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是一本走高端旅游线路的旅游随笔,收录了作者吴丽芳在不丹、马尔代夫、威尼斯、格拉丹四地的旅行随笔。书中既有作者的旅行轨迹,也有她在路上的领悟:作为一名事业女性,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把旅行看作是一种修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远离熟悉的城市,敞开心胸,去认识更宽广的世界,在旅途上领悟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丽芳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是一本走高端旅游线路的旅游随笔,收录了作者吴丽芳在不丹、马尔代夫、威尼斯、格拉丹四地的旅行随笔。书中既有作者的旅行轨迹,也有她在路上的领悟:作为一名事业女性,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把旅行看作是一种修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远离熟悉的城市,敞开心胸,去认识更宽广的世界,在旅途上领悟人生。 内容推荐 随心所欲行走于天地之间,多一分淡定,多一分随遇而安,不拘泥于形式,在行走间静下心来看待世间每一件事物,慢慢学会与自己对话,逐渐掌握与自己相处的技巧,旅途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无数次感慨俗世无常,最终化作一股力量,让你回首曾经稚嫩的自己…… 吴丽芳著的游记《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献给所有在职场中忙碌、却心向自由的人! 目录 自序 不丹 不丹传说 不期而遇 爱情童话 袖珍首都 转世轮回 国民运动 人间烟火 扎西却宗 热石头浴 免费医疗 生殖崇拜 绝美乌玛 偶遇太后 喜马拉雅 前世今生 秘境婚礼 告别巴吉 红尘问佛 邂逅国师 流星陨落 蓦然回首 马尔代夫 暑假旅行 惊魂水屋 消失的鞋 双面煎蛋 彩虹奇观 浮潜成瘾 失而复得 意外断电 额外收获 环保天使 偶遇海龟 海底世界 深海垂钓 麦兜语录 威尼斯 格拉丹帐篷营地 附录 旅行态度 旅行方式 旅行照片 试读章节 袖珍首都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国家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大约75万人口。在亚洲所有邻国中,不丹是唯一一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与中国三面接壤却无陆路相通,更没有直飞航线。自1907年建国以来,不丹共经历了五代国王。 为了限制客流量与杜绝低端旅游业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不丹的旅游业一直奉行“低客流、高效益”的宗旨,通过制定每天最低消费标准来控制游客的数量。这一规定把很多预算不足的游客挡在了门外,很好地杜绝了劣质嬉皮士,使这里成了名人贵客的度假天堂。 不丹不允许自由行,政府要求外国人必须通过预付费来预定行程。去哪儿以及做什么事,我们通常都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但由于佛教的诸多禁忌,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必须带上当地向导。我们通过邮件直接与不丹当地旅行社进行了联系,定制了专属路线并全部换成了自己挑选的酒店。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国内的旅行社,这样可以免去与不丹当地旅行社不断沟通与确定线路的麻烦,还可以免去一次繁琐的美元国际转账,但线路与住宿条件却是没法改变的。 这一路,一个向导、一部专属的越野车与司机,带着我们两人一起穿越这个神秘的国度。 向导长寿把我们的行李放在了后备箱,司机巴吉拿出了一条厚实的毯子小心翼翼地盖在了行李箱上面。 一个小小的动作,我们看在眼里,却暖在了心头。其实,幸福本身就是一道如影随形的风景,不需太多的诠释与刻意。 在南亚的国家中,不丹人英语说得好是公认的,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双语教育,无论是王室还是平民,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长寿精通英语、不丹语、藏语、印度语、尼泊尔语与中文六种语言,居然还去过深圳大学进修中文,地域的因素让我们马上变得像朋友一样熟络起来。 不丹推行11年的义务教育,小学到高中的学费、课本、早午餐都是免费的,再偏远的山区,也都设有小学,但整个国家只有一所大学,没有其余的高等学府。所以,想要读更多的书,就得走出国留学这条途径,英语就成了不丹年轻人走出国门的一把钥匙。学习好的学生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被保送到外国顶尖的大学留学,目前不丹的高级官员基本都是毕业于外国的名牌大学。由于不丹与印度的外交关系较为密切,因此较多的不丹人会选择到印度继续深造。 