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列子臆说(上)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列子臆说(上)》由南怀瑾先生编著。《列子臆说(上)》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载有战国以后史事,遣词用句多为秦汉以后用法,且又多与汉晋佛经相参合,因此,后人推断《列子》原书已佚,今本《列子》出自魏晋人之手,既发展了老庄哲学思想,又融会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哲理。

内容推荐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上)》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入,要我们从一切自没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上册

第一讲

 乖一计

 《列子》这本书

 你会说话吗

 (一)说符篇

 壶子教的第一句话

 你和你的影子

 好听话难听话

第二讲

 另一种影子

 谨言慎行

 器识神通先知

 爱和被爱

 精明能干就成功吗

第三讲

 存亡废兴的法则

 重利轻道的结果

 鸡狗禽兽之流

 自重自尊

第四讲

 列子学射

 射击与修身治国

 什么人可修道可讲道

 你会用人吗

第五讲

 技艺与道德

 不能接受的赠与

 有智慧判断的人

第六讲

 学识同遭遇不同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知时知量心灵智慧

 会说话的公子

第七讲

 会识别窃盗的人

 如何消灭盗乱

 什么是神道设教

 孔子见到一个奇人

 奇人说忠信

第八讲

 白公请教孔子微言

 什么是《春秋》微言大义

 诸葛亮的微言

 孔子微言禅宗机锋

 对谁说微言

 孔子再说微言

第九讲

 问不孝有三

 赵国领导人的忧患

 孔子谈忧患

 以强示弱而胜的人

 幸与不幸的道

第十讲

 有特技的不同遭遇

 伯乐说良马天下马

 九方皋相马

 相马与相人

第十一讲

 治身与治国

 人生的三种麻烦

 孙叔敖的智慧

 人在人情在

第十二讲

 遇到抢匪怎么办

 财多又好客的下场

 江湖侠义社会百态

 为道德而死的人

 为不知己而死的人

第十三讲l

 实为怨恨而死

 杨朱论因果

 羊追不回杨朱戚然

 仁义的三种解释

 杨朱答话

 大道多歧而失羊

第十四讲

 狗吠缁衣

 做善事要小心

 幸臣说了高明话

 会方法做不到

第十五讲

 放生的问题

 动植物为谁而生

 谁不是乞丐

 心理作用的影响

 精神专注的结果

第十六讲

 (二)杨朱篇

 私心的名利

 真名利

 齐国的两个宰相

 真实则无名有名则不真

 真假谦让

第十七讲

 人生好日子有多少

 人生是为了什么

 太古人的生活

 生命你能自主吗

第十八讲

 伯夷与柳下惠的欲望

 善乐生善逸身

 生前死后的人情

 管仲说养生

 不可压抑快活自在

第十九讲

 死和死后的事

 宰相的兄弟们

 教化家中子弟

第二十讲

 享乐人的人生观

 治外与治内

 善恶的定义

 子贡的财力后代的作风

第二十一讲

 江湖豪气风月情怀

 是狂人是达人

 长生不死可能吗

 随遇而安随缘自在

第二十二讲

 一毛利天下的问题

 为公为私之辩

 可怜的大舜

 一生忧苦的大禹

第二十三讲

 痛苦一生的周公

 多灾多难的孔子

 生前死后名实不符

 浪漫的夏桀放荡的纣王

 四圣二凶俱往矣

 成大功者不成小

第二十四讲

 中国历史有多久

 是非成败皆成空

 东西方的宗教

 人靠智慧而活

第二十五讲

 真正的我

 四种要求四种惧怕

 快乐人的生活

 野人献曝是谁

 忠义有什么用

 生命的现实客位的名利

 逸乐与解脱

试读章节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日:“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日:“愿闻持后。”日:“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伸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我们看古文,“子列子”,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文化中的“子”是尊称,等于我们称人家先生,称老师。现在我们普遍流行叫老师了,像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对老师要称先生,非常恭敬,比现在教育叫老师恭敬多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儒家的传统习惯称老师为夫子,普通称一般前辈也是称“子”。所以孔子那个“子”是尊敬的意思,“子”就是一个尊称。这里“子列子”,则是特别的称呼,凡是特别有成就的先辈、先生老师们,在名字前统统先称子,这个“子”包含有特称的意思。壶子教的第一句话

“壶丘子林日”,壶丘子林是列子的老师,他是道家的一个高士,得道的高人。这位老师告诉他一个原则,“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我们先注意“持身”,持是保持,儒家的观念就是“诚意正心”。持身是如何保持自己的身心;换句话说,如何建立你的生命,如何爱惜你的生命。同时也有第三个意义,就是中国文化经常提到的四个字“立身处世”。我们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自己如何站起来?其实我们谁也没有躺着,所谓站起来,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自己要有所建树。不管你学问的成就如何,官做到多大,财发到多么多,一切功名富贵都不是事业,那只是职业问题。

什么叫做事业呢?我们文化里有个定义,就是孔子在《易经》中下的定义,“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生的作为,能够影响到社会国家天下,这个叫事业。至于上当皇帝,或者下做乞丐,只是职业不同。我们通常把职业跟事业两个观念混淆了,搞错了,问你做什么事业,实际上是问你做什么职业。真正的事业并不是钱多少,地位多高,而是对历史的贡献,对社会的影响力。有事业的人,才叫做站起来的人,那叫做“立身”,是顶天立地,站在天地之间,不冤枉做一个人,对历史时代有贡献,有影响。“处世”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我们怎么活得有价值,活得很合适,受人的重视爱护。所以“立身处世”就包含《列子》这里提出来的“持身”这个观念。

列子是从学于壶丘子林的,这位老师所告诉他的“子知持后”这句话,照文字看来,似乎容易懂,好像是保持后面,就可以保持到身体了。实际上真正的意思是告诉他,一个人讲一句话,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晓得后果。譬如你今天去买股票,就要晓得后果,也许赚大钱,也许蚀本,这叫做知道“持后”,后果是非好坏,事先已经很清楚了。所以要这样高度智慧的人,才可以言“持身”,才懂得人生,懂得人生就可以了解立身处世了。我们看这一句话非常简单,也许要到了年龄相当的时候,回想自己半辈子做事的经验,才知道有许多事情事先太不聪明,所以人生大部分都在后悔当中,或者是机会过后又后晦,详细的申论我们看下文。

“列子日:‘愿闻持后。’”当老师壶丘子林告诉列子以后,列子还是不懂,他说我愿听“持后”这个名词的观念和含义,希望你告诉我。我们曾经讲过,许多古文上写“敢问…‘愿闻”,那都是谦虚之称,在前辈之前表示不敢随便问问题,但是不得已只好请教了,所以“敢问”。这是一个文化而又礼貌的说法。现在这里是“愿闻”,很直接的,愿意听一听怎么叫“持后”。

P6-7

序言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一年一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〇一七年六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