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最新版)
分类
作者 (美)海姆·G·吉诺特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本书初版于1965年,在出版初期,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如果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内容推荐

本书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备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被翻译成51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国。仅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500万册。

如果说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医师、作家、演讲家、作者的妻子艾丽丝·吉诺特博士和家庭关系专家H·华莱士·戈达德博士对这部畅销经典的修订,使得这部著作更加适合21世纪的父母的需要。

目录

最新版序言

引言

第1章 交流的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混乱的感受,混乱的信息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2章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夸奖就好吗?

令人满意和令人不快的称赞

学会称赞的步骤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辱骂会伤害孩子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如何得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发怒的三个步骤

 对生气孩子的回就:方法最重要

 总结

第3章 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作法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

 财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

 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

 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

 对待谎言的政策:学会怎样才能不县助长谎言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偷窃:懂得所有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

 总结

第4章 责任: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

 责任感的源泉

 预期的目标和日常实践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

 与孩子建立联系

 映射孩子的感觉

 预防“愤怒的葡萄”

 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

 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

 家长会: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

 朋友和玩伴:监督孩子的社交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5章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父母的矛盾心态:需要更好的方法

 纪律的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

第6章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一天

 好的开始

 时间表的专制:高峰期

 早餐:没有道德说教的进餐

 抱怨:得理捻情绪

 穿衣服:鞋带的战争

 上学:帮助比长篇大论更好

 放学:提供热情的欢迎

 回家:在一天的最后阶段重新和孩子交流

 就寝时间:战争还是和平

 父母的特权:不需要孩子的许可证

 电视:裸露和死亡

第7章 妒忌:不幸的传统

 新生儿诞生:仿佛兄弟姐妹之间的入侵

 诞生:介绍入侵者

 表达妒忌:对话好于病症

 同情的话语:妒忌的消除

 质量或平等:爱要惟一,而人不均一

 离婚和再婚:妒忌的另一个竟技场

第8章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因为担心被抛弃而产生的集虑:通过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

 由于内疚而产生的集虑:简洁更加有效

 因不信任或者不耐烦而产生的集臣: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焦虑:内战导致的后果

 由于生命的终结而产生的集虑:神秘面纱下的谜团

第9章 性和人类价值观: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父母自己对性的态度

 性感觉的开始

 性和上厕所训练

 回答问题

 裸体

 禁止的游戏

 脏话

 性教育

 分享孩子的性经历

 成熟的爱

第10章 总结:如何养育孩子

 纪律: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

 关于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可能的

后记

附录:哪些孩子需要心理治疗

试读章节

对待谎言的策略,学会怎样才能不助长谎言

孩子撒谎时,父母会非常生气,特别是当谎言很明显,说谎者显得很笨拙的时候。当孩子坚持说他没有碰那幅画,或者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衬衣上、脸上已经全是证据时,听到这样的谎话的确会让人非常生气。

被激发的谎言。父母不应该问那些可能导致孩子防御性撒谎的问题。孩子讨厌被父母质问,特别是当他们怀疑父母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他们厌恶那些设圈套的问题,厌恶那些逼迫他们在笨拙的谎言和尴尬的坦白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

七岁的昆廷打碎了父亲送给他的一辆新的玩具小卡车,他吓坏了,把碎片都藏在地下室里。当父亲发现卡车残片时,他很生气,问了几个问题,最后导致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父亲:你的新卡车呢?

昆廷:在什么地方吧。

父亲:我没看见你玩它。

昆廷: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父亲:去找,我想看看。

昆廷:可能卡车被什么人偷走了。

父亲:你这个该死的说谎的孩子!你打碎了卡车!别以为你能混过去,如果有什么让我厌恶的事情,那就是说谎的人!

