正在不断地下沉,直到落入无法拯救的黑暗深渊里,仅存的一点点希望在于还没见到夏雪的遗体,就不会最终放弃搜救的希望。 “陈风,振作点。”顾自知握住了我的腕子,小指上的尖锐指甲在我腕脉上轻轻一扫,一股针扎般的锐痛从手腕一直传遍了我的半身,令我猛然惊醒。
“我很好,谢谢顾叔。”我苦笑了一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一股血腥味直冲鼻端。
得知夏雪失踪的消息后,我从拉萨租用了一辆车况最好的丰田越野车,任何司机都不用,亲自驾驶,快速赶到罗布寺来。到现在为止,已经两天一夜没吃任何东西,只喝过两瓶清水。我的胃里像是有根松油火把一直在熊熊燃烧着,恨不能马上把窝拉错湖的水一把火烧干,找到最珍爱、最痛惜的她。
“火烧眉毛的时候也不能饮鸩止渴,而是冷静如极地寒冰,思考一切退路,从中找到最安全、最便捷也最明智的那一条来……陈风,这是沧海兄常说的话,还记得吗?”顾自知那两条厚重而浓黑的卧蚕眉挑了挑,不无感慨地长叹了一声。
他是叔叔的好友,提及铜锣湾别墅里的惨案,不免伤怀。
“我记得,谢谢顾叔提醒。”我回手抓起一瓶矿泉水,颤抖着拧开瓶盖,连灌了三大口。
“陈风,屋里闷,你最好出去透透气。人生在世,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是不是?出去走走吧,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后放松心情,今晚好好睡一大觉。我找的水性好手明天一早必到,他们会同车带来最精良的德国深潜装备,把湖底的情况探索清楚。”顾自知拉我起身,然后放开我的腕子,慈爱地拍拍我的胳膊。
“好。”我的鼻子正在一阵阵发酸,喝下去的矿泉水正在迅速转化为含意复杂的眼泪。
吱嘎一声,杰朗替我拉开了木门,夜风迎面吹来,我的头脑立刻清醒了许多,盈眶欲滴的眼泪也压了回去。
罗布寺的名气与规模都无法跟附近的白居寺、珠林寺相比,它面对的窝拉错湖更是比北面的羊卓雍错湖、南面的普莫雍错湖差的不是一两个级别,在西藏地理图上根本没有旅游标示。藏语中“罗布”是“宝贝”的意思,“窝拉”则是“下面”的意思,所以途经此地的旅行者往往将罗布寺和窝拉错湖连起来戏称为“下面有宝贝的湖”。
实际上,藏地的旅游资源早就根据人文历史、风景观光划分为数个等级,从西藏旅游局规定的景点门票价格上就能区分开来。如果连旅游局的价格名册都没有收录的话,只能证明罗布寺属于可看可不看、可停可不停的地方,没有太多观光价值。
我们谈话的房间在寺庙的第一进院落东侧,向南出了大门直行五十步,就是窝拉错湖的古老石岸。第二进院落是僧侣们修行、起居、做功课的地方,负责接待的杰朗曾经叮嘱过,大家只可以在前两进院子里休憩、观光,千万不要踏过通往第三进院落的枣木门槛,因为那里是寺里高僧的闭关修行之所。
本来,我只想左拐出门到湖边去,远眺夜色下的湖面,抒发胸中的郁闷。
突然,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僧侣从大门外急急走入,手里捧着一个两尺长的黄色卷轴,大踏步地奔向中院,毫不停留地跨过两尺高的枣木门槛,直入后院。看他慌张的情形,一定是出了某种紧急大事。
我心中一动,无声地跟了进去,轻飘飘地缀在他后面。
夏雪失踪时的目击者只有向导仁吉多金和老僧杰朗,寺庙大门处也没有任何监控装置,所以他们很容易统一口径,把那件事的经过说得天衣无缝。
一路南来时,顾自知曾数次提醒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藏地多风雨,任何事不能不听人言,更不能尽听人言。”他的意思我懂,是在怀疑“夏雪失踪事件”会有其他版本存在,毕竟湖水骤然消失而后又重新漫溢是件任何人都不能理解的怪事,其中有太多值得深思的疑点。
进入罗布寺之前,我和顾自知便有了明确的分工,他利用自己的江湖关系尽快召集潜水高手,负责打捞那条沉船;而我要调查仁吉多金和杰朗那些话的真实性,必要时,甚至要展开对罗布寺的深度搜索。
我的脚下是一条古老的青石板路,夹在两边的青砖高墙之间。年轻僧人已经过了夹道,进入了一个正方形的空旷院子,径直奔向右侧透出灯光的大殿。
“掐烈卡日云啊(藏语:什么事)?”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
我隐身在墙角的假山石后面,竖起耳朵倾听。
年轻僧人的语速非常快,夹杂着藏族土语,我只隐约听到有“印度、土王、莲花、北方邦”之类的词语。哗的一声,大概是他展开了那个卷轴,有三四个苍老的声音一起惊讶地叫起来。
“额阿线松(藏语:我明白了)。”又是那个苍老的声音。
大殿深处响起了断断续续的诵经声,其间伴随着转经筒摇动时的摩擦声,还有几名老僧压抑不住的咳嗽声。
正面大殿顶上,忽然出现了一条轻如狸猫的影子,一起一落之间,他便到了右侧大殿顶上,缓缓地爬行到屋檐边上,双脚钩住飞檐,身子翻转下沉,以“珍珠倒卷帘”之势向大殿里窥视着。
诵经声犹如催眠曲一般,絮絮叨叨地响着。大殿里许久没人说话,仿佛年轻人那么焦急地送卷轴进来,并没有引起太大重视,被暂时搁置到一边了。
