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简明春秋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玉洁主编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三节 楚庄王称霸中原

楚庄王灭掉若敖氏之后,豁达大度、任人唯贤,任用孙叔敖为令尹,楚国进入了更大的发展时期。楚庄王问鼎周室、征服陈蔡,更进一步的发动历史上有名的“邲之战”,打败北方的霸主晋国,饮马大河,迫使郑国、宋国臣服。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一、一代枭雄楚庄王与名相孙叔敖

楚庄王是一位非常有谋略的国君,即位之初,便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暗中观察大臣的忠奸。《史记·楚世家》记载,庄王即位三年,不发任何号令,日夜饮酒作乐,还下命令说:“有人敢进谏的话,杀无赦。”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边抱着郑国女子,右边抱着越国女子,坐钟磬鼓乐之间。伍举说:“我希望能进上隐语。”于是说道:“有只鸟蹲在土山上,三年中不飞翔又不呜叫,这是什么鸟?”庄王对他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呜,一鸣惊人!你退出去吧,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过了几个月,淫逸更加严重。大夫苏从就进宫劝谏。庄王对他说:“你没有听到命令吗?”苏从回答说:“杀了我自身,能让国君明白事理,正是臣子的愿望。”庄王于是就撤除了淫乐,处理政事,被他杀死的有几百人,被他进用的有几百人。庄王故意沉湎于声色乐舞,暗中观察近臣的忠佞,然后采取果断的措施,该罢免的罢免,该进用的进用,重用敢于进谏的伍举与苏从,这使国人非常高兴。

楚庄王成功地镇压了若敖氏之族的叛乱,使权力集中在以楚王为代表的王室手中,接着任用蔫氏之族的孙叔敖为令尹。在楚国政坛被冷落已久的蔫氏之族,终于走出困境,重登政治舞台,成为楚王倚重的大族。或认为孙叔敖是蔫贾之子,或认为孙叔敖是蔫章之子。孙叔敖究竟是谁人之子虽不可知,但孙叔敖出身于蔫氏之族是毫无疑问。孙叔敖是由沈尹茎推荐给楚庄王的贤人,这一点《史记·循吏列传》《韩诗外传》均有记载。孙叔敖作为一个县鄙之人,被朝中权贵推荐,从而得到楚庄王的重用。

孙叔敖出任楚国的令尹之后,尽忠尽责,任劳任怨。《吕氏春秋》记载,楚庄王爱好周游打猎,跑马射箭,快乐极了,把国内的苦差事和当国君应有的忧劳,完全交给孙叔敖,致使孙叔敖白天黑夜辛劳不息,没有时间做利于自身的事,所以能使庄王功载史册,传给后代。由此可见,孙叔敖在成就楚庄王霸业中起着重用的作用。

孙叔敖节俭以自持,廉洁以奉公,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孙叔敖任楚国的相,乘坐栈车、用母马拉车,吃粗米饼、喝菜汤,吃干鱼做的饭菜,冬天穿着皮袄,夏天穿着葛布的衣服,面带饥色,实在是个好大夫。虽贵为一国之相,然而平时衣食起居却非常朴素。出任令尹时,兴修水利,以为民利,谦恭节俭,广施于民,得到楚国君臣士民的爱戴,是楚史上有名的贤相。  孙叔敖认为,决不能再出现像若敖氏那样的世袭大族,以与王权抗衡,政权必须集中于王室。因此,孙叔敖不求封地,廉洁奉国,对国君礼节周全,辅助楚庄王在政治、经济、官制方面进行改革,使楚国政权机构更加完善,国家职能进一步提高。孙叔敖作为楚国的一代贤相,为楚国立下了赫赫功勋,但他死后,家族贫困潦倒,没有享受世袭大族的特权和封地,也没有形成专权的世袭望族。

楚庄王在蔫氏之族的支持下,打败了庸、麋、百濮部落,稳定了楚国的西部疆域,接着又消灭了若敖氏之族的势力。任用孙叔敖为令尹,整顿楚国内政,使楚国公子政治体制大大加强。

楚庄王还是一个豁达大度的君王。《韩诗外传》卷七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凉爽的繁星满天的夜晚,楚庄王在宽大的殿堂举行酒会,宴请他的群臣。酒会上灯红酒绿,楚庄王让自己的王后和夫人向大臣们敬酒,欢声阵阵。酒会从傍晚直至深夜,群臣中有人已经醉倒,不能自已了。而楚庄王兴犹未尽,继续赐群臣酒。由于群臣们猜拳行令,这时忽然殿堂上的蜡烛灭了,登时殿堂上一片漆黑。趁着黑暗的保护,有一个酒醉的大臣伸手牵楚王妃的衣服。王妃认为这个大臣对自己不礼,顺手揪掉了这个大臣的帽缨,然后跑到楚庄王那里说:“刚才有人对妾不礼,拉我的衣服,我已经抓去了他的帽缨。你赶快点起蜡烛,看看谁的帽子上无缨,就是他对我无礼。大王,你一定治他的罪!”