这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昆廷的父亲不应该偷偷扮演侦探和检察官的角色,不应该称自己的儿子是个说谎的孩子,如果昆廷的父亲这样说会对他的儿子有帮助得多:“我看到你的新卡车坏了,它不经玩,真遗憾,你真的很喜欢它。”

孩子可能因此获得有价值的教训:爸爸能够理解。我可以告诉他我闯的祸。我必须更好地保管他的礼物,我应该更小心点。

因此,问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是个好主意。例如,一边看着脏乱的房间,一边问:“我让你打扫房间,你有没有扫?”或者知道了女儿今天没有去上学,还继续问:“你今天上学去了吗?”这样的话更好一点:“我看到你的房间还没有打扫。”或者“我们听说你今天逃学了。”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他们撒谎有时是因为他们不被允许说出真相。

四岁的威利非常生气地冲进起居室,向他的妈妈抱怨说:“我恨奶奶!”他的妈妈吃了一惊,回答说:“不,你不恨奶奶,你爱奶奶!在这个家庭里,我们没有憎恨。而且,奶奶送你礼物,带你出去玩,你怎么能说出这么可怕的话呢?”

但是威利坚持说:“不,我恨她,我不想再看到她。”这下,妈妈真的不高兴了,她决定换一种更激烈的教育方式,她打了威利。

威利不想再接受惩罚,于是改变了论调,他说:“妈妈,我真的很爱奶奶。”妈妈是如何回应的呢?她拥抱了威利,并亲吻了他,赞扬他是个好孩子。

这种前后变化让小威利学到了什么?说真话、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是危险的。说真话时,你受到惩罚;说谎时,你得到爱。真话伤人,要远离真话。妈妈喜欢说谎的小孩子,妈妈只喜欢听让人高兴的真话,告诉她希望听到的话,不管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威利的妈妈希望教导威利说真话,那么她该怎么回答威利的抱怨呢?

她可以承认他的不高兴:“哦,你不再爱奶奶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奶奶做了什么让你这么生气?”他可能会回答:“他给宝宝买了一件礼物,却没给我买。”

如果我们希望教育孩子诚实的品德,那么我们必须作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愉快的真话,也要听让人不高兴的真话。如果要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诚实的品质,就一定不能鼓励他们隐瞒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矛盾的。

谎言中的真相。当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时,孩子会用说谎来自卫。有时他们说谎,是为了用幻想来弥补自己在现实中的不足。谎言能告诉你孩子关于恐惧和希望的真相,它们能够揭示一个人希望的,或者不希望的愿望。对于能明辨是非的耳朵来说,谎言能够揭示说谎者真实的意图。对谎言的理智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对它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而不是否定它的意图或者指责说谎的人。从谎言中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孩子分辨现实和希望之间的区别。

三岁的茉莉告诉奶奶,在圣诞节她收到一头活的大象。她的奶奶没有试图证明自己的孙女是一个撒谎的孩子,而是把茉莉的愿望说了出来,她说:“你希望你能收到一只活的大象作为礼物!你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动物园!你希望能有一片丛林,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三岁的罗伯特告诉父亲他看到一个人,长得跟帝国大厦一样高。他的父亲并没有说:“多么疯狂的念头,没有人能长得那么高。不要说谎。”而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教他的儿子一些新词,他没有否定儿子的感觉,而是承认了他的感觉:“哦,那你一定见到了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一个巨人,一个庞大的人,一个巨无霸!”

四岁的克雷格在玩沙盘,他正在建一条路。突然,他抬起头来高声喊道:“我的路被暴风雨冲毁了,我该怎么办呢?”

“什么暴风雨!”他的妈妈愠怒地问道:“我没看到什么暴风雨,所以,别胡说八道了。”

于是被克雷格的妈妈忽略的、沙盘里的暴风雨在现实生活中爆发了。克雷格大发脾气,而这场暴风雨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的妈妈认可孩子的感觉,进入他的幻想世界,问:“你辛辛苦苦建起来的路被暴风雨冲垮了?哦……”然后,她可以抬头看看天空,接着说:“请暴风雨停止吧,你冲坏了我儿子修建的路。”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我们处理谎言的政策很清楚:一方面,我们不应该扮演检察官的角色,不应该要求孩子坦白,不应该夸大事实把事态弄大。另一方面,说话不要拐弯,要说真话。当我们发现孩子从图书馆借的书已经过期时,我们不应该问:“你把书还到图书馆了吗?你确定?那么它怎么还在你的桌子上?”我们应该直接说:“我看到你的图书馆借书已经过期了。”

