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前朝杂话(何满子谈古说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何满子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何满子先生常说自己的创作生命是从六十岁开始的,然而三十年间,他创作了五十多部书,每一部都妙语连珠,针砭时弊,读来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正是“前人命途有谁怜,朝政谬事书中砭。杂文妙语论时弊,话古连今笔下言。”

《前朝杂话(何满子谈古说片)》是一部杂文随笔集,收录了何满子对古代刑罚制度、文人命运、文化现象等的深刻分析。

内容推荐

《前朝杂话(何满子谈古说片)》是一部杂文随笔集,收录了何满子对古代刑罚制度、文人命运、文化现象等的深刻分析,如《明初酷刑》《朱元璋对文人的仇视情结》《郭泰现象》《夏侯玄的风骨》《老庄不同》等。这些文章见解独到,语言犀利,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目录

明初的酷刑

皇帝的声口

朱元璋对文人的仇视情结

明初的日本国书

县令读破句滥刑

超级风派阮大铖之死

慈禧“明年吉庆”的滑稽剧

门包和王爷的禁令

清宫戏中京都现形

试官媚权贵

胡雪岩与西门庆

清末大员对外情的愚昧

晚清的裙带政治

张之洞不上军机处台阶

两个最懂儒学精髓的皇帝

清谈皇帝

嵇康必死之道

阮籍在两性关系上的风采

谢安与王导的区别

谢安的鼻子

李固与太学诸生

陈蕃之死

范滂的人品

郭泰现象

清议的句号人物孔融

何晏的学问、清谈和服药

第一个清谈名士之死

王弼的身世和学术成就

夏侯玄的风骨

清谈名士世家的阮氏诸人物

向秀——嵇康的密友和配角

刘伶的著作是喝酒

披着老庄外衣的名士山涛

王戎“俗物”,偏恋清誉

简文帝的“远体”

清谈和尚支遁

曹操的好色和曹魏闺风

西晋两皇后丑事与名教的沦落

唾面自干与自唾其面

由溥仪旧居想起伪满皇宫

清初叛徒和金华屠城

沈既济

李固生涯的三个回合和汉末名士婞直之风的滋长

陈蕃的性格

李膺与党锢案第一阶段

第二次党锢案与李膺之死

大灾难及杜密的自杀

范滂的慷慨赴死与岑晊的狼狈逃窜

郭泰的交游

名士中的“纯儒”的一翼

名士薰莸

张俭事件和名士的义侠之风

许劭的知人和范冉的孤介

何晏与奥迭普斯情结

早夭的天才王弼,顺便谈早夭的多情种子荀粲

夏侯玄以名重致患

嵇康之死结束了正始之风

嵇康的才高与“识寡”

阮籍的悲剧深度

王衍的“清高”及其他

王衍的姿容和品题人物之谬

乐广的清谈路数

乐广“名教”的言与行

不争气的清谈名士殷浩

谢安超人的镇定

谢道韫

千古一大谜

直不疑的品行与时尚

圯上进履的翻版

中国最早的相思病例医案

汉末清议与魏晋清谈的过渡人物

孔融案株连二子的不同记载

曹操与杨修

道教拉隔壁亲眷认宗老子

老庄不同

儒家的道,素王与真王

孔子升格为第一把手

三教鼎立始于唐

两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儒

试读章节

明初的酷刑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多有严刑酷法,相传纣有“炮烙”“蛊池”。前者是以火柱烤人,后者是将人投入毒蛇坑。古史邈远,难以究诘。周秦至汉的惨刑是“鼎烹”,即地狱里的“下油锅”。

至于吕雉虐杀汉高祖的宠妃戚姬,剜眼截肢,名曰“人彘”,那是妒毒的私人报复,不是堂堂正正的律法,算不得数。其他如开膛剜心、五马分尸之类的,也都是不载入律令条例,只能算是胡作非为的“土政策”。

见诸史载而又公开进行俨同法令的,当以武则天时周兴、来俊臣之流的酷刑最为吓人。据《唐书》,其酷法“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号。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凰晒翅”;或以物绊其腰,引枷向前,谓之“驴驹拔橛”;或使跪捧枷,累甓其上,谓之“仙人献果”;或使立高木,引枷尾向后,谓之“玉女登梯”……名目花样之多而奇,古今相拟,大概只有解放前中美合作所的酷刑可以与之相比。不过现代特务的酷刑是见不得人的,秘密的;古代的暴君酷吏们则是堂而皇之的肆虐而已。