嚓的一声轻响,有人在我右侧不远处踩断了地上的枯枝,也幸好有这枯枝的存在,才令我醒觉夜行者并非只有一人,而是三名。那人发觉行迹暴露,立即屈身拔枪,一柄早就拧好了消声器的短枪斜着指向我的面门,枪管上的烤蓝湛湛生光。
第三个人仿佛是从地底冒出来的,右臂一甩,一柄拖着细长银链的虎齿刀便飒的一声到了我的喉结。虎齿刀长仅三寸,本来是近战格斗中的超短武器,与枪械中的“掌心雷”短枪是同种思路。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只有绝对的搏击高手才喜欢使用这种武器。
我挺身前扑,避开虎齿刀的同时,扣住枪手的腕子拧转向后,令他的枪口对着自己的胸膛。刀手扑空,自然而然地跨步向前,向我身后追击,但就在电光石火之间,我的右腿已经采用了泰拳格斗术中的“跨虎登山踢”,正中他的小腹。
“朋友,别误会,我不是本寺武僧。”我在枪柄上一捏一晃,撤掉弹夹,然后发力一推,把那枪手推得倒退五步。如果他们的袭击目标是罗布寺,我得先分清是非,看清对错,然后决定帮谁或者不帮谁。
刀手捂着小腹蹲下来,几秒钟后才能艰难地用英语低声开口:“我们是北方邦坎普土王麾下,懂事的就躲开点,别来捣乱。”
我立刻明白,眼前的是三名印度人,而且极有来头。
坎普土王世代居住于印度北方邦的恒河北岸,财大气粗,麾下兵强马壮,与尼泊尔国王关系非常密切。我先前在拉萨阅读尼泊尔神鹰会那京将军的资料时,也偶尔涉猎到坎普土王的一些逸闻传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杀了他,别跟他废话,公主就要过来了。”枪手恼怒地低叫。
“喂,这是在藏传佛教的寺院里,不能杀人,否则公主肯定会大为不满,怪罪下来谁担责任?”刀手在我腿下吃了大亏,不敢再次尝试了。他是个聪明人,所以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绝不盲目行事。 “两位,我是局外人,不妨碍你们了,告退。”我不想多事,与其耗在这里与对方相持,不如暂时退出后院去隔岸观火。
“不行!”枪手强横地叫起来。
P1-6
西藏素有“观音之净土”、“佛陀之天国”的别称,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大都信仰佛教,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和沉重的生活负担,自然会想到寻找物质以外的精神慰藉。他们认为现实是苦海,要遭到生老病死的折磨,由于种种因缘在六道轮回中无休止地往返。为脱离苦海,必须断除轮回业力、皈依佛法,通过六度即:布施、技戒、堪忍、精进、禅定、智慧,才能脱离苦海达到彼岸,香巴拉就是他们憧憬的天堂。
“香巴拉”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共有的一个古老词语,指一种人神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净土,位于遥远北方的极乐世界。
著名的藏族学者阿莽班智达曾说:香巴拉是人类持明的圣地,位于南赡部洲的北部,其地形是圆的,状如八瓣莲花,中央是王宫。
藏传佛教各派的高僧、大德们都认为,在冈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个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香巴拉历代法王掌管着由九百六十万个城邦所组成的幸福王国。
另外,藏族学者曼隆古鲁、曲杰觉丹扎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香巴拉在西藏的西南方,印度北方邦的北部某处,可能是雪山环绕的一处神秘世界,也可能在地球附近的某个空间。
“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香格里拉”,其意为“极乐园”,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为时轮佛法的发源地。佛学界认为香巴拉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是藏传佛教徒向往追求的“理想净土、极乐世界、人间仙境”,也称“坛城”。
藏传佛教格鲁僧众普遍认为:宗喀巴大师不会死,他暂时去了香巴拉天国居住,总有一天会重返人间,所以在他圆寂后未选定转世灵童。
在四世班禅传记中,也有记载:昔日班禅罗桑确吉坚赞当他修习密宗圆满后,进入了香巴拉佛境,他由天国重返世间时带来了“羌姆”金刚神舞,借以镇压魔鬼、酬谢神灵,教化有情众生积德行善,脱离苦海,进入香巴拉极乐世界。
《香巴拉道路指南》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香巴拉就在地球附近的某个空间。
拉萨的黄昏再次降临,大昭寺的钟声也悠悠地如约而至。
夏雪坐在窗前,忽然从沉思中惊醒,慢慢转向我:“陈风,母亲又一次在我梦境中出现了,她告诉我,香巴拉之城在罗布寺等着我们呢!”
