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弘扬孝文化!释放正能量!家族财富如何传下去?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父辈们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上。家风,亦反映一个家庭或家族行为处事的风格和特点,是其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之本。
曾仕强著的《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曾仕强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传承好家风!弘扬孝文化!释放正能量!家族财富如何传下去?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父辈们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上。家风,亦反映一个家庭或家族行为处事的风格和特点,是其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之本。 曾仕强著的《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 内容推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开端。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品性;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世。良好的家风,犹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家风的传承,关系到孩子的个人成长,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旺,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曾仕强教授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而精确的理解。《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曾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若每个人都能维护好、传承好自己的家风,则世界无为而治,人间万象泰和。 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传统家风重新复兴,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中国味道。 目录 导言 家国同源 壹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家风是软实力 家风是传家宝 家风是一家人的“气质” 家风祈求长安 家风必须和谐 贰 中国家风的特色 重伦常 要有根本的规矩 要知进退 不服输 不为物役 泰然自足,适可而止 要懂得隐藏 叁 如何重建中国家风 要把自己修好 家里人心要齐 要把家风传下去 家风要从夫妇开始 找到家风里的那个“道” 不要总是求新求变 家风里要强调生活 肆 家风里的孝道传承 孝就是道 百善孝为先 孝分三个等级 三代同堂 心中有父母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按父亲的方式去行事 孝道靠媳妇来恢复 伍 家风里的婚恋观 男女有别 中国人找对象要全家喜欢 婚姻是一辈子,不是一阵子 结婚前要“算八字” 陆 家风里的金钱观 金钱观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 先教孩子怎么花钱 金钱观的三个要点 定期、定量奉养父母 穷日子、富日子都要过一过 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柒 家风里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凭良心是最可贵的习惯 敢认错很难 我们家必须是这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人要有弹性 重视无形的东西 了解自己的身体 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捌 家风中对祖先的态度 祖先和子孙具于你一身 我们与祖先是精神互动 祭祀和孝祀 祭如在:你要亲自在那里 不要数典忘祖 玖 终极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 人生最终目的:求得好死 好死是一种心理状态 要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过自主的生活 过分与不及都是坏事情 好的家传不能断 试读章节 家风是软实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以家庭为背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非常清楚,家庭,而不是个人,才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在西方社会,个人是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问题就出在这里。中国人的小孩出去闯荡,是代表这一家人的。所以,我在外时就会时时刻刻记着,我是曾家的人,我不能丢曾家的脸。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一样。 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不健全;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不健全。所以齐家治国就是这么来的。每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家是无限责任的,不像美国人的家是有限责任的。什么叫有限责任?就是这个小孩子长到18岁以后,父母就没有责任了。你要读书,就自己去贷款;你要工作,就自己去找。你要干什么,不要问父母,由你自己决定。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独立。 我们中国人,再怎么忙,逢年过节再怎么挤,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很多老外问我:过年那么重要吗?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在外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春节那几天短暂的团聚。不然为什么?你看我们每年的春运,那是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难道我们不知道回家的辛苦吗?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挤了汽车挤火车。但你空手回家行吗?不行。再怎么样也要给父母亲人带份礼物吧。千山万水,不辞劳苦,就为了短短的几天。 在外国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奇笨无比。他们会想:你干脆把车钱寄回去,给你老爸、老妈用就好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钱,因为他们觉得钱不能代表什么。 在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家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氛围,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的传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观念渐渐淡泊,家风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 到底什么叫作家风?家风用现在的话来讲,叫作软实力。可见,中国人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格外重视。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不断传承下来的那种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风气。 我们经常说要门当户对,但是我们常常理解错了,以为只要两家财富及社会地位相当,都有多大的官,都有多少钱,就叫门当户对。其实不然。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的家风很接近。因为我们的错误认知,常常使得我们对以前的一些传统的东西很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有点儿迂腐?是不是现在不管用了?