中古以后见于律条的最残酷的处死法是“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将犯人一块一块地零剁碎割。这种刑法就够吓人了,明朝的处死法更奇,令人叹为观止。

浙东乡间至今对恨入骨髓的人咒骂曰“你这个剥皮楦草的”,就是明朝极刑的一种,至今尚留于口语,可见那“圣泽”之深。

但剥皮楦草还不算是惨刑之最,明初的某些惨刑,不但目睹者将魂飞魄散,就连听的人也要毛骨悚然,有心脏病的人受不了。沈文《圣君初政记》(圣君就是太祖朱元璋)载:

国初重辟,凌迟处死外,有“刷洗”:裸置铁床,沃以沸汤,以铁帚刷去皮肉;有“袅令”:以钩钩脊悬之;有“称竿”:缚置竿梢,彼末悬石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谷道钩肠出,却放彼端石,尸起肠出……凡以上,大憝之辟也。

引者也抄得心悸手软,只好略去了些。凡是劝善书《玉历至宝钞》之类所宣扬的十殿阎王、十八层地狱里的刑罚,可谓无所不有。真不知是人从地狱里取来的经,还是地狱是按人间酷刑描写的,盛暑读之,可出一身冷汗。

比起这位开国圣君来,张献忠可说是太仁慈太缺乏想象力了,他不过喀嚓一刀,结果了人的性命。但一个被颂为“圣君”,一个被斥为“贼寇”,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皇帝的声口

上回谈到朱元璋做皇帝前,曾过太平府不惹庵题诗,据嘉靖间人王文禄《龙兴慈记》,说他闻之于母亲,母亲又闻之于外祖明初人陆源,这首诗为:“腰间宝刀血星星,杀尽南蛮百万兵。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叨叨问姓名。”这首诗虽然不佳,但恐怕还是经过后人润色过的。朱元璋传下来的诗,也大都是文臣代庖或经文臣修改过的。看来只有夏原吉《一统肇基录》中记朱元璋进攻陈友谅,舟行至长江小孤山,遇风,将士说应祭小姑神,朱元璋不肯,作诗一首,这首诗较近于真实。诗日:“大孤过了小孤过,风波迎船奈尔何。丈夫自有凌霄志,谁肯低头拜老婆。”其声口颇像是出之于大老粗。

一个人当了皇帝,就自认为是天纵之圣,什么都会,什么都该会。能不能作诗本来无关宏旨,可是愈是不通文墨的便愈要附庸风雅。习惯的方法是用一些豪言壮语来显示他的出口不凡,睥睨古今。左右臣下少不得要把他捧为出口成章的天才,越传越玄,一个粗通文墨的皇帝便被渲染成锦心绣口;至于会两下子的如康熙、乾隆之流,就被捧成戴皇冠的李杜了。

由此想起舞台上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倘是皇帝出场,总是开口一个“朕”,闭口一个“卿”,文质彬彬,简直就是高文曲册里的句子,其实满不是这么一回事。旧戏里有程式化的动作配合,倒有某种格调上的统一,不很刺耳,新式的话剧、影视剧也来这一套,就和生活化的情节很不协调,令人感到别扭了。事实上,九五之尊的皇帝,日常讲话也同平民一样,不是拿文言文讲稿照念的。明初笔记里有通篇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口谕,真实得有如现代的录音。这里随便捡刘仲移《遇恩录》中所记得的开首几段抄引如下,请读者看看当时的皇帝是怎么说话的: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早,仲簃、胡伯机于奉天门见。钦蒙圣旨:“到歇处去,每日来见。”十六日早朝奉天门,钦蒙圣旨:“你叔叔的儿子着他快完了图来见。章三益有甚么人?”(回奏:“有子。”)圣旨:“你明年带得来。叶景渊家有甚么人,你去寻问,有人时与他带来。”圣旨:“你如今年年来见,我各人与你钞一百锭做盘缠回去。”……

十七日早朝谢恩奉天门,宣谕:“你如回去,寻师问友,但是有见识的人,师问于他。你学得高了,人皆师问于你。便不做官也高尚了。你每父亲都是志气的人,说的言语都说得是人都听他。那时与我安了一方,至有今日我的子孙享无穷天下,你老子的子孙享无穷爵禄。男子汉家学便学似父亲样做一个人,休要歪歪搭搭的过了一世……”

刘仲移是刘基的次子,“圣旨”中提到的章三益,即章益,叶景渊即叶琛。全篇三千余言,皇帝全说的是大白话,谈话对象又是儒士,可知当时皇帝的真实声口如此。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