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最新的税法规定,并适当参考新《会计准则》的原则规定编写而成。对小型工业企业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导,并附有丰富的案例,让读者轻松领会小型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精髓,正确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本书还适当加入了部分行业会计知识,以求贴近实际,非常适合小型工业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本书分为会计、税务和审计三个部分,以通俗、简洁的方式介绍了小型工业企业经常发生的货币资金、存货、投资、负债等业务的会计核算、税务知识和审计方法。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丰富、表达准确、体系完整。本书没有单纯的说教,而是充分考虑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运用大量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本书既是一本学习小型企业会计知识与税务知识的入门指导书,又是一本提高查账与操作能力的实用参考书,适合广大工业领域从业人员、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学习和了解。
本书充分考虑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并以会计核算知识为主体,适量、适度地引入了小型工业企业财务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会计核算、税务知识、审计方法三种知识技能,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运用大量案例说明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力求通俗易懂,上手方便,非常适合小型工业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第一章 小型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1.1 小型工业企业基本概念/2
1.2 《小企业会计制度》简介/4
1.3 小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基础知识/10
1.4 小型工业企业的会计、税务处理流程/14
第二章 小型工业企业货币资金的核算
2.1 货币资金/18
2.1.1 现金/18
2.1.2 银行存款/23
2.1.3 其他货币资金/30
2.2 货币资金主要税务问题V32
2.2.1 发票联分开套写少缴税款的问题/32
2.2.2 现金长短款的问题/33
2.2.3 虚假发票,套取现金的问题/34
2.2.4 不开发票截留现金的问题1/35
2.3 货币资金主要审计问题/36
2.3.1 违规出借账号的问题:/36
2.3.2 私自占有长款的问题1/36
2.3.3 设置专户、索取回扣的问题/37
2.3.4 虚列支出,以权谋私的问题/38
第三章 小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
3.1 应收账款/42
3.1.1 应收票据/42
3.1.2 应收账款/48
3.1.3 坏账准备/52
3.2 应收账款主要税务问题/56
3.2.1 利用往来科目隐瞒收入的问题/56
3.2.2 隐瞒购销业务,双方彼此得利的问题/57
3.2.3 利用坏账损失设立“小金库”的问题/57
3.2.4 违反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58
3.3 应收账款主要审计问题/58
3.3.1 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利息未计收入的问题/58
3.3.2 违法获取坏账资金的问题/59
3.3.3 关联关系致使信息失真的问题i/59
3.3.4 为完成任务虚增收入的问题/60
第四章 小型工业企业存货的核算
4.1 存货/64
4.1.1 材料464
4.1.2 低值易耗品/72
4.1.3 库存商品/75
4.1.4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80
4.2 存货主要税务问题/84
4.2.1 存货损失赔款不入账的问题/84
4.2.2 免费提供伙食的问题/85
4.2.3 存货账实不符的问题/86
4.2.4 存货跌价准备的税收问题/87
4.3 存货主要审计问题788
4.3.1 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问题Z88
4.3.2 任意确定计划成本的问题/88
4.3.3 虚转成本隐匿利润的问题/90
第五章 小型工业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核算
5.1 对外投资/92
5.1.1 短期投资/92
5.1.2 长期股权投资/97
5.1.3 长期债权投资/100
5.2 对外投资主要税务问题3/104
5.2.1 投资成本核算不实的问题/104
5.2.2 投资损失纳税调整的问题/105
5.2.3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纳税调整的问题/106
5.3 对外投资主要审计问题/107
5.3.1 长期债券投资人账的问题/107
5.3.2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变化的问题/108
第六章 小型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
6.1 固定资产/112
6.1.1 固定资产/112
6.1.2 累计折扣/119
6.1.3 固定资产清理/123
6.2 固定资产主要税务问题/124
6.2.1 计提折旧未做纳税调整的问题/125
6.2.2 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未纳税的问题/125
6.2.3 未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126
6.2.4 经营租赁计提折旧的问题/127
6.3 固定资产主要审计问题/130
