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常识全知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宛华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宛华主编的《历史常识全知道》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各个时期最基础、最有意义和最为人们关注的历史常识,涵盖内容广泛,从远古神话到各个历史阶段的风云人物、重大事件、文化与科技等,不一而足。是一本浓缩历史知识精粹的工具书,具有超强的参考性与指导性。

内容推荐

  读史可以明智,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无不注重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从历史的兴衰演进中体会生存智慧,从历史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真谛。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轻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国历史常识,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编者对纷繁复杂的中凼历史资料做了精心的梳理,选取其中最重要、最实用、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远古文明、钟鼎之声、争霸图强、九州一统、离析与交融、流金岁月、积贫积弱、马上治天下、重塑辉煌、最后的帝国十大部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各个领域。为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历史常识全知道》化繁为简,在一个严谨科学的框架体系内,将所有历史常识以词条的形式——呈现。另外,本书还配有数酉幅与正文内容紧密契合的精美图片,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历史常识全知道》主编宛华。

目录

第一章 远古文明

旧石器时代(约25万年前~800万年前)

 1.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猿人

直立人与智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头盖骨

丁村人

 2.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

马坝人

河套人

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4000年前)

 1.母系氏族公社

早期原始农业

河姆渡文化

半坡村遗址

仰韶文化

 2.父系氏族公社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裴李岗文化

磁山文化

红山文化

马家窑文化

岩画

陶器文化

原始农业

原始手工业

阶级出现

部落

部落联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上古时代(约1万年前~4000年前)

尧舜古城

三皇五帝

炎帝

黄帝

大禹治水

禅让制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第二章 钟鼎之声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1.政治