楚庄王想,我请大臣们喝酒,应该原谅人家的酒后无礼,怎么能为了表现我的王妃的贞节来诛杀大臣呢?立刻对正要点蜡烛的小臣说:“先不要点灯!”然后又大声向殿堂上的大臣们说:“今天我宴请大家饮酒,大家把帽缨全部脱掉。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今天的酒会名为脱缨大会!”群臣纷纷把帽缨摘掉,再也看不出是哪一个大臣是牵王后衣者。

以后当吴国兴兵伐楚的时候,楚军中有人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攻陷敌阵,并取得了一个敌军将领之首而献给楚庄王。楚庄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说:“我平时对您也没有特别的尊崇和恩惠,而您为什么这样不要命地为我去冲锋陷阵呢?”那个人说:“我就是那次在殿堂上被您的王妃抓掉帽缨者,而您不仅没有治我的罪,反而让群臣脱去帽缨,以宽恕我。我早就想肝脑涂地报答您了。今幸得有此机会,我愿为王破吴,向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楚庄王的大度和宽容使得将士们为他卖命效力。

楚庄王首先向东部进攻。公元前601年,楚国因为舒氏诸国背叛的缘故,攻打舒蓼,灭亡了群舒诸国,群舒画进了楚国的版图。通过灭舒蓼,楚的疆域扩展到了滑汭(今合肥市、庐江县之东,而在巢县、无为之间),并迫使吴、越二国与楚订立盟约,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在外交政策上,楚积极与秦联合。完成这些工作以后,楚庄王就迫不及待地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北方诸侯国。

P42-44

后记

《简明春秋史》从组稿始,已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今幸即将付梓,也使我感到轻松,免去心头之念。

简明史是向大众普及历史文化的最重要途径,可惜过去这方面我做的很是不够。虽然我也写过一些普及读物,如《齐国史话》《中国十六皇后传》;还撰写过《中华伦理文化丛书》中的《明》《智》《耻》三部书籍。但是这些普及读物,多是在写过学术性专著,如《齐国史》《耻》等书之后写成的。我写过的那些普及读物,很少是独著,多是主编。总之,本书编者重视不够。

最近编者越来越感到普及读物的重要性。在一些小孩子那里,在一些老人中间,特别有些不是专业研究历史学的先生,包括一些年轻人,他们对历史学有很大的兴趣,有些先生非常迫切地想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人们对央视主办的“百家讲坛”的热衷和喜爱就表明这一点。

另外,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对历史的“戏说”“穿越”等。“戏说”,带有文学性,人们不会相信是真实的。但有些对历史进行一种不负责任的编造,使人们产生错觉,不能看到真实的历史现象和背景。

历史学的学术性研究和普及读物,应该说同样重要,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撰写普及读物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历史学人的责任。据一些在国外的留学生们说,历史学在国外的中学里是主课,在大学里是必修课。历史是国外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我觉得我们的历史普及工作似乎还有不足之处。

今即将付梓印出的《简明春秋史》,我们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出的普及性、可读性的春秋史。

我认为,历史普及读物可以用一些简明、易懂的文字表达,也可以根据读者对象配上一些图表示。但是在文中历史人物的对话,虽然已经译成了白话文,但是这些对话及所表达的意思、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必须是忠于历史的原貌和真实性。这本书向人们传达的历史信息绝对是真实的,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历史进程。

当然书中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些地方可能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这些评论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不会影响历史的真实性。

《简明春秋史》就是按照这样的主旨进行写作编著。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文字生动、活泼、易懂。我们的准则是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决不能改变历史的原本面貌。

本书的撰写分工情况如下:

河南大学李玉洁:绪论、第一章、第十一章、春秋史大事年表、后记。

河南大学吴爱琴博士:第二章。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周宝平博士、教授:第五章、第十二章之第一、四、五、六节。  商丘师范学院史志龙博士: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十章第三节。

中国计量大学(该校在杭州)温慧辉博士: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一、二、四、五节。

谢山博士:第十二章第二、三节。

《简明春秋史》即将问世,编者希望对史学的普及尽一点绵薄之力。尽管我们的初衷是好的,然而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可能有力不从心之处,恳切的希望本书读者和史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朱绍侯教授是我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先生已经九十岁高龄,但是文笔、思路都十分清晰明白,又为我们这本书写序,在此向朱老师表示感谢!祝福朱老师福寿安康1

