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著陈筱卿译的《昆虫记(精)》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昆虫记(精)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法)法布尔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法布尔著陈筱卿译的《昆虫记(精)》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内容推荐 法布尔著陈筱卿译的《昆虫记(精)》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因此,《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等桂冠。 目录 译序 荒石园 毛刺砂泥蜂 隧蜂 隧蜂门卫 舒氏西绪福斯蜣螂与蜣螂父亲的本能 西班牙蜣螂 米诺多蒂菲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昆虫的装死行为 昆虫的“自杀”行为 蝉出地洞 螳螂捕食 绿蚱蜢 大孔雀蝶 小阔条纹蝶 象态橡栗象 蟹蛛 纳博讷狼蛛 圆网蛛 天牛 萤火虫 燕子与麻雀 试读章节 在这儿大量存在着而又无须我去亲手侍弄的,是那些最初随着风吹的土粒而来,而后又长年积存繁衍下来的植物。最主要的是犬齿草,那是一种十分讨厌的禾本植物,三年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都没能让它们灭绝,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数量上占第二位的是矢车菊,全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浑身长满了刺。其中又可分为两至生矢车菊、蒺藜矢车菊、丘陵矢车菊、苦涩矢车菊,而尤以两至生矢车菊数量最多。各种各样的矢车菊相互交织,彼此纠缠,乱糟糟地簇拥在一起。其中可见一种菊科植物形同枝形大烛台似的支棱着,凶相毕露,被称为西班牙刺棒。其枝权末梢长着很大的橘红色花朵,如同火焰一般,而其刺茎硬如铁钉。长得比西班牙刺棒要高的是伊利里亚大翅蓟,它的茎孤零零地“独立寒秋”,笔直硬挺,高达一两米,枝头长着一个硕大的紫红色绒球,它身上所佩带的利器与西班牙刺梅相比毫不逊色。也别忘了,还有刺茎菊科植物。首先必须提到的是恶蓟,浑身带刺,致使采集者无从下手;第二种是披针蓟,阔叶,叶片顶部长着梭镖状的硬尖;最后是越长颜色越黑的染黑蓟,这种植物缩成一团,状如插满针刺的玫瑰花结。这些蓟类植物之间的空地上,爬着荆棘的新枝、r,结着淡蓝色的果实,枝条长长的,像带刺的绳子。如果想要在这杂乱的荆棘丛中观察膜翅目昆虫采蜜,就得穿上半高筒长靴,否则腿肚子就会被划得满是血丝,又痒又疼。当土壤还存有春雨所能给予的水分,墒情尚可时,角锥般的刺格和大翅蓟细长的新枝丫便会从这块由两至生矢车菊的黄色头状花序铺就的“地毯”上生长出来。这时候,在这样荒凉贫瘠的艰苦环境里,这种极具顽强生命力的荆棘必定会展现出它们的某种娇媚之姿。四下里矗立着一座座狼牙棒般的金字塔,伊利里亚大翅蓟投出它那笔直的标枪来。但是,等到干旱的夏日来临时,这儿呈现的是一片枯枝败叶的景象,划根火柴,就会点着整块土地。这就是美丽迷人的伊甸园,我意欲从此永远与我的昆虫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一开始拥有这片园子时,它就是这样一座荒石园。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我最终获得了这块宝地。 我称它为美丽迷人的伊甸园,还是恰如其分的。这块没人看得上的荒地,可能没一个人会往上面撒一把萝卜籽儿,但是对于膜翅目昆虫来说,它可是个天堂。荒地上那茁壮成长的刺蓟类植物和矢车菊,把周围的膜翅目昆虫全都吸引过来。我以前在野外捕捉昆虫时,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个地方像荒石园这样聚集着如此多的昆虫,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膜翅目昆虫全都聚集到这里了。它们当中,有专以捕食活物为生的“捕猎者”,有用湿土造房的“筑窝者”,有梳理绒絮的“整理工”,有在花叶和花蕾中修剪材料备用的“备料工”,有以碎纸片建造纸板屋的“建筑师”,有搅拌泥土的“泥瓦工”,有为木头钻眼的“木工”,有在地下挖掘坑道的“矿工”,有加工羊肠薄膜的“技工”……还有不少做其他什么活儿的,我也记不清了。 这是个干什么的呀?原来是一只黄斑蜂。它在两至生矢车菊那蛛网状的茎上刮来刮去,刮出一个小绒球来,然后得意扬扬地把这个小绒球衔在大颚间,带到地下,制造一个棉絮袋子来装它的蜜和卵。那些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的家伙是干什么的呀?那是一些切叶蜂,它们腹部下方有一个花粉刷,刷子颜色各异,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有的则是火红火红的。它们还要飞离蓟类植物丛,跑到附近的灌木丛中,从灌木的叶子上剪下一些椭圆形的小叶片,把它们组装成容器,来装它们的收获物——花粉。你再看,那些一身黑绒衣服的都是干什么的呀?它们是石泥蜂,专门加工水泥和卵石。在荒石园中的石头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它们建造起来的房屋。 