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汉字及其发展
1.1 文化及文字
1.2 汉字的起源
1.3 汉字的规范和发展
1.4 汉字的传播
1.5 屈辱世纪汉字的艰难历程
1.6 汉字重振辉煌
第2章 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化
2.1 信息化的历史潮流
2.2 语言文字的信息化
2.3 汉字面临的信息化考验
2.4 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5 汉字字库存在的弊端
第3章 智能造字理论基础
3.1 传统造字理论
3.2 认知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
3.3 点集拓扑学简介
3.4 计算机图形变换简介
3.5 智能专家系统简介
第4章 计算机智能造字理论
4.1 汉字认读和书写的心理过程
4.2 把计算机比作人脑:汉字的计算机智能造字模型
4.3 汉字基元理论
4.4 汉字结构理论
4.5 智能造字降熵理论
4.6 字编码方法
4.7 汉字计算机智能造字理论
4.8 对字库存在问题解决的讨论
第5章 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技术
5.1 汉字基元的拓扑变换
5.2 智能造字中的知识组织技术
5.3 无字库智能造字技术
第6章 人机接口技术——皮氏输入法
6.1 汉字输入法述评
6.2 皮氏输入法的系统设计
6.3 皮氏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
6.4 智能造字中的输出技术
6.5 在有字库系统中的生僻字输入
6.6 对皮氏输入法达成设计目标的分析
第7章 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
7.1 计算机汉字编码辅助系统
7.2 无字库计算机造字系统
7.3 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
参考文献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可靠基石,也是中华文化跨时空传承和传播的桥梁。还是世界仅存的表意文字。在信息时代,汉字计算机信息化只是汉字书写工具和存储介质的变革,目的是更好地和更加高效地利用汉字来交流和传播。现有的汉字计算机处理采用汉字字库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皮佑国编著的《计算机无字库智能造字——汉字也可以这样计算机信息化》在分析字库固有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汉字造字法为基础的智能造字方案,利用象形指事字及其符号根据汉字的平面图形结构来造字。本书将人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过程抽象成智能造字模型,结合汉字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科学成就,提出了包括基元理论、结构理论、造字理论、降熵理论和编码方法在内的智能造字理论,并用拓扑数学进行了理论证明。介绍了变换知识获取、知识组织、人机接口的相关技术,并搭建了相关编码、造字和专家系统平台。对能够收集到的七万多个汉字分别进行了反复的基元实验、结构实验、编码实验、计算机造字实验和智能造字实验。实验结果支持了提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本书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
《计算机无字库智能造字——汉字也可以这样计算机信息化》信息量大和学科跨度大。写作中尽可能通俗易懂,各安其类,即相关学科的读者可只阅读相关内容而不影响其总体概念。
皮佑国编著的《计算机无字库智能造字——汉字也可以这样计算机信息化》分为7章,第1章,汉字及其发展,根据一些文件整理介绍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强调汉字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第2章,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化,介绍在信息时代文字信息化的重要性、汉字信息化的艰难历程以及现有字库方式存在的科学问题。第3章,智能造字理论基础,介绍传统造字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拓扑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以及智能系统基础。第4章,计算机智能造字理论,包括计算机智能造字模型、汉字基元理论、汉字结构理论、汉字降熵理论和汉字编码方法等。第5章,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技术,介绍汉字基元拓扑变换技术、知识组织技术、无字库智能造字技术。第6章,人机接口技术,包括汉字输入法评述、皮氏输人法的系统设计及安装与使用等。第7章,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介绍汉字编码辅助系统、计算机造字系统和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介绍实验平台的搭建和实验过程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