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一方面,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强化行政权的司法监督更加充满期待。基于此,刘润发同学撰写的《行政公诉权研究》,从行政公诉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运用注释法学和法社会学方法阐释了行政公诉的基本理论;采用价值分析与经济分析方法论证了行政公诉制度的程序设计,力求做到既紧密结合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科学论证行政公诉的运作机理及其相关制度。
《行政公诉权研究》以诉权和法权为研究视角,以传统诉权和公诉权理论的现代化为逻辑起点,综合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从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以行政公诉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审判权、检察权的配置为切入点,在充分论证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诉权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理性借鉴域外行政公诉权制度的某些成例及规定,力求建构符合我国诉讼规律和司法规律的行政公诉权运行流程和程序保障。
刘润发撰写的《行政公诉权研究》旨在为我国建构行政公诉权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框架
第二章 行政公诉权的界定
第一节 行政公诉权的起点:从诉、诉权及公诉权说起
一、诉、诉权及公诉权的缘起
二、行政公诉权的嬗变
第二节 行政公诉权的内涵
一、行政公诉的含义
二、行政公诉权的定义
三、行政公诉权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行政公诉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行政公诉权与检察权
二、行政公诉权与行政诉权
三、行政公诉权与公益诉权
四、行政公诉权与刑事公诉权
五、行政公诉权与民事公诉权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建构行政公诉权的依据
第一节 对我国建构行政公诉权现有观点的评价
一、对我国建构行政公诉权支持观点的梳理
二、对我国建构行政公诉权反对观点的回应
第二节 行政公诉权与权力制衡基本原理的同质性
一、行政公诉权与西方国家权力制衡
二、行政公诉权与我国宪政架构的契合
三、行政公诉权在我国宪政架构中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行政公诉权与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的兼容性
一、行政公诉权司法救济公共利益的先决问题:
利益与公共利益
二、行政公诉权司法救济公共利益的域外考察
三、我国现行制度维护公共利益的现状:缺失行政公诉权
四、行政公诉权司法救济公共利益的理论基础
小结
第四章 行政公诉权的构造
第一节 行政公诉权主体
一、行政公诉权主体的定义及特征
二、行政公诉权主体设置的域外考察
三、行政公诉权主体模式选择
四、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诉权的正当性
第二节 行政公诉权客体
一、行政公诉权客体的定义及特征
二、我国理论界对行政公诉权客体范围的认识
三、行政公诉权客体范围有限性的意义解构
四、确定行政公诉权客体范围的因素
五、行政公诉权客体范围的合理界定
第三节 行政公诉权内容
一、行政公诉权内容的定义及特征
二、行政公诉权内容的配置原则
三、行政公诉权内容的合理配置
小结
第五章 行政公诉权的实现
第一节 行政公诉权设定
一、行政公诉权设定的模式选择
二、行政公诉权运行原则及条件的设定
三、行政公诉权运行程序的设定
四、行政公诉权运行相关制度的设定
第二节 行政公诉权规制:防止行政公诉权的滥用
一、行政公诉权滥用的定义及其类型化
二、规制行政公诉权滥用的总体思路
三、对行政起诉权滥用的规制
四、对行政不起诉权滥用的规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