P8-9 序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法国,一位昆虫学家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书出版了。全书共十卷,长达二三百万字。该书随即成为一本畅销书,其书名按照法文直译为《昆虫学回忆录》,但简单、通俗地称为《昆虫记》。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法国著名剧作家埃德蒙·罗斯丹称赞该书作者时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像诗人一样去感受和表达。”罗曼·罗兰称赞道:“他观察之热情耐心,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的书堪称艺术杰作。我几年前就读过他的书,非常喜欢。”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夸奖说,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中国的周作人也说:“见到这位‘科学诗人’的著作,不禁引起旧事,羡慕有这样好的书看的别国少年,也希望中国有人来做这翻译编纂的事业。”鲁迅先生早在“五四”以前就提到过《昆虫记》这本书,想必他看的是日文版。当时法国和国际学术界称赞该书作者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总之,这是一本根据对昆虫的生活习性详尽、真实的观察而写成的不可多得的书。书中所记述的昆虫的习性、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真实可信,而且作者描述时文笔精练清晰。因而,该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作者也被赞誉为“昆虫的维吉尔”。 该书作者就是让-亨利·法布尔(1823—1915)。他出身寒门,一生勤奋刻苦,锐意进取,自学成才,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先后获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但这种奋发上进并未得到法国教育界、科学界权威们的认可,以至于法布尔虽一直梦想着能执大学的教鞭,但终未能遂愿,只好屈就中学的教职,以微薄的薪金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法布尔并未气馁,除兢兢业业地教好书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对昆虫进行细心的观察和研究。他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对昆虫的那份好奇、那份喜爱,非常人所能理解。他笔下那些小虫子,一个个栩栩如生,充满灵性,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十分可爱,就连一般人讨厌的食粪虫都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该书堪称鸿篇巨制,既可视为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又可称之为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因而法布尔既被人称为大博物学家,又被称为大文学家。为此,在他晚年,也就是1910年,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该书于1879年到1907年间陆续出版,最后一版于1919年到1925年间出版。后来,便一再以选本的形式出版发行,取名为《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活》《昆虫的漫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我这个译本译自前两种选本。选本虽无全集十卷本那么广泛全面,但萃取了其中的精华。我劝大家不妨拨冗一读这本老少咸宜的书,你一定会从中感觉出美妙、朴实和趣味。它既可以让你增加许多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又可以让你从中了解到作者那种散文诗般语言的美妙。与此同时,你也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那股韧劲儿,那种孜孜不倦,那种求实精神,那种不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就绝不罢休的博物学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陈筱卿2009年12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读起来很有趣,也很有意思。 ——中国著名作家 鲁迅 看《昆虫记》比看哪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中国散文家、翻译家 周作人 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像诗人一样去感受和表达。 ——法国剧作家 罗斯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