2016年6月26日于河南大学闲云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与齐桓公首霸

 第一节 周王室的衰微

 第二节 郑国小霸中原

第二章 齐桓公首霸春秋

 第一节 太公望的立国之策与春秋初年的齐国

 第二节 齐桓公首建霸业

第三章 楚庄王问鼎周室、称霸中原

 第一节 熊通称王与楚国的发展

 第二节 楚国的县制与公子政治

 第三节 楚庄王称霸中原

第四章 春秋霸主、常在晋国

 第一节 春秋初年晋国“曲沃代翼”灭公族

 第二节 晋国灭公族、任军功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晋文公初创霸业

 第四节 北方华夏诸侯国集团的核心

 第五节 晋悼公复霸华夏

第五章 秦穆公独霸西戎

 第一节 秦国的建立

 第二节 “秦晋之好”始末

 第三节 秦国独霸西戎

第六章 匍匐于霸主国之间的诸侯小国

 第一节 礼乐鲁国的衰微

 第二节 郑国与子产改制

 第三节 处在晋楚战争夹缝中的宋国

 第四节 卫国的悲情遭遇

 第五节 楚三灭陈国

 第六节 陈国美女与蔡、息二国的灭亡

第七章 楚国在争霸战争中的疲敝

 第一节 巫臣奔晋,联吴制楚

 第二节 华夏诸侯对楚国的排斥

 第三节 楚任人唯亲的制度引起的人才外逃

 第四节 吴楚之战,攻陷郢都

 第五节 楚国中兴

 第六节 叶公平定白公胜之乱

第八章 晋国君权与族权的尖锐斗争

 第一节 晋国军功大族的兴起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君权与族权斗争

 第三节 激烈的族权与族权生死斗争

第九章 弭兵之盟与争霸战争的尾声

 第一节 第一次弭兵之盟失败

 第二节 第二次弭兵之

 第三节 吴国的兴起

 第四节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及争霸

 第五节 范蠡功成身退、富而好德

第十章 齐国、晋国霸业陨落与江山改姓

 第一节 齐国霸业的陨落:

 第二节 晋齐交恶

 第三节 齐国江山改姓

 第四节 晋国的六卿火并

 第五节 三家分晋与晋国江山改姓

第十一章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春秋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节 商业的发展

第十二章 春秋时期的文化

 第一节 传奇老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

 第三节 墨学的显赫与中绝

 第四节 名家邓析子与中国最早成文法

 第五节 千古兵圣孙子

 第六节 春秋史学、文学与音乐的灿烂

春秋史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李玉洁教授对我说,她编著一本《简明春秋史》,目的是想为史学的普及尽一点绵薄之力,并要我为她的书写个序。玉洁教授是我的学生,我知道她很少写通俗的书籍。这一次她是用简明的语体文写春秋史,使不学历史专业的渎者,也能看清春秋史的真相。我很赞同她的想法,所以他向我索序时,我即欣然接受。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融合的源头。

春秋是大动乱、大变革时期,据鲁史《春秋》记载,春秋242年间共有483次战争,可谓是战争频繁了,但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变动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各个地方得到开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明显的进步。农业上,铁犁牛耕的使用;手工业中,冶金、纺织、陶瓷、制玉等技术的提高;商业范围的扩大;民族融合的加速,华夏区域的扩展;文化教育也有新的突破。“学在官府”的没落、私家讲学的兴起,儒、道、墨、法等学派的产生,百家争鸣的出现,都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进步;政治上,大国争霸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孟子·尽心下》说:“春秋无义战。”但若从历史的角度讲,也不尽然。当时周天子式微,已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权威,若没有一个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就难以保护华夏诸侯国不受蛮夷戎狄等部族的骚扰侵袭。当然,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这也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我们对争霸战争应该从总体上对其利害得失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是研究历史的辩证法。

春秋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是因为西周末代君主昏庸腐败、引起内乱而被杀。周平王宜臼即位后,镐京已经残破不堪,又处在犬戎的威胁之下,遂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将原来镐京的“千里王畿”之地让给秦国。周天子在雒邑所能控制的地区仅有“方六百里”,以后又不断被诸侯侵夺,王畿逐渐缩小,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西周松散的统一形势遂告瓦解。地方诸侯所占有的地区逐渐得到开发、扩大,实力也随之雄厚,遂出现大国争霸之势。郑国小霸,拉开争霸序幕;齐、晋、楚、秦,是大国争霸的高潮;吴越争霸,是争霸战争的尾声。

春秋争霸的全过程,李玉洁教授在《简明春秋史》中,写的清楚生动、引人入胜。

春秋时期究竟有几霸?历史上说法不一。有齐桓、宋襄、晋文、楚庄、秦穆等五霸说,这是传统的说法。其实宋襄公有争霸之心,而无争霸之能力,泓水之战中大败于楚国,自己被箭射伤,不久去世,给后世留下了千秋笑柄,故五霸之说不能成立。有人主张去掉宋襄公,提出四霸说,这是比较实际的,但又有些不够全面,故又有人提出吴、越,而为六霸说。