那时,我正在廊檐下翻看卫星电话的通讯录,准备打电话给远在北疆的“第一赏金猎人”王帆。在之前的一次通话中,他已经确切表示找到了陈塘的下落,不久即可带他飞抵拉萨,与我们会合。“找到陈塘、兄弟相见”是叔叔“盗墓王”陈沧海生前最大的心愿,所以王帆的消息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正因如此,我不经意间忽略了夏雪所描述的梦境。
这已经是她第十一次如此告诉我,之前的十次,有时是在凌晨惊醒的梦里,有时是在黎明醒来后、深夜入睡前,然后她就无比清醒地凝视着向南的窗户:“罗布寺、窝拉错湖都在等着我,我必须去,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在最近的三周内,她探访了拉萨附近所有与传说中的香巴拉之城有关的寺庙,虔诚拜访过近四十位古稀藏僧,几乎查遍了藏传佛教典籍中与香巴拉有关的资料,一直都在为南下罗布寺做着最后的准备。
“非要现在去不可吗?为什么不能等王帆到了再一起商量?你知道,如果他能带陈塘过来的话,叔叔的遗愿就能在此地了结,我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也就此放下了。”我凝视着卫星电话的淡绿色屏幕,心里想到的却是之前港岛浅水湾别墅发生的血案,而且脑子里浮现出的是叔叔在生命最后弥留的一刻那张依依不舍的脸。
“我先去,你会合王帆、陈塘后再赶来,好不好?”夏雪的声音里透着无奈。九曲蛇脉一战后,我们的感情越来越融洽,这是唯一的一次意见分歧。
于是,我只能放手让她去,而我自己留在拉萨等王帆的回话,因为陈塘的事同等重要。没想到,夏雪一天都待不下去了,终于带着一名向导提前起身。
那件事的结果,就是她竟然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失踪了,让我如坐针毡,无法再滞留拉萨,即刻南下,开始了揭开香巴拉之城秘密的黑色序章……
在现今众多以西藏探险为题材的小说之中,《伏藏》系列绝对是亮点颇多的一个。作者凭借流畅的文笔、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博大精深的藏地知识,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宏大、多元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藏地世界,如果你喜欢西藏题材的小说,那么就必须要读这套《伏藏》,否则会是相当遗憾的。
——著名探险小说家沈阳 唐伯虎
作为一名自由探险人士,我对神秘的青藏高原一直怀着一种敬畏之情,那里的雪山、圣湖以及许多珍稀动物,都让我流连忘返。读飞天的《伏藏》,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更多藏地知识,对我将来的历程大有裨益。并且,使我更加坚信:一个人只要拥有正直、真诚、善良、勇敢这些品格,就会开创一片美好的天空。
——自由探险家 金劲南
《伏藏》之所以被出版方所看好,并不惜花费巨资打造,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同类西藏探险作品,《伏藏》的场景更加恢弘大气,辐射面更广,颇有“海纳百川”之势。而那些隐秘历史及传说更是引人入胜,男女主角个性坚毅且百折不挠,催人泪下的情感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原香港凤凰卫视北京节目制作中心栏目策划 苏瓷
看过《藏地密码》之后,意犹未尽的我一直努力在市面上寻找相关的作品,毕竟没有过足西藏的瘾。不过现在好了,飞天的《伏藏》系列大大满足了我对西藏题材小说的热爱,作者通过匪夷所思思的想象,以独特的视角折射出作者本身对社会、人性及文化历史的理解,是本书最大看点。至少我很喜欢看,相信你也应该能。至于对内容的评价无须多言,两个宁:过瘾。
——藏族网友 德格·格桑旺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