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苏德战争1942.4-1942.8第1部兵临城下精装典藏版)(精)
分类
作者 (美)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苏德战争1942.4-1942.8第1部兵临城下精装典藏版)(精)》一书延续了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对东线这场最具代表性的战役和希特勒首次重大战略挫败的全新的出色描述。

作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三部曲》的第一部部分,参考了过去从未见过或被忽略的资料(如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记录,及其他大量苏方的解密文件),并大量使用了第一手文件,包括红军总参谋部、德国第6集团军和苏联第62集团军的官方记录,细述了一连串鲜为人知的激战。

内容推荐

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较量,这场战役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这场战争的威力及破坏的持久象征。

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著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苏德战争1942.4-1942.8第1部兵临城下精装典藏版)(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细节,新的观点、解释以及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评价,取代了过去一切历史记述。书中描述的德军进攻和苏军防御,与我们对1942年战役的传统认识截然不同。

目录

“东线文库”总序

前言

序言 沿着苏哈亚韦列伊卡河,1942年7月23日

第一章 德国军队

第二章 苏联红军

第三章 开端,1942年4—6月

第四章 突击和反突击,“蓝色1号”行动,1942年6月28日—7月12日

第五章 “蓝色2号”行动,1942年7月9日—24日

第六章 德军挺进顿河大弯曲部,1942年7月23日—31日

第七章 顿河大弯曲部战役的尾声,1942年8月1日—19日

第八章 德军挺进伏尔加河,1942年8月20日—9月2日

第九章 侧翼的战斗,1942年7月25日—9月11日

第十章 结论:德军的战略失误

参考资料

附录

试读章节

赫尔曼·霍特大将是德国军队里最具经验的装甲部队战术家之一。他出生于1885年,30年代指挥过第17步兵团和第18步兵师,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他指挥着第15摩托化军。德军1941年遭遇的危机导致大批指挥官被解职,但与许多同僚不同,霍特得以幸免。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期间,这位矮小,甚至有些干瘪的军人率领着第3装甲集群,随后又指挥第17集团军。1942年5月,他出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在这个职位上参与了“蓝色”行动初期的推进,后来又发起徒劳的努力,试图救出被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

1942年战役开始时,弗里茨一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大将在克里木率领第11集团军,战役结束时,他已被擢升为陆军元帅,指挥着临时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并在1942一1943年冬季将红军击退。埃里希·冯·莱温斯基出生于1887年,但很快改为继父的名字——曼施泰因。作为一名前皇家近卫军士兵和总参军官,他以纪律严明和恼人的个性而著称;他也是德国军队里最出色的策划者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毫不谦虚。这份自信,再加上对希特勒的政策抱以极大的热情,使他得以迅速升迁,1920年指挥第5步兵团,1938年任第18步兵师师长,1941年指挥第56摩托化军,后荣升集团军司令,1942年出任集团军群司令。

如果说曼施泰因在军队里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那可能就是帅气、优雅的埃瓦尔德·保罗·路德维希·冯·克莱斯特大将。1881年,他出生于普鲁士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和军人世家,是一名坚定的保皇派,也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从不掩饰他对纳粹主义的厌恶。克莱斯特30年代初指挥过第9步兵团和第2骑兵师,1935年出任第8军军长。尽管这位老骑兵的态度导致希特勒政权1938年解除了他的职务,但战争爆发后,他被召回现役。他展现出对机动作战的精湛把握,波兰战役期间,他指挥第14集团军辖下的第22军;西方战役中,他率领“克莱斯特”装甲集群;194l一1942年“巴巴罗萨”战役期间,他指挥着第1装甲集群(第1装甲集团军)。1942年5月,他率领该集团军协助挫败了苏军在哈尔科夫发起的攻势。当年11月,苏军的铁钳紧紧困住斯大林格勒,位于包围圈南面的德军几乎被切断。曼施泰因竭力挽救被围困的部队时,克莱斯特率领A集团军群成功撇出高加索,这场杰出的防御作战为他赢得了元帅权杖。

由于在斯大林格勒的悲剧中扮演的角色,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在德国军事史上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出生于1890年,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儿子,也是德意志帝国时代的产物——来自中产阶层、渴望融入军队上层的一个聪明的工作狂。1912年,保卢斯娶了一位罗马尼亚贵族妇女,从而获得准贵族地位。身材高挑、瘦削、着装一丝不苟的保卢斯看上去就是一名典型的军官。1918年他已晋升为上尉,并担任过营级和团级参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保卢斯寻求着德国总参谋部军官的标准职业生涯,但两次中断,并被派至野战部队任职。第一次,他负责指挥一个步兵连,与埃尔温·隆美尔同属一个团。1934—1935年,保卢斯中校担任第3摩托化运输营营长,对德国新组建的装甲部队而言,这就是装甲侦察营的原型。此后,他恢复了自己的正常作用,1935年任装甲部队参谋长,1938年任第16摩托化军参谋长,1939年出任“第4集团军群司令部”参谋长。