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小心的。家风中的这个家,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的。但是每一个人想到家,所想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就好像现在的人一想到汽车,脑子里所浮现出来的汽车款型几乎都是不一样的。 西方人的家,只是孩子们18岁以前所依托的一个成长的场所。孩子在18岁以后离开家,从此跟家人的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中国人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家是一辈子的,我们跟家人的关系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于是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永远长不大。我们本来就不需要长大。只要有父母在,无论我们的年龄有多大,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这是《易经》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我们认为,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西方人所说的个人。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我们不会骂他,我们只骂他的父母。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因为中国人对家庭的看法跟西方人是不一样的。孩子是谁教的?父母教的,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老师,老师的责任是在孩子六岁以后,而且他所教的也只是知识而已。家庭是负责道德的,学校是负责知识的。所以,我们骂人,都骂“他妈的”。骂“他妈的”,就是说他妈妈的教养不好,才会有这样的小孩。 P21-23 序言 家国同源 中华是什么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是什么?两个字——反省。我们是最会反省的民族,我们把一件事做完了,就要反省一下:我这样做对不对?我有没有说错话?我有没有得罪人?我要怎么样去补救?……这就叫中华文化。我们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向前走,但是永远不离谱。 适时而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要注意了,乱变的结果是失去自己,一不小心就变成外国人了。我举个例子:人家听完你的演讲说:“哎呀,你真会讲,讲禧真好……”你怎么回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说:“谢谢你,谢谢你。”那他就是美国人了。中国人听到“谢谢你”,心里都很好笑:谢谢我?我是给你一点面子,夸奖你一下,你以为是真的?日本人也不会讲“谢谢你”,你夸奖一个日本人,他只会说:“请多多指教。”那是典型的曰本人。中国人的回答是:“哪里哪里……”这才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大反省,然后经过一个大调整,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日新又新。可是这个日新不是新旧的新。很多人一听到新,就想到新旧的新,那是很大的误解。我们这次就是要来破解大家心中的疑惑和偏见,否则再这样走下去,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这真的是很冤枉。中国人被冤枉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西方人被冤枉的时候,会感觉对不起自己。中国人不会,中国人感觉到冤枉,会觉得自己愧对祖先。我们认为是愧对祖先的,不说对不起自己,这才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原始的基本心态。 几千年来,我们扭曲、误解了自己的文化,搞到最后真的是乱七八糟,所以,我们要建立真正可以在未来得到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在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感谢一位日本教授,那位日本教授跟我吃饭的时候讲了一些话,令我铭记在心。 他说:“曾教授,全世界有资格讲文化的,其实就是你们中国人而已。”我说:“你太客气了,哪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他说:“不是的,尤其是欧美,他们只有文明,没有文化。”我说:“文明跟文化有什么不同?”他说:“文明就是人家很欣赏你,人家很羡慕你,但是人家不会学你。”我说:“可是你看,多数国家都在学欧美啊!”他说:“学的结果是不长命!”他马上举例子给我听:“你看看,菲律宾是亚洲第一个最热心学美国的,现在怎么样?印度是亚洲第一个最热心学英国的,现在怎么样?”我说:“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中国人永远会走中国人自己的路子。”他说:“这还不算,你们有资格叫作‘华’,就是因为你们每几百年就会有一次跨越式的发展,使得全世界对你们刮目相看,都想派人去学习。” 一个人当经理,你去恭喜他:“恭贺你升官,当经理了!”他说:“哎,这个是去年就请我,我真的不想当啊,今年不晓得怎么样,推不掉才去当的。”这就是中国人。如果他说:“是啊,我三年前就有计划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这就是美国人。如果他说:“没有办法,轮来轮去,轮到我了。”这是日本人。 一个人,你听他讲话,就知道他是什么人,因为文化是会在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但是我们现在乱套了。所以我们要慢慢地找回我们自己的路。怎么找?很简单,问你自己就好了,不必问别人。你听了这句话,心里舒服吗?你听了这种话,你做得出来吗?会自然吗?你听了这些话,会思考这个值得自己照这样去做吗?如果你觉得会,那就好了,否则的话,我们真的自学了。 …… 西方人重视权利,我们今天也常常跟着说:不要忘记你的权利;不要让你的权利睡着了;人民有知情的权利……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中国人重视的不是权利。你有权利又怎么样?空的。我们讲权,下面一定要加上个限,所有的权都是有限的。在中国当老板最简单,该你做的事他偏不让你做,怎么样?他不让你做,就让别人做,你有什么办法?你的权限他整个剥光,一夜之间剥光,把你架空,你能依法告他?才怪呢。等到哪一天你到了他那个位置,你也会跟他一样。 我在英国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台商在那里,都当了小老板,而这些人我以前都认识,因为他们是我在台湾的一家大公司的同事。他们出去以后都独立了,自己当老板了,所以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怎么派出来一个就自己搞公司,然后把东家都忘记了?他们怎么说?他们说我们当干部的时候,总觉得老板太小气,胸怀不够,不会用人,所以我们一有机会,就自己干了,自己当老板。他们说,因为你是熟人,我们才跟你讲真话,这话我们跟别人都不能讲,我们觉得我们现在越来越像他了。我说没有错啊,你们不像他就活不了。 所以,像这种事情,就是你没有将心比心。西方人是固定的,因为他依法,你是高阶就是高阶,你是中层就是中层,他是很清楚的。中国人哪里会这样?中国人开会通知你,你就是高阶;开会不通知你,你就不是高阶。中国人开会通知是算数的。 我们重视的是责任。把这个搞清楚,你就能够按照中国人的方法去走。中国的小孩儿到了18岁说我要独立,因为外国人都独立,我也要独立,爸妈你们不要管我了,可大早晨却管爸妈要钱。外国家庭是连钱都不给的,你有本事就一切独立!这都是事实。如果父母不给你钱,你还独立得起来?反正我不相信。你连学费都交不起。外国孩子能独立是因为认识贷款机构。我的孩子到美国读书的时候,是我带他去的。我去银行开户的时候他们就问我你要干吗,我说我替我的孩子开户,他问我要借多少钱,我说我不借钱,他说你不借钱开户干什么,我说我存款给他,他说他读书可以向政府贷款、申请奖学金,还要你管吗?我们老是学人家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自己应该尽的责任却装作不知道。 所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体到个人如何做,家庭如何做,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想清楚了才行。 作者简介 曾仕强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培训界泰斗级人物,《百家讲坛》主讲人。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著有《道德经的人生智慧》《的人生智慧》《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