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刺客史/中国社会民俗史新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戈春源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刺客的特点和产生的根源谈起,阐明了刺客的分类及其社会联系,揭示刺客的种种行刺手段,并介绍了历史上的著名刺客。特别是对那些舍己为人的爱国刺客的光辉事迹,更作了重点介绍。史传结合,可说是本书的一大追求。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国刺客史的发展、演变以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其中,还穿插了历代社会中无数的趣闻轶事与世态风情。如果你有兴趣要想深入地了解这些,那么这本通俗读物可以作为一颗问路之石。

目录

第一章 刺客与刺客的产生

 第一节 刺客的界定与其特点

 第二节 刺客与侠客、剑客、死士

 第三节 刺客产生的根源及助剂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刺客

 第一节 临暂刺客与职业刺客 

 第二节 自主刺客与雇佣刺客 

 第三节 侠义刺客与奸邪刺客

 第四节 政仇刺客

 第五节 血仇刺客

 第六节 情仇刺客

 第七节 财仇刺客

第三章 刺客行刺种种

 第一节 行刺手段

 第二节 武器选用

 第三节 时地选择

 第四节 诱敌方式

第四章 刺客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君主的御用工具

 第二节 王子篡位的帮手

 第三节 官僚夺权的卫士

 第四节 军阀政争的武卒

 第五节 帮会与刺客 

 第六节 流氓与刺客

 第七节 土匪与刺客

 第八节 保镖与刺客

 第九节 士人与刺客

 第十节 巾帼不让须眉 

第五章 中国古代著名刺客

 第一节 游士侠风

 第二节 正直义气

 第三节 忠诚爱国

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刺客 

 第一节 革命党人义举 

 第二节 著名的革命党人刺客 

第七章 中国现代史上的刺客

 第一节 无政府主义的剑光折射

 第二节 民族解放的愤怒刀枪 

 第三节 国民党特务刺客群体

第八章 刺客文学

 第一节 自身的文学

 第二节 诗歌

 第三节 小说

 第四节 讽刺文学

后记

试读章节

什么是刺客?首先看一看一些辞书上的解释。《辞海》:“怀挟兵器进行暗杀的人。”《辞源》与《汉语大词典》略同于《辞海》。台湾《中文大辞典》:“乘人不备以刺人者。”以上这些解释都嫌笼统粗略,不能说是十分准确与完密。

刺,本意是尖状物,如鱼刺、芒刺之类,作为动词便是“扎入”,如刺绣之“刺”。再引申为刺杀。《左传·成十六年》:“刺公子偃。”《孟子·梁惠王》:“刺人而杀之。”《韩非子·解老》:“以利剑刺之。”刺,有直接杀人的含义,故《公羊传》解释“刺”字时就说“刺之者何?杀之也。”《说文解字》也说“刺,直伤也。”刺客,无疑是杀人者,但这种杀人者与其他杀手有什么区别呢?经过对历代刺客行踪的追溯,我认为刺客应是有特定刺杀对象的、有预谋的、怀挟武器而乘人不备进行攻击的暗杀者。这个提法似比较符合实际,因从“有特定刺杀对象有预谋”这一点来看,可以与并无一定目标,以抢劫钱财为根本宗旨的强盗匪徒区别开来;从“怀挟武器,进行攻击”这一点来看,可以与一些软性杀人者区别开来;从“乘人不备的暗杀”这一点来看,又可以与明目张胆的决斗、战斗人员区别开来。总之,刺客是用武器采取突袭方式,以暗中杀人或毁人为必要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人。

有必要说明两点。第一,这里所说的特定行刺目标,并不一定指某个人、某个家族,可以指范罔较大的群体。存西汉成帝时,长安一批“恶少年”受了教唆者的钱财,去刺杀官吏。他们根据摸彩决定刺杀中的任务,凡摸中红色弹丸的专杀武官,摸得黑色弹丸的专杀文吏,摸得白色的负责同伙中战死者的后事。这些恶少年黄昏时开始行动“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桴鼓不绝。”。

这些雇佣杀手,所刺目标的范同特大,长安官吏都属刺杀之列,但毕竟还有一个范围,行刺的对象仍是明确的。

第二,这里指的武器,应包括一切可能致人以死命的器具与物品。近代有些刺客利用汽车、摩托等交通工具,在高速行驶中把被刺者压死,造成“车祸”假象,以掩盖真相。旧时一些流氓刺客往往等候在路上,乘被刺者不备,用棉花堵住其嘴巴,绑上绳子,装入麻袋,沉进江湖。其他如屠刀、农具、菜刀、毒药等也是刺客常见的杀人工具。因此,刺客的武器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兵器。