1939年筹备入侵波兰时,保卢斯上校担任第10集团军参谋长,指挥该集团军的是瓦尔特·赖歇瑙。赖歇瑙很早就皈依了纳粹主义,职业生涯正处在飞黄腾达期。保卢斯有条不紊的参谋工作是对赖歇瑙诸事亲力亲为的独断领导风格的完美补充,结果,赖歇瑙将军成了保卢斯的靠山。1940年的战役结束后,保卢斯的职业生涯迈上了新台阶,在哈尔德手下担任第一军需长(陆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在这个职位上,保卢斯起草了“巴巴罗萨”行动的最初计划,尽管他后来声称对这场战役的结果深感怀疑。

P24-25

序言

沿着苏哈亚韦列伊卡河,1942年7月23日

德国人从三个方向逼近A.L.利久科夫少将。他迫切地想要挡住他们,这是挽救他半面受围的坦克第2军的唯一办法。

就在三周前,利久科夫还是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这是苏军首次尝试组建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一个坦克集团军相当于德国的一个装甲军。苏联最高统帅部①已将坦克第5集团军的实力加强至641辆坦克,并命令该集团军向南突击,攻入德军新攻势的侧翼,设法切断德国第48装甲军,该军辖下的师刚刚攻占苏联南部城市沃罗涅日。顿河河畔的重要城市沃罗涅日迅速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因为对向东冲往斯大林格勒和向南杀向高加索的德军来说,沃罗涅日构成了北面的一个天然“倚靠”。苏联独裁者约瑟夫·斯大林认为,利久科夫面对的仅仅是德军的一个装甲师,他期盼坦克第S集团军抢在艰难前行的德军步兵师提供增援前,砍断德军装甲部队过度前伸的矛头。

可是,所有的一切从一开始就出了岔子。指挥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作战需要经验,但具备这种能力的苏军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寥寥无几。利久科夫的集团军司令部成立仅有六周,麾下的3个坦克军(每个军相当于一个德军装甲师)4月份刚刚组建。俄国人缺乏在战斗中协调3个坦克旅的能力,更别说3个坦克军了。这支部队没有作为一个坚实的整体发起进攻,相反,7月6日—10日,3个军到达战场后零零碎碎地投入了战斗。另外,红军士兵发现,他们面对的是拥有300辆坦克的2个德军装甲师,并且德军能迅速获得数个步兵师的增援。德国人掌握的绝对空中优势也使利久科夫的任务雪上加霜。

上级没有为利久科夫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一如既往,最高统帅部试图全面掌控这场战斗,派出携带着具体指令的高级将领(包括红军坦克部队负责人)亲自监督利久科夫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指挥坦克第5集团军的方面军(或称之为苏联的集团军群)发生了一连串扑朔迷离的变更。最高统帅部频频批评利久科夫及其下属的行动,而他们不过是在执行布良斯克方面军连续变更的三位司令员①的命令而已。

尽管遇到这些烦心事,利久科夫还是吸引了德国人的注意力,并迫使对方调集大批兵力和飞机掩护自己的北翼。可斯大林对这些成功视而不见,7月15日,他下令解散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部,并把利久科夫降为坦克军军长。

痛苦并未就此结束。面对莫斯科不断施加的压力,布良斯克方面军继续对德军实施反突击,截至7月20日,德军步兵师已构设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并获得第9装甲师的加强,以掩护他们的北翼。7月21日—22日,红军发起的反击进展甚微,投入进攻的部队(包括1个步兵师和利久科夫坦克第2军辖下的2个先遣坦克旅)很快陷入德军步兵和装甲部队从三个方向发起的合围。  从各方面来看,亚历山大·伊里奇·利久科夫都是一位能干、勇敢的指挥员,由于1941年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杰出表现,他成为第一批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人员之一②,当时他在西方面军第20集团军担任A.A.弗拉索夫中将的副手③。可是,经历了1942年盛夏三周的失利后,利久科夫已濒临绝境。负责指挥反突击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特别战役集群司令员N.E.奇比索夫中将命令他找到深陷敌后的2个坦克旅,并率领他们突围。7月23日上午9点,利久科夫和他的政委登上一辆Kv重型坦克,亲自指挥这辆坦克驶离设在大韦列伊卡(Bol'shaia Vereika)的军部向南而去,跨过苏哈亚韦列伊卡河(Sukhaia Vereika),设法突破德军步兵和装甲部队的封锁,挽救他的2个旅。就在距离德军阵地不远列比亚日村(Lebiazh'e)南面的一片树林,188.5高地西面数百米处,利久科夫的坦克被一门反坦克炮打得动弹不得。停滞不前的坦克引来德军火力,利久科夫命令车组人员弃车。他们跳出舱盖时,驾驶员被机枪火力射伤,无线电操作员阵亡。利久科夫逃出坦克,旋即被炮火击毙。

坦克第5集团军及其辖下各军、各旅混乱、缺乏协调的作战行动似乎证实了德国人对苏军指挥和领导能力的轻视。但是,苏军反复发起的这种反突击在德国人到达斯大林格勒前拖缓、削弱了对方。利久科夫投入自杀式冲锋后不到4个月,生还下来的苏军坦克指挥员们便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对付他们的德国同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