不丹只有一条公路贯穿全国,弯弯曲曲的公路被重重高山所环绕。连绵不绝的山峦不时屹立起巍峨的山峰,山上郁郁葱葱的柏树细长健硕,金灿灿的梯田顺着山脉铺展开来,山脚下清澈的河流蜿蜒其中,远处山谷里鳞次栉比的屋舍风格整齐划一,不时可以看见穿着不丹传统服饰的当地人在路边悠然走过。 在这个落后的国家,至今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状态。国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与土地,任何人都不可以私自砍伐树木,如果需要建造房子,可以向国家申请建造房子用的木头与石材;如果缺乏土地,也可以申请获得足以养活一家人的耕地。 国王规定全民上学上班都必须穿着传统服饰,男性穿的叫“帼”(GHO),女性穿的叫“旗拉”(KIRA),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国王也是以身作则,甚至连运动的时候都是穿着笔挺的帼。 帼的上半身两襟交叠,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深广、实用的口袋。不丹人经常会将自己的随身用品、手机等放在里面,甚至有些人把电脑、文件或书籍等都放入其内,学生上学也不用背书包,所有的文具和书都可以揣在怀里,腰腹鼓鼓的模样也甚为有趣。 我们坐在车上绕着廷布的城市中心主干道转了一圈,一眼望去这里也就是中国一个普通县城的模样。 “今天是周末,所以街上的人算是比较多的!”长寿说。 望着大街上寥寥无几的路人,我目瞪口呆地揉着眼睛使劲地甩着头,此刻我觉得我的人生观几乎要被颠覆了,这也算得上首都?! 一眼望去,所有的建筑看起来似乎都一样,各种建筑都是采用不丹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墙面涂成红白双色,木结构的地方漆成彩绘,图案均为宗教内容。大路两边门面上的广告牌整齐划一,蓝色的底板白色的文字,都是英文上面标注着弯弯曲曲的宗卡语字母。 不丹禁止建造超过六层楼的房子,普通建筑不可以超过宗教建筑的高度。国家明确要求,不管新建筑出于什么用途,都必须以不丹传统的风格来建造,这样既可以保证手工工匠有活可干,又可以保留与展示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遗产。 走近细看,发现木质框架窗户上的图案都是经过工匠的精雕细琢,远看形态相似,近看却都别具一格。这里大部分人家的门上都没有锁,锁与钥匙在这里几乎无用武之地。这里的子民长期受佛教教义的熏陶,宽厚待人、与世无争的思想早已渗透到当地人的生活中,所以这里的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人们外出基本都不锁门。 在这里找不到一条笔直的大道,长寿笑着说,在这个国家,最长的一条直路就是帕罗机场的跑道。 来不丹旅行的外国人90%以上都是欧美人,所以这里的咖啡文化盛行。记得美国作家丽莎·那波利在《不丹调频》里提到过2009年廷布开了两家星巴克,于是我叫长寿带我们去买咖啡。 长寿露出惊愕的表情望着我:“你是说Starbucks吗?我是在廷布长大的,街上有多少家咖啡馆我都很清楚啊!还有Starbucks的咖啡很贵啊,随便一杯就要30多元人民币呢,我们的国民消费不起的,这里没有星巴克,没有麦当劳,没有肯德基!” 这时,我看到一个满嘴“鲜血”的中年男子迎面向我们走来,虽然他是在对我们友好地微笑,样子看起来却极其恐怖,突然间让我有点胆战心惊起来。 不丹人有嚼槟榔的“恶习”,这里不论男女阶层,不分僧俗,几乎人人都喜欢吃槟榔。他们将混合着石灰的槟榔用叶子卷好,放入嘴巴后慢慢咀嚼,时间久了就会上瘾,满嘴“鲜血”就是长期吃槟榔的后遗症。 街道上不时出现穿着传统服饰的小朋友,一蹦一跳地尽情展现着这个年龄本就该有的天真与烂漫,在我们面前经过时,他们都会毫不吝啬地对着我们展露出质朴又纯净的笑容。 首都大街上最著名的“景点”应该就是那个人工操作交通岗亭了,不丹政府曾经在这里设过一个红绿灯,但大家认为一点也不人性化,本来大街上就没几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所以没过多久就被拆除了。 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也没有高楼大厦,甚至没有一个红绿灯。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不像首都的首都吧! P12-18 序言 书房的角落有个箱子,里面装满了机票、火车票、明信片、地图及各类票根,我其实没有收集物品的癖好,却总对这些东西有种割舍不掉的情感存在,每次旅行回来我都会随手将它们放在一个箱子里,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不断地把这些票根放进去之后,似乎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就此锁进了尘封的记忆里,箱子年复一年地被打开又关上,周而复始,却从未厌倦。 我每年都会出去旅行,但由于工作的忙碌与假期的稀缺,大部分的行程都会比较随意,没有太多的规划与考虑。十几年来我坚持行走,走过了二十几个国家,到过中国100多个城市,虽然算不上很多,但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能如此任性地行走,这是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常常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我喜欢随心所欲行走于天地之间的感觉。