当学校通知我们孩子的数学考试不及格时,我们不应该问:“你的数学考试通过了吗?……你确定?……那,谎话这次帮不了你!我们已经和你的老师谈过了,我们知道你考得糟透了。”

我们应该直接告诉我们的孩子:“数学老师告诉我们你没有通过考试。我们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

简而言之,我们不能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我们不能有意制造让孩子撒谎的机会。当孩子说谎时,我们的反应不应该表现得歇斯底里,不应该充满说教,而是要切合实际,就事论事。我们希望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

父母防止孩子撒谎的另一个方法是避免问“为什么”。过去,“为什么”是审讯术语,这个意义已经很久不用了,但是被讹用作为批评的用语。对孩子来说;“为什么”就意味着父母不赞成、失望、不高兴,从而引出过去受责备的回忆。即使一句简简单单的“你为什么这么做?”都可能让孩子想成“为什么你会做那么愚蠢的事呢?”

明智的父母应该避免有伤害性的问题,例如:

“你为什么这么自私?”

“你为什么总是不记得我跟你说的话?”

“你为什么就从来都不能准时呢?”

“你为什么这么没有条理?”

“你为什么不能闭嘴?”

不要问这些没有答案的反问句,我们应该作出带有同情的陈述:

“如果你能和约翰分享,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情很难记得。”

“你迟到时我很担心。”

“你能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来让你的工作有条理一些呢?”

“你有很多想法。”

偷窃:懂得所有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小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家,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当“窃行”被发现时,避免说教和装腔作势是很重要的,可以引导孩子有尊严地走上正直的道路,要平静而威严地告诉他或她:“玩具不是你的,应该还回去。”或者说:“我知道你希望留下这支枪,但是吉米希望拿回去。”

当孩子“偷”糖果,把糖果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时,最好的方法是不动声色地对他说:“你希望把糖果留在你的左口袋里,但是它必须被放回到架子上去。”如果孩子否认拿了糖果,我们应该指出来,并且重复观点:“我希望你把巧克力糖果放回到架子上去。”如果孩子拒绝这么做,我们可以把糖果从他口袋里拿出来,说:“糖果是商店的,它应该留在商店。”

错误的问题和正确的陈述。如果你确定孩子从你的皮夹里偷了钱,最好不要用提问的方式问这件事,而是告诉他:‘‘你从我的皮夹里拿了一块钱,我希望你还给我。”当钱被还回来时,我们应该跟孩子说:“如果你需要钱,可以问我要,我们可以商量的。”如果孩子否认拿了钱,我们不要和孩子争论,也不要恳求他坦白,我们应该说:“你知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必须把钱还回来。”如果钱已经花了,那么谈话的内容应该集中在赔偿的方式上,比如做家务,或者在零花钱当中扣。

不要把孩子叫做小偷或说谎的孩子,或者预言一个不好的结局,这非常重要。问孩子这样的话是毫无帮助的:“你为什么这么做?”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动机,在“为什么’’的压力下,只能导致另一个谎话。向孩子指出你希望他或她能跟你商量钱的需要会有用得多:“我很失望你没有告诉我你需要一块钱。”或者这么说:“如果你需要钱,过来告诉我,我们会想办法的。”

如果你的孩子偷吃了罐子里的饼干,而他的或她的脸上还沾着糖粒,这时,不要问这样的问题:“谁拿了罐子里的饼干?”“你有没有碰巧看到有谁拿了?你吃了吗?真的吗?’’这样的问话通常会逼得孩子随口编瞎话,而这只能让我们更加受到伤害。规则是:当我们知道答案时,不要提问题。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会更好,例如可以这么说:“你吃了饼干,我已经告诉过你不要吃。”

最后的那句话里包含着适当的、合理的训诫,它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并且唤起他想弥补过错的责任感。

