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
分类
作者 范恒山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了中国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背景,从中国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及区域分异特征和土地利用时空动态与格局入手,对中国土地资源管理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提出了中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

内容推荐

本书分析了中国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背景,从中国土地资源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特征和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入手,对中国土地资源宏观管理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做出判断,提出了土地资源宏观管理的政策措施。

——梳理了中国土地实施有效宏观管理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体系。对比不同经济体系和宏观调控理论的源流发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波动的规律与宏观调控的实践,着重描述了2003年以来运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历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土地要素的特性及其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和可行性,并说明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途径;从机理上剖析了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的传导过程,介绍了产业传导、金融传导和财政传导等方式;以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建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模型,阐释了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的紧缩模型和扩张模型。

——回顾和评估中国土地实施有效宏观管理的实践。虽然以“地根”和“银根”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的总体效果仍不理想。本书从七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土地宏观管理效果欠佳的原因,并从城市和区域两个视角阐释了中国土地管理与调控的实践,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从区域角度探讨了土地资源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和体制创新思路。

——提出关于中国土地实施有效宏观管理的政策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提出区域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在理念、制度基础、模式、目标、方法、途径和实施保障等方面的体制创新,拟订了完善我国土地有效宏观管理的制度、法律和区域布局优化设计的方案等。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1

 第一节 形成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1

一、气候因素 /1

二、地形因素/3

三、土壤因素/5

四、水文因素 /7

五、生物因素/8

 第二节 社会经济凶素与土地资源 /9

一、人口因素 /9

二、经济因素 /10

三、技术因素 /13

四、制度因素 /14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异/15

一、我国土地资源总体状况/15

二、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异 /17

第二章 中国土地资源时空格局与利用分区 / 21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时间变化 /21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土地资源利用特征 /21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22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9

 第二节 主要土地资源类型空间格局 / 33

一、耕地资源 /33

二、林地资源/34

三、草地资源/36

四、未利用土地/36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37

一、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38

二、土地利用分区特征 /39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48

一、土地利用各类型存在的问/48

二、土地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生态问题/51

三、土地资源开发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54

 第二节 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6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优势 /56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劣势/57

三、土地资源管理的机遇 /61

四、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 62

 第三节 土地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 / 64

一、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64

二、充分发挥土地生态功能,为国土生态安全提供用地保证 / 66

三、因地制宜,分区发展 /67

第四章 宏观条龙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70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与内涵 / 70

二、宏观调控的主体与客体/71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 72

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 / 73

 第二节 经济运行体系与宏观调控 / 73

一、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73

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践/78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83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基本途径 / 88

一、宏观调控的手段 /88

二、宏观经济政策/90

第五章 中国经济鼓动规律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中国经济体系的特点及缺陷 / 96

一、中国经济体系的特点 /96

二、中国经济体制的缺陷 /98

 第二节 中国经济运行的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102

一、中国经济运行的波动规律/102

二、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尺度分析/104

三、中国经济运行的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110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演变 / 114

一、1993~1996年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宏观调控 /115

二、1998~2002年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的宏观调控 /116

三、两轮宏观调控的特点与评价/117

 第四节 土地参与宏观管理与调控的背景 / 118

一、经济过热与土地的供应过多密切相关 /118

二、土地政策对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特殊作用 /120

第六章 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理论框架和模型

 第一节 土地要素的特性及其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途径 / 125

一、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 /125

二、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途径 /129

 第二节 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经济传导机理 / J32

一、土地供给与产业传导/133

二,土地供给与金融传导 /136

三、土地供给与财政传导 /140

 第三节 土地管理与调控基础理论模型的构建 / 144

一、凯恩斯模型简介/144

二、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型表达/150

三、-土地宏观调控模型分类 /152

第七章 中国土地宏观管理政策实践成效评估

 第一节 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成效评价 / 。157

一、当前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政策性文件和制度概览 /157

二、土地管理与调控政策的短期效应评价/162

三、土地管理与调控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72

 第二节 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未达预期目标成因分析 / 173

一、土地政策与调查数据的局限性/ 173

二、土地制度缺陷的制约 /174

三、政府职能的定位与约束 /176

四、现行财税体制的制度效应/177

五、开发商的软预算约束行为 /178

六、政策的成熟性和时滞问题/179

七、调控过程中法律的缺失 /179

第八章 城市土地管理与调控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城市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模式 / 185

一、市场主导型土地收购储备模式/187

二、政府主导型土地收购储备模式/188

三、政府市场混合型土地收购储备模式 /190

 第二节 城市地价空间扩散模式/ 192

一、不同用途土地类型扩散模式 / 193

二、中国城市地价空间格局及时间变化 / 197

三、基于城市地价时空格局的土地调控策略/199

 第三节 土地宏观管理调控与地价响应分析 / 201

一、土地供应政策性行为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201

二、城市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机制 /204

第九章 区域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

 第一节 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 213

一、区域土地资源分区管制 /213

二、区域土地资源垂直管制 /217

三、区域土地资源分类管制 /218

 第二节 区域土地资源管理与调控的体制创新 / 224

一、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土地管理 / 225

二、制度基础的建构:区域土地“精密化”管理 /226

三、体制改革:完全的土地垂直管理体制 /227

四、模式改革:实行区域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229

五、目标确立: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29

六、方法改进: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优化配置/231

七、途径改革:实行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补偿/232

八、新型区域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实施的保障/233

第十章 全国土地宏观管理调控优化设计

 第一节 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制度设计/ 239

一、完善土地制度的改革与设计/239

二、注重土地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243

 第二节 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的法律途径 / 249

一、土地宏观调控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249

二、完善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 /250

三、保障《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地位/253

四、《物权法》在土地法律制度方面的创新与不足 /255

五、赋予《城乡规划法》应有地位/258

 第三节 土地宏观管理与调控的区域战略布局 /260

一、主体功能覆盖区 /261

二、非主体功能覆盖区 /266

附录/269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269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27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 /27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 /280

 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281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 /28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