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从文体的角度,阐明英语散文,揭示散文的本质含义;英美历史文化情境;英语的发展与演变;英美文学思潮;英美文学的历史演变;英美散文的历史演变;英美散文风格的演变;散文翻译的基本理论。
本书可以供学习与研究翻译者们参考。
第一章 关于英语散文
第一节 英语散文的概念
一、prose与essay
二、蒙田——英语essay之源
三、英国散文的开创
四、关于散文的文体
第二节 文学、文章、散文
一、文学与文章
二、散文与文学
三、散文与文章
第三节 英语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散文的文学性质
二、“诗意的沉思”——散文的美学特质
三、用谈话的方式表达作者心灵的独自
四、散文的渗透性
五、散文的文学性及其翻译
第二章 英美历史文化情境
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英国(公元前第三千纪—5世纪初)
第二节 古代英国(5世纪—11世纪)
第三节 中世纪英国(11世纪—15世纪)
第四节 近代英国与美国(1500年—18世纪)
一、近代英国
二、近代美国
第五节 现代英国与美国(18世纪—1960年)
一、现代英国
二、现代美国
第六节 当代英国与美国(1960年—)
一、当代英国
二、当代美国
第三章 英语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古英语(450年—1150年)
第二节 中古英语(1150年—1450年)
第三节 现代英语(1450年至今)
一、早期现代英语
二、后期现代英语
第四章 英美文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英国文学
一、古代英国文学(5世纪初—11世纪)
二、中世纪英国文学(1066年—16世纪)
三、近代英国文学(1500年—18世纪初)
四、现代英国文学(18世纪—1960年)
五、当代英国文学(1960年—)
第二节 美国文学
一、近代美国文学(1500—18世纪)
二、现代美国文学(18世纪后期—1960年)
三、当代美国文学(1960年—)
第五章 英美文学思潮
第一节 英国文学思潮
一、古代英国文学思潮(公元5世纪之前)
二、中世纪英国文学思潮(5世纪—15世纪)
三、近代英国文学思潮(1500年—18世纪)
四、现代英国文学思潮(18世纪—1960年)
五、当代英国文学思潮(1960年—)
第二节 美国文学思潮
一、近代美国文学思潮(1500年—18世纪)
二、现代美国文学思潮(18世纪—1960年)
三、当代美国文学思潮
第六章 英美散文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关于英美散文发展的分期
第二节 英国散文
一、古代英国散文(5世纪初—11世纪)
二、中世纪英国散文(1066年—15世纪)
三、近代英国散文(1500年—18世纪初)
四、现代英国散文(18世纪—1954年)
五当代英国散文(1960年—)
第三节 美国散文
一、近代美国散文(1500年—18世纪)
二、现代美国散文(18世纪—1960年)
三、当代美国散文(1960年—)
第七章 英美散文风格的演变
第一节 英国散文风格的演变
一、古代英国散文风格(5世纪初—11世纪初)
二、中世纪英国散文风格(1066年—15世纪初)
三、近代英国散文风格(1500年—18世纪)
四、现代英国散文风格(18世纪—1960年)
第二节 美国散文风格的演变
一、早期散文中的清教主义精神
二、浪漫主义散文风格
三、现实主义散文风格
四、现代主义时期的风格
五、后现代主义散文风格
第八章 散文翻译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修辞与意境
一、修辞
二、意境
第二节 散文翻译前的文本分析
一、知人论文、具体分析
二、从分析结构入手
三、散文艺术形象的分析
四、散文语言的分析
第三节 散文翻译的历史文化情境
一、文化
二、异国情调
三、关于欧化
第四节 散文翻译的艺术性原则
一、接受者效果
二、接受美学理论与翻译
三、视野融合
四、审美的同等效应
第五节 散文翻译的笔法与风格
一、笔法
二、风格
第六节 散文翻译的语境适应论
一、适应宏观语境
二、适应微观语境
第七节 散文翻译的语篇理论
一、语篇的概念
二、语篇理论的内容
三、语篇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语篇理论的特点
五、语篇理论与翻译
第八节 句法与节奏
一、句法
二、节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