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方寸之间(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藏书票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作者 邵蓓艳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藏书票是一种既有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好东西。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现状、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向大众介绍藏书票这门艺术以及它的发展前景,对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做尝试性的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加强大众对藏书票的认识。

内容推荐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微型艺术”。

本书详细阐述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现状、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既有美丽的图片,又有扼要而不失风趣的文字来讲述要点,使读者不至于沉陷在那些纠缠不清又拗口的文字中头痛不已。

目录

第一章 藏书票的由来与发展简史

 ·认识藏书票

 ·史上最早的藏书票

 ·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藏书票在中国的流传

第二章 色彩斑斓的书票世界——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表现内容

 ·黑白木刻藏书票最为经典

 ·油印套色木刻藏书票色彩绚烂

 ·水印木刻藏书票富有韵味

 ·丝网印藏书票灵活多变

 ·铜版藏书票细腻丰富

 ·国内稀有的石版藏书票

 ·富有中国特色的石刻藏书票和剪纸藏书票

第三章 精美的藏书票会说话——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地域特色

 ·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 藏书票的光芒迷了眼——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审美趣味与价值

 ·藏书票的独特创意

 ·艺术语言与形象的完美结合

 ·藏书票中的意境情趣

 ·藏书票的价值

第五章 通用藏书票赏析

试读章节

藏书票在中国的流传

1.斋藤昌三与《藏书票之话》

斋藤昌三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美术家、藏书票艺术家,对藏书票在日本和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29年8月,他的著作《藏书票之话》由日本文艺市场社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有日本藏书票的“圣经”之美誉。斋藤昌三曾将此书赠送中国作家、美术家叶灵风,并在他们多年的交往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藏书票艺术的发展。中国藏书票艺术创作的元老李桦、郁鹏等人也都藏有此书,并深受其影响。

2.叶灵凤与《灵凤藏书》

叶灵凤(1904—1975)是中国现代作家、画家。在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李允经所著的《中国藏书票史话》以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沈泓所著的《纸上宝石》这两本书中,都提到“叶灵凤是在国内倡导与介绍藏书票的第一人”。1933年12月,叶先生在《现代》4卷2期上发表了他多年来的研究心得《藏书票之话》一文,将藏书票介绍给国人,大力提倡与发扬藏书票。不仅如此,他还自己设计制作了一枚藏书票,这就是《灵凤藏书》。这枚藏书票设计精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画面中心还有一只优美的展翅凤凰,和票主名字“灵凤”相契合,十分巧妙。之后,叶灵凤还先后写过《现代日本藏书票》《藏书票与藏书印》《完璧的藏书票》等文章,为藏书票艺术在中国的流传竭尽全力。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中国现代版画家艺术家如李桦、赖少其、刘仑等人开始投身于藏书票的创作活动中。

3.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版画运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李桦、赖少其、唐英伟等老一辈的版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藏书票创作。他们早期的作品中有美丽的花朵、飞翔的小鸟等等,不仅体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场景,也表达出他们对书的热爱;还有一部分作品和时代相结合,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激励大众的爱国热情,在号召战斗的同时仍不忘鼓励大众读书、爱书。

由于当时的藏书票仅限于一部分先知的版画家和文人之间流通,并没有形成规模,因而不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藏书票的创作也只是版画家在版画创作间隙闲暇时间的爱好,所以我认为藏书票作为艺术形式在那个阶段更像是版画的附属品,还没有真正获得其自身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是藏书票艺术发展飞跃的时代,在李桦、梁栋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1984年3月,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选举梁栋为理事长,开始对中国藏书票艺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986年3月,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更名为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由梁栋担任会长,李桦为名誉会长,并接纳全国各地藏书票爱好者、藏书票艺术家为会员,藏书票艺术从此真正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开始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第二章 色彩斑斓的书票世界——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表现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10年的近30年来是中国社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藏书票艺术繁荣进步的黄金时期。随着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单一的黑白木刻藏书票到80年代开始出现的油印套色木刻、水印木刻、丝网、石版、铜版、综合版藏书票,甚至还有艺术家结合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非版画语言与表现手法来创作藏书票,例如剪纸、石刻等等。20世纪以来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利用电脑技术来创作藏书票。由于电脑书票复制性太强,虽然制作精美却失去了其他书票特有的绘画性与手工感,因而并不被普遍认可。  ·黑白木刻藏书票最为经典

在艺术创作中,黑与白是永远的经典。康定斯基就在他著名的论著《论艺术的精神》中这样写到:“一旦色彩被排除,这种结构就被限制在黑、白两色当中,颜色本身具有了对比的可能性,如果与构思相结合,它可以产生伟大的绘画性旋律。这意味着绘画也达到了构成、即服务于神灵的纯艺术的境界。”上海藏书票收藏家、评论家黄显功先生曾在2009年6月总第17期的《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通讯》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单色藏书票的纯净之美》的文章,文中这样评价优秀的单色藏书票:“那些单色藏书票艺术家的追求与造诣恰恰在这简单的色彩中显示了不平凡的魅力。”

艺术家要在方寸之间用最纯净的黑白两色来制作精美的藏书票,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对黑白形式规律的熟练运用能力,还需要有很好的创意,一张优秀的黑白藏书票往往都是艺术家的心血凝结而成。当代的赵延年、许英武、董其中、周东申、张嵩祖、徐龙宝等都是优秀的黑白藏书票艺术家。

P9-17

序言

“什么是藏书票?”“藏书票是做什么用的?”

每当我向别人提起或者展示我的藏书票作品时总会有人向我提这个两个问题。“藏书票”这个概念对于许多人而言就像天外来客一样陌生,虽然不了解,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被眼前的“漂亮小玩意”所吸引,很多人因此而爱上它,开始收藏它。

事实上,藏书票是一种既有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好东西。读书、爱书之人将它珍藏于书中,为自己的藏书增添光彩;收藏家收藏制作精美、有价值、有故事的藏书票为自己增加财富;艺术家创作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藏书票作品来抒发情感……

但是,藏书票却不为大众所认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中国作为注重文化的礼仪之邦,向来将“读书、爱书、藏书”视为高尚的行为,只因藏书票是“舶来品”,国人对其的认识程度就少得多。如果藏书票的流通只局限于版画创作者、藏书票收藏家以及藏书票制作者之间,那么藏书票将永远得不到普及。所以,通过书籍来对藏书票的知识进行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让藏书票艺术能够发扬光大,首先要让大众都能认识藏书票、欣赏藏书票、喜欢藏书票。

关于这本书的由来源于我申报的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课题。我很喜欢藏书票,一直坚持创作和推广藏书票,希望能出一本简单易懂的书适合像我这样的懒人看,书中既有美丽的图片,又有扼要而不失风趣的文字来讲述要点,使读者不至于沉陷在那些纠缠不清又拗口的文字中头痛不已,最终放弃整本好书。本书会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的现状、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向大众介绍藏书票这门艺术以及它的发展前景,对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做尝试性的总结,希望能取得“抛砖引玉”的作用,加强大众对藏书票的认识。同时对现今社会中由于网络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读书、藏书”的兴趣这种现象表示担忧,希望能够通过介绍藏书票可以让人们更多地认识“书”的文化,激发对“书”的热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