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边缘,他隐匿自我、量力而为,采取蜗牛式生存姿态。为求生存,他与狼共舞、顺势而行,奉行为人诟病的双面路线,以柔弱谋天下,以圆融存方正,从一个普通少年,到大明国相,他经历了怎样的漫漫长路?
一个政治天才的进阶宝典,阅读大明官场的血腥往事,分享张居正的成长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相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宝平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在边缘,他隐匿自我、量力而为,采取蜗牛式生存姿态。为求生存,他与狼共舞、顺势而行,奉行为人诟病的双面路线,以柔弱谋天下,以圆融存方正,从一个普通少年,到大明国相,他经历了怎样的漫漫长路? 一个政治天才的进阶宝典,阅读大明官场的血腥往事,分享张居正的成长故事! 内容推荐 《周易》中说:“君子以作事谋始。” 作为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古老人治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流血的仕途”。 从战国策士的合纵连横长袖善舞,到明清重臣的铁腕治世力挽狂澜,无不体现着一种君子善谋的精神。 本书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少年张白圭 第二章 老师的教诲 第三章 严府玄机 第四章 义士杨继盛 第五章 蜗牛生存哲学 第六章 鞑虏围城 第七章 严嵩的报复 第八章 怪人李贽 第九章 计诱严世蕃 第十章 蓝道行扶乩 第十一章 性命攸关的游戏 第十二章 海瑞骂驾 第十三章 皇帝的无奈 第十四章 新皇登基 第十五章 恩师和好友 第十六章 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尾声 试读章节 嘉靖十五年,已是大明王朝建国的第一百六十八个年头。举国上下,对国家的典章制度、教化风俗,一切都已习以为常;或许,一切又都已不以为然。但这些对于远离京师的乡村来说,都不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虽然“苏州样,广州匠,杭州风”已为士绅津津乐道,可是乡村的人们日常所议论者,多半是营生艰困,做生活不得,而他们所关心的,更是来年会不会有个好收成,在缴完官府名目繁多的税费之后,还能略有剩余,以便能给孩子积攒些许读书钱和支应婚丧嫁娶的费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心满意足,不会再有其他的奢望了。 对于居住在荆州城外草市的张家来说,过完正旦节、元宵节,最大的事就是今年的县试和府试了。因为这件事,正旦、元霄,过得都很简朴。供应一个孩子读书,这是大事,其他能节省的都得节省下来才行。 正是初春时节,刚入辰时,一个头戴方巾、身着蓝色茧绸直裰,未满十一岁的少年,就上了草市通往荆州城的官道。少年长相英俊、端庄,迈着与年龄不相协调的稳重步伐,穿过荆州城的东门,直奔江陵县衙而来。 这个少年就是我。此时的名字是张白圭。此番进城,就是到江陵县衙的礼房报名,参加县试。 “阿保,”临出门前,母亲叫着我的昵称,又问了一遍,“你一个人去,妥贴吗?” “我一个人!”我又一次重复说,语气坚定。 想到这里,我那还显稚嫩的脸庞上,挂着轻松自得的神情。 少年的轻松自得来自自信。事实说明,我的自信绝不是盲目的:县试第五场发榜,名列第一的,就是未满十一岁的少年张白圭。 县试考取后,就可以参加荆州府的府试。 府试在秋天举行。考试的当天,鸡叫头遍,就起来匆匆往考场赶。天色未明,考生个个一手挑着灯笼,一手提着考篮,在试院门前集中,听候点名。尽管是初秋的凌晨,几千考生挤在试院的院子里,还是有些闷热。只见大厅门口摆着一张长长的桌案,端坐在桌案前的,是由荆州的最高长官——知府充任的监考官。他手里拿着朱笔,在东方微明中开始按名册顺序点名。江陵乃荆州府之首县,所以我的名字排在前面。只听试差高唱一声“点名——”,院子里顿时寂静下来。不一会儿,充任监考官的知府喊道:“张白圭——”我应声答道:“有!王志福保——”我的保人——里长王志福,也随即唱和:“王志福保张白圭!”也许是我在高声回应中还带着稚嫩的童音,晨曦中,依稀可见知府大人在打量我的时候脸上挂着微笑,还低声重复了一句“张白圭”,然后用朱笔在名册上轻轻点了一下,就有人带着我进入考棚。 走进试院大门,远远望去,第二道门的横额上赫然写着“龙门”二字。进了龙门之后,就是正式进入考棚了。考生按事先依天干地支编好的序号,找到自己的座位。桌子上已然放好了考卷,考卷上贴有一个浮签,浮签上写着考生的名字,缴卷时撕去浮签。考卷的另一角有弥封的编号,录取时方能打开弥封,以免舞弊。 当考生进入考场不一会儿,就走来一位手提灯笼的人,灯笼罩上粘着一张白单子,上面写着大大的黑字,也就是考试题目了。灯笼里点着蜡烛,从远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提灯笼的人把灯笼举得高高的,在考棚之间的甬道上来回走好几次,以免考生看错题目。 到了午后巳时左右,就听考棚外“砰”的一声炮响,这是缴卷的第一次讯号。随即,大门打开,吹鼓手开始呜呜啦啦吹奏起来。作完题目的考生缴了卷,在吹奏声中走出考场。第一次缴卷的考生走出来以后,大门又重新关上。过了一个时辰,就听到又一声炮响,乐声再起,迎接第二次缴卷的考生。又过了一个时辰,是缴卷的最后期限,不管是否作完,都必须缴卷出场,也不再鸣炮奏乐。 十天以后,是放榜的日子。试院门前有一座高墙,半夜里就有人守候在那里等待看榜。日头出来了,就听礼炮齐鸣,鼓乐喧天,知府带着一干人等,列队缓慢走来,庄重地把大黄榜贴到高墙上。黑墨大字,写着录取考生的名字。那一天我来得并不早,还没有挤到榜前,就听到人群中议论说,“张白圭,张白圭!”抬头一看,在黄榜的最上方,第一个名字就是“张白圭”! 这次发榜,并不是说已经十拿九稳了。还有第三次考试呢!这一次的监考官,由省城派来的学政亲自担任。也就是说,是学政亲自考试。所以在考场大门两侧,高高竖着两根旗竿,旗竿上飘着两丈多长的红幡,上面写着:“礼部侍郎提督湖广学政某”十多个大字。这是湖广学政的官衔,一看就是个钦差。这次考试,就不再发榜,考试结束后,考生一概回籍。最后录取的,由试差亲赴家中报喜。P007-00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