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

个人榜样和公众习惯。礼貌既是品质特征,也是社交技巧,孩子可以通过对有礼貌的父母同化、模仿来学会礼貌举止。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教育孩子要有礼貌时,父母必须要有礼貌。但是,父母经常很粗鲁地教育孩子要懂礼貌。当孩子忘了说“谢谢”时,父母会当着其他人的面指出来,这种做法至少可以说是很不礼貌的。父母急急忙忙地提醒孩子说再见,甚至他们自己都还没道别。

六岁的罗伯特刚收到一件包装好的礼物,他满心好奇,用力地挤压盒子,想弄清楚里面包的是什么,妈妈在一旁看着,开始变得焦躁、紧张起来。

P60-67

序言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醒过来时就打算着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有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要向我的孩子大叫大嚷、唠叨,要让他丢脸、出丑。”相反,每天早晨,许多父母都下定决心:“今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但是,尽管有好的意图,讨厌的战争还是会再次爆发。

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发生危机时需要作出反应,而反应无一例外都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对孩子的个性和自尊造成好或不好的影响。

我们相信,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作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父母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我对于手术真的没有受过多少训练,但是我爱我的病人,我会利用常识来做手术。”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可能会惊惶失措,赶紧逃命去了。但是对于那些相信爱和常识就足够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可就不轻松了。父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也需要学习特别的技能,这样,在处理孩子的日常要求时才有能力胜任。就像受过训练的外科医生在下刀时需要小心谨慎一样,父母在使用语言时也要有技巧,因为语言就像刀,它们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

如果我们想改善和孩子的沟通,该从何处开始呢?可以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反应。这些语言,我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听到父母在跟客人和陌生人交谈时就是使用那样的语言。那种语言照顾你的感受,而不是对你的行为进行批评。

我们对一个忘了带走雨伞的客人会说什么?你会不会追上去说:“你怎么回事?每次来我家都要拉下什么东西,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你为什么就不能像你妹妹一样?她来我家时,总是很守规矩,你都四十四岁了!就不能长点记性吗?我不是跟在你后面捡东西的奴仆!我敢打赌,如果你的头不是长在肩膀上,你会把头都弄丢的!”我们不会对客人这样说话,我们会说:“这是你的伞,艾丽丝。”也不会再加上一句:“你总是不注意。”

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安全、快乐,没有哪个父母故意让孩子变得害怕、羞怯、不体谅他人、令人讨厌。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品性,缺乏安全感,缺乏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父母希望孩子有礼貌,他们却很粗鲁;父母希望孩子整洁,他们却邋里邋遢;父母希望孩子自信,他们却对自己毫无把握;父母希望孩子快乐,但是他们都经常不开心。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目标,父母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父母把期望的目标转变为每天的实践。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明确跟孩子有关的目标,并提出一些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的建议。当父母遇到需要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那些陈词滥调,像“给孩子更多的爱”,“给她更多关注”或者“给他更多时间”是毫无帮助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了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后记

本书中提供的方法,只有当运用恰当的时候,才能使养育的任务变得轻松。孩子对要求的回应千差万别,有些孩子很顺从,他们很容易接受常规和关系的改变。而有些孩子要固执得多,只有在刺激之下才会被迫地接受改变。还有些孩子积极地抵制生活中一切“新的安排”。聪明地运用这本书里提倡的方法就不会忽略孩子脾气和人格中的基本要点。

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这种方法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考验中,可以加深感觉的灵敏度,对孩子的要求作出更好的回应。

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迷宫似的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上迷了路。“我们迷路了。”他们在收费处对警官说。

“你们知道你们现在在哪儿吗?”他问。

“知道,”他们回答道,“收费处上写了。”

“你们知道你们要去哪儿吗?”警官继续问。

“知道。”年轻的夫妇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那么你们就没有迷路。”警官得出结论说,“你们只是需要明确的方向。”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明确的方向也可以帮助父母达到他们的目标。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运气和技巧。有人可能会问:“有了运气,为什么还需要技巧?”这是为了不要糟蹋了运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