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TheCrescent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飞鸟集新月集(权威珍藏版)》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飞鸟集》与《新月集》是世界文学巨匠泰戈尔最具美感和欣赏性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和散文集之一。白天和黑夜、海洋和河流、自由和背叛、哲学与宗教,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巾阐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读者在读完后探寻真理和智慧。《飞鸟集新月集(权威珍藏版)》为《飞鸟集》与《新月集》的合订本,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郑振铎翻译,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第三章 喜马拉雅山
泰戈尔的父亲特平特拉那斯有一次到喜马拉雅山(Himalayas)去 旅行,那时,大家忽惊传着俄国侵略的消息;许多人都以为喜马拉雅山的地方很危险。他母亲因为他父亲正在那里,心里十分的惊慌。但是他家里的许多人,却都不肯分担她的忧虑。她最后跑到这幼年的诗人那里,要他的帮助。她问道,“你会写信到你父亲那里,告诉他俄国人的消息么?”他便动笔写这封信,这是他写给他父亲的第一封信。他不知信是应该怎样起首,怎样结束的,跑去问Jayadeva,才把它写成功。他父亲回了一封信给他。他叫他不要害怕;如果俄国人真个来了,他自己会把他们赶跑的。这些话并不能减少他母亲的忧虑,但在他心里,则以为父亲已经是没有危险了。自此以后,他便每天都想写信给他父亲。
隔了不久,他父亲从喜马拉雅山回家。全家换了一个样子。母亲自己到灶头上帮厨子的忙,他父亲久闭的房门口,也立了一个仆人,叫孩子们当他午睡时不要在房子外面吵闹。他们都轻轻地走着路,低声地耳语着,连向这房里张望一下也不敢。
他这时候的功课,还是照旧,但他仍然是对于这些规定的功课不感兴味。他常常自动地读许多他所读不大懂的东西,但读时虽不大懂,却能深深地使他感动。有一次,他大哥看见黑云突然地密集,口里背吟着几句卡利达(Kalitas)的《云的使命》。他这时候,连一句桑斯克里底(Sanscrit)文也不懂,但他的大哥的歌声,却使他十分感动。还有一次,他得到一本有插图的《古玩铺》一书,这时,他的英文程度还很浅,他把这书全读完了,其中的文句,至少有十分之九是他所不懂的,但他却有一个朦胧的具体观念,读时十分感动且有兴趣。又有一次,他陪他父亲,坐了家艇到恒河上去。他父亲所带的书中,有一部约耶地瓦(Jayadeva)的《吉塔哥文达》( Gita Govinda)。它的诗句不是分行写的,全书都如散文一样,接连地写下去。当他读到“黑夜走过寂寞的林屋”一句时,他心里感着一种隐约的美。他把那些诗句照音韵分开,把全书重抄了一过,给他自己读。这种工作使他得到很大的快乐。然而他这时对于约耶地瓦所说的意义,实未完全明白。
依据他自己的这几个经验,他后来便发表一段对于教育的意见:
“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解释意义,而在于敲打那心的门。如果我们问一个儿童,叫他叙说出在这样的敲门时,他心里所惊觉的是什么,他也许要说出些非常愚笨的话来。因为内部所发生的感觉是比他所能用言语表白的更为巨大的。”
有一天,他父亲叫他上楼,问他道:“你愿意陪了我同到喜马拉雅山去么?”离开彭加尔学院而到喜马拉雅山去!当这个幼年诗人听见这句话时,他真是惊喜欲狂!他连忙应了一声“愿去!”于是他们不久便动身走了。
他们先到鲍尔甫(Bolpur),住在他父亲为静修而建的“和平之院”(shanti Niketan)里。他的外甥萨底亚曾到过这个地方,回来时告诉过他许多事情,并对他说,乘坐火车是个最危险的事,一不小心,滑下去就是死。又说,一个人一定要用全力坚坐在椅上,不然,车一开,大震动便会把人弹到外面去的。所以当他到加尔加答车站乘车时,心里非常害怕。到后来,他很容易地上了车,车开时又不见得有大震动,他心里反倒觉得有些失望。火车迅驰地前进。广漠的田畴,清碧的溪流,翠绿的树林,苍老的村居,都在他眼前飞奔而过。黄昏时,他们到了鲍尔甫。他在轿中,闭目想把途中的美景一一存留在心上。
在鲍尔甫的时候,他行动非常自由,他父亲并不禁止他的游散。沙地上有许多美丽的圆石,小溪在他们中问流过。他常在这个地方,收集了许多奇形的圆石,把衣袋都放满了,他把这许多收获,都取出给他父亲看;他父亲很热心地说道:
“真是有趣!你在什么地方得到这许多东西?”
“还有许多许多,几千几万呢!”他说道,“我每天去收集了许多来。”
他父亲说道,“很好!为什么不用这些石子装饰我的小山?”
所谓小山,乃是一个土堆,他父亲常坐在顶上做早祷的。
当他离开鲍尔甫时,他因为不能把那些圆石带走,心里还很觉得烦恼。
……
P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