想去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事,也许只是因为一部电影、一段不经意的旋律,或是一张杂志上吸引眼球的照片,脑海里便会浮现出想去那个地方的念头。每个人喜欢的旅行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喜欢与家人同游,有人则喜欢约上三五知己,也有人喜欢一个人的独自旅行。对我而言,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纠结是否能与谁结伴同行,按图索骥并不适合我,所以,多一分淡定、一分随遇而安,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才是最适合我的旅行方式。 旅行增长了我的个人阅历,让我学会了静下心来看待一样事物,学会了如何与朋友沟通与交流,怎样跟客户谈判与博弈,它就像是生活的催化剂,让我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平衡与节奏。旅途中偶尔出现的孤独、忐忑、彷徨,在独自旅行时总会感觉特别强烈。有时我也不喜欢一个人的旅行,惶恐油然而生的孤独迷惘,害怕空气里弥漫的落寞寂寥,但最终我总是能说服自己。清醒地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考验,正是这份孤独与寂寞,让我慢慢学会了与自己对话,逐渐掌握了与自己相处的技巧。旅途中你会偶遇形形色色的人,会无意中窥视到千奇百怪的另类人生,会有无数次感悟俗世无常的瞬间,随意漂泊的状态会逐渐让你变得云淡风轻、从容淡定。所有走过的路,终将成为回忆,它会化身为一股力量,让你铆足勇气,回首那个曾经稚嫩的自己。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不是生活在乌托邦里,旅行结束后还是要回到原地,回来后还是要面对枯燥无味的生活,等待处理的工作一样也不会少甚至更多。所以,对我来说,旅行更像是对自己努力工作的一个奖励,所有借口都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放个假而已。 想起当年在银行做公司业务时,写授信报告到凌晨5点,只睡两小时就爬起床去赶审批会的日子;做结算业务时由于旅行假期与同事调班,回来后不断加班补班,连续一个月都没休息日的苦逼日子;做网点负责人时为了完成KPI任务绞尽脑汁苦苦思索的日子;还有每个周末不是开会就是培训的无奈日子…… 我只能说,每个人幸福的背后总会有辛酸的过往,别人眼中看到的仅仅只是事物的表象,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只有自己才心知肚明,只是我们早已经学会了不去轻易抱怨而已。 以前从来没有写书的想法,总觉得把美好的东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好,但随着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偶尔想去找回某部分记忆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便会涌上心头,我努力在千姿百态的记忆里摸索,渴望拼凑出完整的线索,但那些渐行渐远的日子似乎永远都会缺失一角。我经常会反问自己,这些地方我以前真的去过吗?仿佛那部分记忆早已经被时间抹掉。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切都会不断地成为过去,有些东西稍纵即逝,甚至不留痕迹,但旅行中影像定格下来的画面,却给了有限的记忆无限的延伸空间,透过镜头,通过文字,美好的回忆得以串联,人生的脉络变得清晰可见。 世界那么大,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我不想去模仿别人的轨迹,不想与他人攀比,生活总会有瑕疵,我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慢,有时也是一种馈赠,我不在意这个过程缓慢得失去速度,却害怕这个过程冰冷得没有温度。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那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死了,也在天堂里了。” 所以,出发吧!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不去追逐那些所谓的著名景点,而是坐在陌生街角的咖啡馆里,细细地品味着唇齿间荡漾的咖啡微苦味,静静地看着街道上的人来人往,独自感受着时光的沉敛与闲逸,哪怕让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逝掉。 怀有梦想与信念的日子终究是幸福的,希望在美好的年华里,我们都能一次次地出发,背起行囊,放开心灵去旅行。在这里祝福每一个在路上或者即将出发的人,祝福那些始终怀揣梦想的人。 吴丽芳 2016年2月13日于深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