夏朝的建立

夏朝分期

设官分职

军队和刑法

分土贡赋

少康中兴

鸣条之战

 2.社会经济

农业

手工业

畜牧业

纺织

 3.文化

文字

夏历

《夏小正》

音乐舞蹈

二里头文化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1.政治

盘庚迁殷

殷墟

王位继承制

内服外服制

殉葬

武丁中兴

车战兴起

武王伐纣

 2.社会经济

农业

畜牧业

农具

末耜

手工业

青铜器

 3.文化

编钟

天文历法

八卦

金文

甲骨文

日食记录

制陶

精美玉刻

原始青瓷

三星堆雕像

金银器

青铜兵器

四羊方尊

后母戊鼎

 4.民族

商朝的方国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

周文王

周武王

牧野之战

姜尚

镐京

洛邑

周公

周公东征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

宗法制

礼制与刑罚

宣王中兴

穆王西巡

烽火戏诸侯

幽王被杀

平王东迁

 2.社会经济

百工

井田制

耦耕

货币交换

 3.文化

文字

原始瓷器

《周易》

青铜器

六艺教育

毛公鼎

散氏盘

大盂鼎

周历

 4.民族

东夷

西戎

第三章 争霸图强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政治

春秋五霸

齐桓公

管仲

尊王攘夷

晋文公

城濮之战

宋襄公

秦国崛起

秦穆公

楚庄王

吴越争霸

卧薪尝胆

齐鲁长勺之战

伍子胥奔吴

邶之战

鄢陵之战

子产

阖闾

勾践

 2.社会经济

牛耕

铁器时代

土地私有制

初税亩

商业与商人

金属货币

钱布

 3.文化

《道德经》

老子

孔子

《论语》

《诗经》

《尚书》

《春秋》

《孙子兵法》

《管子》

左丘明

《左传》

《国语》

《仪礼》

《山海经》

《公羊传》

 4.科技

彗星记录

陨石记录

孙武

鲁班

扁鹊

四分历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

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

秦孝公

合纵连横

孙膑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苏秦

张仪

范雎

乐毅

田单

廉颇

蔺相如

赵括

白起

吕不韦

百家争鸣

 2.社会经济

李冰

都江堰

郑国渠

冶铁和青铜铸造

金属钱币

早期度量衡

 3.文化

墨子

《墨子》

庄子

《庄子》

孟子

韩非

《韩非子》

《公孙龙子》

《孙膑兵法》

《吕氏春秋》

《战国策》

屈原

《楚辞》

苟子

 4.科技

《甘石星经》

《黄帝内经》

第四章 九州一统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1.政治

秦灭六国

秦始皇

书同文

车同轨

中央集权

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封禅

秦律

郡县制

丞相

阿房宫

秦末农民起义

巨鹿之战

秦二世胡亥

李斯

蒙恬

赵高

 2.社会经济

统一币制

统一度量衡

市籍

田租

灵渠

 3.文化

碑文石刻

秦兵马俑

秦始皇陵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1.政治

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

楚汉战争

文景之治

七国之乱

告缗

盐铁之议

汉律

汉攻匈奴

汉武帝刘彻

汉宣帝刘询

项羽

虞姬

韩信

萧何

张良

吕后

贾谊

昭君出塞

匈奴称臣

张骞

西域诸国

苏武

卫青

桑弘羊

霍去病

霍光

西域都护

长安城建成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昭帝刘弗陵

汉更始帝刘玄

李广

王莽改制

昆阳之战

绿林赤眉起义

 2.社会经济

五铢钱

口赋

平准

耧车

耦犁

丝绸之路

 3.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造纸术的发明

《山海经》书成

马王堆汉墓

汉乐府

司马迁

《史记》

《九章算术》

《盐铁论》

汉简

《周髀算经》

汉赋

刘向

董仲舒

东方朔

扬雄

李延年

汜胜之

东汉(25年~220年)

 1.政治

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中兴

汉明帝刘庄

邓禹

马援

窦宪

蔡文姬

和熹邓皇后

董卓

袁绍

袁术

刘表

豪强地主

宦官

党锢之祸

黄巾起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社会经济

度田令

提花织机

 3.文化与科技

白虎观会议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王充与《论衡》

张衡与地动仪

蔡伦与造纸术

《汉书》

华佗

五禽戏

《说文解字》

班固

 4外交

班超

汉代匈奴

西域

第五章 离析与交融

三国(220年~280年)

魏(220年~265年)

 1.政治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九品中正制

士族制度

庶族

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

 2.社会经济

曹魏屯田

 3.文化与科技

建安文学

曹植

嵇康

阮籍

马钧与机械

刘徽与数学

蜀(221年~263年)

夷陵之战

蜀汉昭烈帝刘备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三顾茅庐

七擒孟获

吴(222年~280年)

 1.政治

孙策

孙坚

吴大帝孙权

张昭

周瑜

吕蒙

陆逊

 2.文化

陆绩

玄学产生

 3.对外关系

朱应、康泰出使扶南

西晋(265年~316年)

 1.政治

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

羊祜

王濬

贾后

 2.社会经济

占田课田制

品官占田荫客制

赋税制

 3.文化

魏晋玄学

郭象

竹林七贤

陈寿

左思

《甲乙经》

《三国志》

《脉经》

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

 1.政治

晋元帝司马睿

淝水之战

门阀政治

谢安

桓温

陶侃

王敦

祖逖北伐

前凉(314~376)

汉(304~318)

成汉(304~347)

前赵(318~329)

后赵(319~351)

石勒

前秦(351~394)

后秦(383~417)

后燕(384~407)

西秦(384~431)

南凉(397~414)

北凉(401~439)

南燕(398~4l0)

后凉(386~403)

西凉(400~421)

夏(407~431)

刘渊

苻坚

赫连勃勃

 2.文化

葛洪

莫高窟

书圣王羲之

顾恺之

高僧慧远

陶渊明

法显取经

南北朝(420年~589年)

 1.政治

南朝(420~589)

宋(420~479)

宋武帝刘裕

元嘉之治

齐(479~502)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粱武帝萧衍

侯景之乱

陈(557~589)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439~581)

北魏(386~534)

六镇起义

葛荣起义

封山占水

孝文帝改革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太武帝拓跋焘

魏孝文帝元宏

崔浩

冯太后

东魏(534~550)

高欢

西魏(535~556)

