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丽莎白·布拉米的《玛丽的新生活》中,父母离异后,玛丽感觉自己的世界从此就崩塌了。爸爸妈妈都各自找到了新的另一半,而她却被忽视了,没有人注意到她的情绪。玛丽一直在问自己,是否必须和爸妈一起生活?她必须向现实生活妥协吗?不,玛丽最后毅然选择了去上寄宿学校。她决定从现在开始,要用自己的双手重建一个新的世界,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玛丽并不是要逃离,而是认为这样的选择,会令全家人都能体会到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作家也通过玛丽的经历,传达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梦想、思考、愤怒的力量是伟大的;同时她也鼓励所有人,要勇敢生活,勇于对生活说“不”!
伊丽莎白·布拉米的《玛丽的新生活》讲述了玛丽12岁时,爸爸妈妈离婚了,从那以后,她的世界就慢慢地崩塌了。爸爸妈妈都各自找到了新的另一半,而难题来了,她必须要跟他们一起生活吗?她必须得接受外婆和表,哥的欺骗吗?不!决不!玛丽决不会就此妥协,她要用自己的双手重建自己的世界,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奥斯滕德,8月29日
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照耀着海面上的涟漪,就像一颗颗灿烂夺目的“水钻”,美丽极了。瞧,那边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打起了水仗;再近一点儿,有几个小屁孩正直勾勾地盯着从沙里钻出来的小螃蟹……沙滩上,一条条“沙丁鱼”并排地躺在那儿一人们正在享受阳光的滋润。
呀,那个金发小姑娘又来了。她可是每天都来这儿报到哩。只见她把包放在沙滩上,拿出毛巾,铺开,接着脱掉人字拖,心满意足地趴了下来。她将红色的天鹅绒发圈摘下来,顺手套在了左手的手腕上。她的右手抵着下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直视着那波光粼粼的海面。晒了一会儿后,她调低了泳衣的肩带,好让后背可以多晒点儿太阳。来海边就是要使劲儿晒太阳嘛。
她又在那儿一动不动地趴了一段时间。终于,她待不住了一尽管她一直努力地试着要保持这个姿势,安安静静地在阳光下沐浴,可是,她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蠢蠢欲动,卯足了劲儿想冲到外面来。也难怪,她现在才12岁,正值活泼的年纪呢!
小姑娘每天还有个小“跟班”。对,就是站在她身边的那个小伙子。他正把铲子插到沙里,然后摆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用左手撑着铲子靠在那里。其实他俩是表兄妹,他妈妈是小姑娘的阿姨。他常跟表妹一家去度假。
这小伙子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把铲子拔了出来,嘴角扬起一丝诡异的笑容。呃,难道他又要捉弄小表妹了?他开始铲沙,一边铲还一边嘿嘿地笑。他心想,这沙子可是没长眼睛的,会在“不经意间”,飞到那位直挺挺趴在沙滩上晒太阳的表妹身上……
谁知道小姑娘一早就猜到了表哥的心思,所以他的诡计没得逞。
“朱勒,你给我小心点儿!别把沙子弄我身上,我才刚刚洗过头、洗过澡哩!”
“洗头洗澡?没事儿,玛丽,你晚上回去再洗一遍就成了!”表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再洗一遍?切,这外星人表哥……才不想回答他呢!玛丽心想。 她自顾自地抓起一把沙子,轻轻一吹……轻盈的沙子在阳光下飞舞,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碎钻。 她满意地笑了。 就在这时,她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穿着一条长裤……什么,来沙滩竟然穿一条长裤?!她正奇怪呢,然后就看见小伙子拉开双腿膝盖处的拉链……瞬间,那条长裤变成了一条百慕大短裤。玛丽还从没在沙滩上见过这种裤子哩!裤子的下半截儿掉了下来,露出两个小腿肚。玛丽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两个小腿肚,哇塞,肌肉线条真美呀!她又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腿肚表面光溜溜的,没有长毛,简直就是完美!
玛丽最讨厌那些汗毛了,可就连她自己也不晓得原因。她歪着头,绞尽脑汁地想找出一个原因:啊,对了,估计是因为妈妈的那位“新老公”一也就是她的继父!他身上长了好多毛,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大熊!(夸张了点儿,但是真的很多嘛……)她想想都觉得恶心。
她再瞅瞅表哥,嗯,虽然这个朱勒什么臭毛病都有,但他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身上也没长毛,玛丽最欣赏的就是他这一点啦!
……
P1-4
让希望,从“心”开始……
童年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拥有关心自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师长,但是总有些时候会感觉,找不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即使是最细心和体贴的家长,也难免会忽视孩子的一些“遭遇”。我想,孩子是需要这些成长小说的。所谓的“挫折教育”,并不一定是自身经历,也可以从他人身上习得。在与书中孩子的“对话”中,或许他们能豁然开朗,觅到知音呢!
转眼间,“少年励志小说馆”这套温暖贴心的成长小说,已经陪伴着很多小朋友走过一年多的时光!
这一辑的“少年励志小说馆”,延续了前几辑的励志基调和深深的温情。这几本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更专注地把关怀的目光投向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倡导成年人去倾听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更是激励小读者,去释放自我、找就已经很开心了。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不是爸妈最满意的那个小孩,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谁又能不为艾尔莎那句“遇见你的爱,然后好好地生活”而叫好呢?
在入选国际阅读协会2008年度“十本必读书籍之一”的《钢琴男孩》中,黑人男孩杰罗姆孤单而寂寞,他失去了妈妈,也失去了心爱的钢琴,只有一个永远也无法联系上的爸爸。他被寄养在日内瓦阿姨家,寄人篱下的他必须忍受表兄弟的排斥,找不到一个可以让心停歇的港湾。只有流浪汉威利先生能够理解他对钢琴的热爱,他陪着杰罗姆一起工作,去治愈一颗受伤的心灵。作者安德烈·程用如同诗歌一般的文字,赞扬了那些学着克服困难和接受厄运的孩子们。
再捧起法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亚瑟·特罗的《学校里的“敌人”》时,那个让人窒息的、有关同学之间矛盾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加斯帕尔是一个乖乖男孩,喜欢研究事物和收集好看的贝壳。自从爸妈离婚后,他便随妈妈搬到了一个新地方,去了一所新的学校上课。在学校他遇到了一个“小恶魔”安东尼,安东尼总是不断地用言语污蔑、行为暴力去虐待加斯帕尔。加斯帕尔已经快崩溃了,他非常渴望摆脱这如地狱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个像加斯帕尔一样绝望而无助的小孩呢?他们的困境是大人永远也无法明白,却足以摧残一个健康的小孩,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
《我不是讨厌鬼》和《勇敢的傻孩子》,是台湾地区作家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在《我不是讨厌鬼》中,我们将走近一个“坏孩子”的生活,去聆听一个孩子寂寞心房的声音,试着放开胸怀,去了解那些看似“奇葩”的特别小孩。而在《勇敢的傻孩子》中,我们将读到一个不肯向命运低头的穷苦少年的故事。“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无论是贫困,亦或是家庭不幸,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就决定了你的命运轨迹呢!改变一切的神奇力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成长的岁月里,似乎很难说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但是那些心理上的小障碍,那些本来可以化解的心结,都可能因为在适当的时候没有解开,而成为永远的阴影。
让希望,从“心”开始……让我们一起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去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成长中,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微笑,相信他们能做得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