除了符合上述定义的典型刺客之外,历史上还出现过与上述标准存在一定距离的“亚刺客”。一种叫“劫人刺客”。他们并不以刺杀为必要手段,而只是把被刺者劫持,进行恫吓,以求一逞,只有至最终目标达不到时,才实行刺杀。中国自古以来所歌颂的曹沫,就属这么一种人。这位在春秋时代以勇气和武力侍奉鲁庄公的曹沫,据说就是帮庄公取得长勺之战胜利的曹刿。但不知怎么搞的,后来曹沫与齐国作战,三战皆败,失地颇多。

P3-4

后记

刺客,在吏学研究中从来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课题,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与理论探讨的浮浅,加上一些学者对它的轻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问津。其实,刺客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专制政权与恐怖政治纽结在一起的古代中国,是产生刺客的肥沃土壤,历朝历代都出现不少形形色色的刺客。特别是在社会动荡、群雄纷争之际,刺客活动更显得勃发与频繁,他们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刺客与其刺杀活动,应该是史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

刺客是一种暗杀者。行刺,是有预谋的、怀挟武器、采取突然袭击方式的暗杀活动。既然是“暗”中刺杀,隐蔽性应是它的重要特点。刺客为了接近被刺者而改变各种身份,以至不惜降低身价而假装仆役厨工、小贩乞丐等下人,也有让派遣者残害己体,然后投向敌方,以博取被刺者的信任,伺机下手刺杀;还有为了不让熟人辨识而自毁容貌,以便隐匿、出击。刺客还用设宴、传信、送货上门、挖掘地道等方法引敌前来或接近敌人。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们使用的武器以匕首、短剑、无声手枪等轻小武器为主。剌杀的时间多选择在游行集会、夹道聚观、宴饮朝会或黑夜冶游之时。地点多选择在杂乱的人群中,或不易被人察觉的暗处。其目的都是为了隐蔽自己,提高在刺杀中的成功几率,也是为了便于事后逃逸。刺客是以致人死命为直接目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举动,他们出手必须十分果断、坚决,在极短时间置敌于死地,因此冒险突袭可以说是他的另一个特点。这些都是剌客与一般暗杀者的不同之处。现在一般学者认为.凡符合上述特点的暗杀者都可以称为刺客,而狭义的刺客是专指政治或军事上的武装谋杀者。

刺客的产生离不开一个“仇”字,一些雇佣刺客与被刺者从表面上看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刺客的幕后指使者与被刺者必然存在不解之仇而出此绝策。人类“仇”的产生,原因复杂,历史悠长。早在原始社会后期部落间为争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发生残酷的战争,世代相袭,埋下了血族复仇的种子。从私有制产生后,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导致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连续不断而广泛的战争。国家与民族内部利益不同的集团为夺取权利经常会发生生死的恶斗。家庭或个人之间为了获取名利与情欲的满足,也会引起各种矛盾冲突。在这些纷繁的争斗中,行刺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由于刺客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大至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战争、各阶级集团之间的夺权,小至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都可能成为滋生刺客的源头,因而刺客的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在各色各类人物中都有产生刺客的可能。即使身为最高统治者,在皇权低落、驾驭不住臣下的时候,或在自己势力所达不到的地方,或不便在公开的法律范围内解决问题,也会派人采取刺杀行动。至于一般平民由于个人恩怨或受人挑唆雇佣,或具有侠义心肠而投入刺杀,这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更有一些人突破了各自阶级的区限,共同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为弘扬正义,保卫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而采取刺杀的壮举。因此,在社会各个层面、各种职业群体中都会产生出一些刺客来。刺客不可能成为一个十分稳定的社会集团,只能说是一种特殊人物的群体,而带有非正式性。在社会各阶级、阶层和行业中,一些游士、流民、帮会分子、武装人员成为刺客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人物,原因是这些人或游荡各地,居无生业;或串连结帮,秘密行动;或手持武器而任人指挥。他们或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和对名利的追求,或本身就是以服从为天职的军警、保镖,容易被人雇佣、指使,而参加刺杀。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特别是受儒墨思想哺育的士人,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与人格精神,忠心为国,仗义尚侠,挺身而出,与外来敌寇,专制无道者决一死斗;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轻生薄死,不惜以命相报。特别是从游侠演化而来的近代职业革命者,为反清朝救国,前仆后继,不少人走上了暗杀行刺之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