宇文泰

北齐(550~577)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周孝闵帝宇文觉

宇文护

周武帝宇文邕

府兵制

 2.社会经济

均田制

九品混通

百工

 3.文化与科技

范晔与《后汉书》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玉台新咏》

谢灵运

祖冲之

范缜

陶弘景

萧统

菩提达摩

刘勰与《文心雕龙》

钟蝾与《诗品》

南北朝民歌

《洛阳伽蓝记》

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五岳

郦道元与《水经注》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北史》

寇谦之

第六章 流金岁月

隋朝(581年~618年)

 1.政治

隋文帝杨坚

杨坚废周

隋炀帝杨广

高颍

杨索

三省六部制

开皇律

隋末农民起义

李密

翟让

创立科举制

 2.社会经济

租庸调制

大索貌阅与输籍法

开凿大运河

营建东都

置仓积谷

李春造安济桥

 3.外交

远征高丽

日本遣隋使

 4.文化

佛教

儒教

道教

唐朝(618年~907年)

 1.政治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唐律

魏征

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李靖

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

狄仁杰

韦后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节度使

安禄山

史思明

杨贵妃

李林甫

郭子仪

藩镇割据

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唐末农民起义

大齐政权

黄巢

唐都长安

 2.周边少数民族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棘鞨

渤海都督府

黑水都督府

南诏

皮罗阁

突厥

回纥

骨力裴罗

吐蕃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唐蕃会盟

 3.经济

租庸调制

均田制

曲辕犁

庄田

貌阅

度牒

两税法

 4.对外交往

市舶司

遣唐使

玄奘

鉴真

大食

波斯

高丽

天竺

真腊

《大唐西域记》

 5.文学

唐诗

王勃

杨炯

贺知章

孟浩然

王昌龄

高适

王维

李白

杜甫

岑参

韩愈

刘禹锡

白居易

柳宗元

李贺

杜牧

温庭筠

李商隐

 6.文化与科技

阎立本

吴道子

周昉

欧阳询

虞世南

张旭

褚遂良

颜真卿

怀素

柳公权

刘知几

僧一行

大衍历

孙思邈

《千金方》

雕版印刷

唐三彩

筒车

敦煌莫高窟

《贞观政要》

《通典》

《唐会要》

《全唐文》

《全唐诗》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1.政治

后粱

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

后唐太祖李克用

后晋

后晋高祖石敬瑭

燕云十六州

冯道

后汉

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

后周太祖郭威

后周世宗柴荣

前蜀

前蜀高祖王建

南唐

南唐元宗李璟

韩熙载

后蜀

吴越王钱镠

南汉

南平

 2.文化、科技

雕版印经

花间词派

董源

巨然

荆浩

顾闳中

李煜

第七章 积贫积弱

北宋(960年~1127年)

 1.政治

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中央集权制度

北宋平定南方

赵普

王小渡、李顺起义

北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

岁币

澶渊之盟

宋夏三川口之战

寇准

庆历新政

范仲淹

包拯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宋徽宗赵估

宋江起义

东京保卫战

靖康之变

李纲

科举制度

 2.社会经济

市舶司

榷场

花石纲

两税

交子

 3.文化

唐宋八大家

宋词

柳永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理学

周敦颐

程颐

程颢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米芾

蔡襄

黄庭坚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东京梦华录》

《太平御览》

 4.科技

沈括与《梦溪笔谈》

四大发明

火药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中国创造火箭

宋瓷

南宋(1127年~1279年)

 1.政治

宋高宗赵构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与金的战争

宗泽

韩世忠

黄天荡之战

岳飞

郾城之战

秦桧

绍兴和议

隆兴和议

襄樊之战

崖山之战

文天祥

 2.经济

榷场

会子

 3.文化与科技

李清照

陆游

辛弃疾

朱熹

官窑

定窑

汝窑

景德镇陶瓷

哥窑

火药武器

第八章 马上治天下

辽朝(916年~1125年)

 1.政治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朝政治制度

契丹

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

辽太宗耶律德光

 2.经济与文化

二税户

契丹字

独乐寺

《辽史》

《契丹国志》

西夏(1038年~1227年)

 1.政治

党项

西夏的政治制度

西夏景宗李元吴

平夏城之战

 2.经济与文化

西夏货币

西夏文

《西夏文大藏经》

《文海》

《天盛年改定新律》

《蕃汉合时掌中珠》

金朝(1115年~1234年)

