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人尊为东晋慧远之后最虔诚、最渊博的高僧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谈录!
刘海粟平生服膺,张爱玲为之低眉,黄永玉至此歌哭——林语堂、梁实秋、丰子恺、朱光潜、曹聚仁、太虚、赵朴初等等大师力荐的一代旷世高僧的佛门真谛!
《李叔同说佛》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弘一法师告诉你: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慈悲是一种修行,慈悲是一种生活态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叔同说佛(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李叔同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被时人尊为东晋慧远之后最虔诚、最渊博的高僧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谈录! 刘海粟平生服膺,张爱玲为之低眉,黄永玉至此歌哭——林语堂、梁实秋、丰子恺、朱光潜、曹聚仁、太虚、赵朴初等等大师力荐的一代旷世高僧的佛门真谛! 《李叔同说佛》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弘一法师告诉你: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慈悲是一种修行,慈悲是一种生活态度。 内容推荐 《李叔同说佛》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忠实地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他平生重践履,讲谈要言不烦,而其慈悲的心怀则处处溢于言表。梁实秋曾称誉其讲稿“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堪称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谈录。 目录 序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常随佛学 改过实验谈 改习惯 谈写字的方法 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 佛法大意 律学要略 佛法十疑略释 佛法宗派大概 佛法学习初步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敬三宝 劝人听钟念佛文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净土法门大意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净宗问辨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佛说《无常经》叙 《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南闽十年之梦影 最后之□□ 人生之最后 附录一:晚晴集 附录二:格言别录 试读章节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看。 当民国二年夏天的时候,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丐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丐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P3-6 序言 弘一法师(1880—1942),生于天津,圆寂于泉州。中年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他多才多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传奇人物。他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门类,且在每个门类内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是向国人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作的《送别》一曲,至今依旧传唱不衰;他的书法作品造诣高深,深受时人喜爱;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与友人创办“春柳剧社”,编导并主演话剧《茶花女》等。他还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中年看破红尘,散尽家财,出家为僧,深研佛学。对律宗深有研究,并著书立说,奔走弘法,为佛教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奉为律宗第十一世祖。 本书辑录了弘一法师与佛教有关的文章,其中有他的自我剖析之作,有在寺院的演讲,有关于佛教经典的论述等。这些文章内容涉及面广,思想深入浅出,可以成为读者很好的修持指导。 在附录中还添加了弘一法师亲自辑录的《晚晴集》和《格言别录》,这些充满禅机的名言警句,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启发。 为了加深读者对弘一法师和佛教文化的直观印象,我们还选择了部分弘一法师的珍贵照片,和书法、绘画作品,以插图的形式附于文中。另外精选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的照片。部分照片选自网络,匆忙之中无法联系到作者,希望原作者见书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国家标准给予酬谢。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一个传奇,他是那样扑朔迷离,又是那样深邃莫测……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林语堂 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地谦卑。 ——张爱玲 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夏丐尊 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饮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 ——赵朴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