从玉洁《简明春秋史》的结构和行文来看,她是赞成六霸说的,我也很赞赏此说。

春秋争霸时期,各国都进行强军、改革、招纳人才以增强实力。关于强军,当时是以车战为主,兵力的强弱以战车的数量为准。吕思勉先生《春秋左传研究》统计,春秋初年,齐、鲁、宋、卫、晋、楚皆为大国,都有兵车千乘,其他小国也有二三百乘。之后,齐、楚二国发展至三千乘,晋国发展至五千乘。春秋末年,晋、楚两大强国的兵车发展至万乘。秦国最初不过千乘,春秋末也发展至二千乘以上。吴越两国以水师为主,原来实力不强,为争霸扩充战船,同时也学习车战,其实力不低于晋楚。各诸侯国也注意研究战略战术,并著有兵书传世,如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兵家的代表名著,影响中外几千年。

富国强兵就要争取人才。如齐桓公不计带钩之仇,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晋国武公以庶族代替正宗,晋献公“灭公族”“尽灭群公子”、打击宗族、任用军功。晋文公选贤任能,遂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楚文王任用令尹子文,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与晋国南北分霸,成为与晋国平起平坐的霸主。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独霸西戎。吴国任用孙武、伍员,由弱变强。越国任用范蠡、文种进行改革,遂成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强军、改革、任用人才,为后世主政者所重视。

是时,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霸主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是有积极意义的。所谓“尊王”,就是要尊重周天子、维护西周松散的统一;“攘夷”,就是驱除夷狄对华夏族的侵袭骚扰。这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下,具有保护华夏族及华夏文明正常发展的意义。楚国在与北方华夏诸国的斗争中、在不断扩张辖地的过程中,吸收中原文明,逐渐的华夏化。有些诸侯大国,如齐、晋、秦等本来就是华夏诸侯国的成员。春秋之后,他们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辖地,吞灭了周围的戎狄部族。西方以秦国为中心,东方以齐、鲁文化为中心,汾水流域以晋国为中心,使这些地区的戎夷部族,迅速与华夏文化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员,对华夏文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华夏族、华夏文明在西周时仅分布在几个点上,首先,经过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华夏文化的点连成面,范围扩大了,后又经过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至秦代,华夏族终于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大国。其后,经过汉唐的民族融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经过宋辽金元明清各代的民族融合,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春秋时期是华夏族一汉族一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重要源头,所以春秋史是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段历史。

玉洁教授说,她编著的《简明春秋史》重要点是“真实”“通俗”。我认为她的目的是达到了。她的《简明春秋史》,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用通俗简练的语言叙述大国争霸的全过程。从郑国小霸开始,一直写到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中间还穿插一些典故,读来令人兴奋,让人悟出一些应该深思的问题。本书对战争胜败的原因、改革的重视、人才的任用、士人的活跃参政、学派的兴起、百家争鸣等问题,都有深刻透彻的见解,给读者以清晰的启迪。

玉洁同志曾在河南大学历史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她在学习期间和我联系较多,我了解她平时是很用功的,她对学术事业的追求很“执着”,肯下功夫,不怕坐冷板凳。她本科毕业要读研究生,结果就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又要读博士,结果又考上了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的博士研究生,成为河南省的第一个女博士。博士生毕业后,她回河南大学任教,在教学之余,特别重视学术研究,写文章、出书,结果又是成绩显著。于是她成为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需要付出勤奋和汗水才能做得到的。

她已经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其中独著12部,主编出版的10部。现在即将问世的《简明春秋史》并不是她的主要著作,目的是要为史学通俗化尽点力。我也借此序,向玉洁教授表示贺意。

庞眉老人:朱绍侯

于雏飞书屋

2016年3月9日

内容推荐

李玉洁主编的《简明春秋史》是一部中国古代史著作。体例严谨,文字通俗。将春秋时期四大霸主国的兴衰以及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过程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梳理。对主要封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分章论述,将春秋时期政治的动荡激烈、思想的著书立说、成文法与兵法的出世、文学和音乐艺术灿烂的发展等动态真实并清楚地展现给读者。

编辑推荐

李玉洁主编的《简明春秋史》重要点是“真实”“通俗”。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用通俗简练的语言叙述大国争霸的全过程。从郑国小霸开始,一直写到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中间还穿插一些典故,读来令人兴奋,让人悟出一些应该深思的问题。本书对战争胜败的原因、改革的重视、人才的任用、士人的活跃参政、学派的兴起、百家争鸣等问题,都有深刻透彻的见解,给读者以清晰的启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4: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