 1.政治

女真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猛安谋克

金的政治制度

金九公封建

完颜宗弼

金蒙议和

金海陵王完颜亮

完颜宗翰

 2.经济与文化

刘完素

卢沟桥

货币

女真文字

元好问

元朝(1206年~1368年)

 1.政治

元太祖成吉思汗

蒙古族

领户分封制

行省制

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四等级制

元太宗窝阔台

元宪宗蒙哥

元世祖忽必烈

耶律楚材

红巾军大起义

小明王

张士诚

陈友谅

元军东征日本

元顺帝妥懂帖睦尔

 2.社会经济

海运

元朝税粮

元代大运河

元大都建成

 3.文化

蒙古文字

全真道

丘处机

元曲

关汉卿

王实甫

马致远

白朴

《马可波罗游记》

《世界征服者史》

赵孟頫

黄公望

王冕

杨维桢

倪瓒

 4.科技

张从正

李杲

李治

郭守敬

阿尼哥

任仁发

朱思本

朱震亨

黄道婆

《农桑辑要》

《农书》

 5.外交

卢布鲁克

也里可温

木速蛮

列班扫马

普兰诺卡尔平尼

伊本拔图塔

孟特戈维诺

《真腊风土记》

《岛夷志略》

第九章 重塑辉煌

明朝(1368年~1644年)

 1.政治

明太祖朱元璋

鄱阳湖决战

胡惟庸案

蓝玉案

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

永乐迁都

营建北京

分封藩国

中央集权制度

朱升

宋濂

刘伯温

徐达

文字狱

大明律

大学士

三使司

锦衣卫

厂卫

奴儿干都司

五军都督府

仁宣之治

土木堡之变

北京保卫战

于谦

瓦刺

鞑靼

明世宗朱厚熄

海瑞

严嵩

倭寇

戚继光

明神宗朱翊钧

张居正

税监

葛贤

邓子龙

万历三大征

明末三案

东林党

魏忠贤

崇祯帝朱由检

资本主义萌芽

袁崇焕

萨尔浒之战

后金

史可法

郑成功

明末农民起义

张献忠

李白成

 2.社会经济

勋贵庄田

皇庄

王府庄田

烧造

明长城

花机

潞绸

湖丝

松江布

芜湖浆染

改机

遵化冶铁

佛山冶铁

鱼鳞图册

景泰蓝

明代织造

龙江船厂

黄册制度

金花银

一条鞭法

匠班银

三饷

三办

税饷

钞关

马市

皇店

官店

茶马

西商

会馆

徽商

布号

海禁

贡舶

开中

粮长制

明朝制钱

 3.文化

皇史宬

天一阁

汲古阁

四书五经

八股文

沈周

唐寅

王廷相

文微明

王阳明

方以智

张岱

归有光

陈洪绶

董其昌

徐渭

汤显祖

冯梦龙

《明实录》

《皇明祖训》

《大明会典》

《寰宇通志》

《大明一统志》

《永乐大典》

《怀陵流寇始终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史》

《明书》

《金瓶梅》

《拍案惊奇》

《明经世文编》

《三才图会》

吴承恩与《西游记》

施耐庵与《水浒传》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4.科技

陈碹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李之藻

徐霞客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郑和航海图》

《瀛涯胜览》

《星槎胜览》

《东西洋考》

利玛窦

 5.少数民族

宗喀巴

达延汗

 6.外交

郑和七下西洋

荷兰侵占台湾

耶稣会士

抗倭战争

援朝战争

第十章 最后的帝国

清朝(1644~1911年)

 1.清前期政治(1644~1840)

清太祖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孝庄文皇后

清太宗皇太极

人口之战

顺治帝福临

松山之战

天地会

多尔衮

南明政权

孝康章皇后

山海关之战

闭关政策

康熙帝玄烨

明珠

四大臣辅政

鳌拜

索额图

统一台湾

李光地

吴三桂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朱三太子案

张廷玉

鄂尔泰

雍正帝胤稹

田文镜

军机处

年羹尧

岳钟琪

乾隆帝弘历

和珅

刘墉

福康安

杨遇春

十全武功

嘉庆帝颙琰

道光帝曼宁

苗民起义

白莲教起义

 2.清后期政治(1840~1911)

第一次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林则徐

关天培

葛云飞

陈化成

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上海租地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领事裁判权

协定关税

最惠国待遇

租界

辛酉政变

咸丰帝奕伫

肃顺

同治中兴

慈禧太后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太平军

天京事变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安庆保卫战

湘军

淮军

洋枪队

天京保卫战

小刀会起义

回民起义

捻军起义

杨秀清

冯云山

萧朝贵

韦昌辉

石达开

洪仁玕

李秀成

陈玉成

曾国藩

僧格林沁

洋务运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北洋海军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奕诉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容闳

盛宣怀

边疆危机

伊犁条约

藏印条约

中法战争

冯子材

刘永福

马尾海战

中法新约

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战役

威海卫之役

丁汝昌

邓世昌

刘步蟾

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政策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万木草堂

强学会

时务学堂t

国闻报

时务报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

光绪帝载湉

帝党后党

谭嗣同

杨深秀

康广仁

林旭

杨锐

刘光第

荣禄

义和团

大刀会

红灯照

围攻公使馆

八国联军

东南互保

辛丑条约

庚子赔款

海兰泡惨案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拒俄运动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中国同盟会

新民丛报

民报

苏报案

预备立宪

长沙抢米风潮

保路运动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南北议和

北京兵变

章炳麟

黄兴

邹容

秋瑾

徐锡麟

陈天华

林觉民

宣统帝溥仪

隆裕太后

载沣

 3.民族关系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回部叛乱

改土归流

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理藩院

阿古柏

 4.社会经济

官庄

放荒

摊丁人亩

编审户口

旗地

民田典卖

押租制

云南铜矿

江南三织造

铁路投资

外国在华银行

官办企业

海关税务司

鸦片贸易

中国第一家啤酒厂

钱庄

盐商

茶商

商业行会

中国自办银行

洋钱

银元

华工

陈启沅

唐廷枢

 5.文化

柳敬亭

傅山

万斯年

梅文鼎

石涛

蒲松龄

纳兰性德

郑板桥

吴敬梓

袁枚

曹雪芹

章学诚

黄钺

王引之

龚自珍

魏源

华蘅芳

《满文老档》

《满洲实录》

《皇清开国方略》

清三通

《大清律例》

《大清一统志》

《西域图志》

《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

黄遵宪

谭鑫培

吴昌硕

京师大学堂

《革命军》

《警世钟》

《大同书》

 6.科技

周元理

康基田

徐松

李善兰

徐寿

詹天佑

试读章节

2.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社会是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男子居于主导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与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分不开。这时,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取代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妇女退居次要地位,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这时的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社会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成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公社制度逐步被奴隶制所代替。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址很多,主要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区域在仰韶文化以东.得名于山东泰安和宁阳交界处的大汶口遗址。该遗址发掘了133座墓葬,出土陶器1000多件,有1/3以上的墓葬用完整的猪头骨随葬。其早期陶器系手工制作,多为红陶;中期以后灰陶、黑陶增加;晚期则采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器物。属于火汶口文化的江苏邳县刘林遗址、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江苏新沂县花厅遗址等都有殉猪现象,这说明大汶口文化时期饲养业发达。大汶口文化分布在山东的中、南和东南的丘陵地区以及江苏淮北一带,距今6300年至4600年之间。其后发展成为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其陶器制作普遍采用快轮,造型规整,器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漆黑光亮、薄如蛋壳的泥质黑陶更具特色。当时制玉工艺已专业化,能生产精美的玉质礼器,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成组玉器和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出土的刻花玉斧,都是典型器物。山东寿光县边线王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遗址,面积达57万平方米,为龙山文化中城堡之最。龙山文化的建筑普遍采用挖槽筑墙和原始夯筑技术,多为长方形土台建筑,居室地面分层筑就。农业成为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的主要经济部门,渔猎经济的比重较仰韶文化显著下降。龙山文化遗址还发现了一些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新型农具,如半月形双孔石刀,有柄的石镰、蚌镰和双齿木末等。这充分说明龙山文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准。龙山文化又有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类型,以山东龙山文化最为典型。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得名于浙江杭州附近的良渚遗址,距今5000年至40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稻作农业、竹木制品、养蚕、丝织、麻织等都有重要发展。尤其是发现了以琮、璧、钺为主的大量玉器。浙江余杭的反山和瑶山、江苏武进的寺敦等地都出土有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工艺精湛,器形和纹饰多反映社会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陶器制作繁多,以泥质灰胎黑皮陶居多。良渚文化的墓葬很有特色,一些大型墓葬的墓主属于当时的显贵阶层。裴李岗文化

199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故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豫北、豫南也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制作精致,其中带锯齿刃石镰、长条形扁平的双弧刃石铲和鞋底形四足石磨盘(附磨棒)最为典型,也有打制的刮削器等。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均为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多素面,有少量磨光或饰以篦点纹;典型的器形是三足钵和半月形双耳壶。当时已形成定居的聚落。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并以采集渔猎为辅。c。。法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5600年~公元前4900年,可能是仰韶文化的先驱。磁山文化

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故名,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石器中的石镰不带锯齿刃,而且数量较少,石铲多呈扁平,石磨盘则呈柳叶形。骨器较多,有锥、铲、镞、网梭等。陶器以夹砂粗红陶为主,泥质红陶较少,都是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多素面,其次为绳纹,也有篦点纹和个别的彩陶。农业发达,有一些窖穴里发现成堆的小米,饲养的家畜有猪和狗,可能还饲养了家鸡。采集、渔猎也占很大比例。C14法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公元前5100年,与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同,文化性质也比较接近。红山文化

1935年首次发现于辽宁赤峰县红山(今属内蒙古),故名。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一带。生产工具中有打制石、磨制石和细石器。陶器中有细泥的彩陶和带篦纹、划纹的粗陶。玉器有玉龟、兽形玉等。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也养猪、羊等家畜,并辅以狩猎。年代约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当。P8-9

序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五千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其中不仅蕴含着无尽的经验与真知,更可以照亮前方未知的路途。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中外名人多有论及,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而蔡元培先生下面这段话则更为精到:“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学习历史,从历史的兴衰演进中体会生存智慧.从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真谛,小到个人,是修身齐家、充实自己头脑、得到人生启迪的需要,大到国家,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换个角度讲,在今天,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已然成了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人若没有必要的历史知识储备,不仅会使工作、事业受阻,生活上也可能处处遭遇尴尬。事实上,博古通今一直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无不注重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得名来自于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御批.司马光亦将编写此书的目的确定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足见前人对研究历史的高度重视。

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轻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国历史常识,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编者对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资料做了精心的梳理,选取其中最重要、最实用、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推出了本书。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远古文明”、“钟鼎之声”、“争霸图强”、“九州一统”、“离析与交融”、“流金岁月”、“积贫积弱”、“马上治天下”、“重塑辉煌”、“最后的帝国”等几大部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各个领域,勾勒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读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历史,窥斑知豹,进而从中揣摩与品味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本书化繁为简,在一个严谨科学的框架体系内,将所有历史常识以词条的形式一一呈现,简明扼要,脉络清晰。另外,本书还精选了300余幅与正文内容紧密契合的精美图片,包括出土文物、人物肖像、历史遗迹、现场照片等,与文字相辅相成,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人注重学习历史,更善于治史.从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三国志》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官修纪传体史书)到各类其他史书,史学著作堪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成为历史文化的最佳传承载体。但毋庸讳言,在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那些凝重的皇皇巨著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已太过艰深、晦涩,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历史典籍中的精华部分发掘出来,并以科学的体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加以呈现,就成了我们面临的课题,也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宗旨。

总之,本书堪称一座浓缩了中国历史全程的知识宝库,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是一本精华版的、方便的历史工具书,又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一道别有风味的文化快餐一为读者提供其最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常识。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轻松自如地获得历史知识开辟一条捷径,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