6.3.1 固定资产成本核算不实的问题/130
6.3.2 融资租赁列支费用的问题/131
6.3.3 违规提取超龄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132
第七章 小型工业企业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7.1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136
7.1.1 无形资产/136
7.1.2 长期待摊费用/140
7.2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主要税务问题/14l
7.2.1 改建固定资产虚列费用问题/141
7.2.2 违规摊销费用的问题/142
7.2.3 无形资产违规摊销的问题/143
7.2.4 违规延长无形资产年限的问题/143
7.3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主要审计问题/144
7.3.1 固定资产化整为零违规列支的问题/144
7.3.2 无形资产核算不实的问题/145
第八章 小型工业企业流动负债的核算
8.1 流动负债/150
8.1.1 短期借款150
8.1.2 应付票据/152
8.1.3 应付账款/154
8.1.4 其他流动负债/1156
8.2 流动负债主要税务问题/159
8.2.1 利用应付工资科目虚增费用的问题159
8.2.2 虚列财务费用,虚挂预提费用的问题/160
8.2.3 违规列支“三费”的问题/160
8.2.4 利用应付账款核算收支的问题/162
8.3 流动负债主要审计问题/162
8.3.1 利用应付账款重复入账的问题/162
8.3.2 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借款的问题/163
8.3.3 利用应付票据隐瞒收入的问题/164
第九章 小型工业企业长期负债的核算
9.1 长期负债/168
9.1.1 长期借款/168
9.1.2 长期应付款/172
9.2 长期负债主要税务问题/174
9.2.1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不实的问题/174
9.2.2 长期借款利息违规列支费用的问题/175
9.3 长期负债主要审计问题/176
9.3.1 违规核算资本化利息的问题/176
9.3.2 利用长期应付款套取资金的问题/176
9.3.3 利用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调节利润的问题/177
第十章 小型工业企业应交税费的核算
10.1 应交税费/182
10.1.1 增值税/182
10.1.2 消费税/192
10.1.3 企业所得税/199
10.1.4 其他税费/206
10.2 应交税费主要税务问题/212
10.2.1 税金长期挂账的问题/212
10.2.2 转让无形资产少缴税款的问题/213
10.2.3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213
10.2.4 兼营项目缴纳税款的问题/214
10.3 应交税费主要审计问题/214
10.3.1 隐瞒收入偷逃增值税款的问题/214
10.3.2 虚报冒领少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215
第十一章 小型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11.1 所有者权益/220
11.1.1 盈余公积/220
11.1.2 资本公积/222
11.1.3 实收资本/224
11.2 所有者权益主要税务问题Y227
11.2.1 盘盈资产未计收入的问题/227
11.2.2 盈余公积虚列费用的问题/228
11.2.3 盈余公积核算不实的问题/228
11.3 所有者权益主要审计问题/229
11.3.1 利用盈余公积隐瞒收入的问题/229
11.3.2 违规虚假注册资本的问题/230
第十二章 小型工业企业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
12.1 收入、费用、利润/234
12.1.1 收入/234
12.1.2 费用/239
12.1.3 利润/247
12.2 收入、费用、利润主要税务问题/252
12.2.1 利用押金套取资金的问题/252
12.2.2 不得扣除支出未进行纳税调整的问题/253
12.2.3 隐藏投资收益的问题/253
12.2.4 违规报废固定资产的问题/254
12.3 收入、费用、利润主要审计问题/255
12.3.1 利用税差转移利润的问题/255
12.3.2 违规延长工期隐瞒收入的问题/255
第十三章 小型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
13.1 财务报表/262
13.1.1 资产负债表/262
13.1.2 利润表/268
13.2 财务报表主要税务问题/270
13.2.1 账表反映收支不实的问题/271
13.2.2 设置账外账隐瞒收入的问题/27l
13.2.3 收支不配比的问题!/272
13.3 财务报表主要审计问题/272
13.3.1 利用其他应收款隐瞒收入的问题/272
13.3.2 虚假购买固定资产的问题/273
附表1: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76
附表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79
附表3:营业税纳税申报表/281
附表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282
附表5: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285
参考书目/287
10.2 应交税费主要税务问题
应交税费核算小型工业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个人所得税等。在会计核算中,涉及应交税费的税务问题主要表现在各项税收计税是否准确、是否足额缴纳等方面。
10.2.1 税金长期挂账的问题
【例10—19】成利工业公司在“应交税金一个人所得税”科目中核算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审计人员在对科目明细账进行审计中发现,2008年“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科目年初贷方余额为1.2万元,而2008年年末该科目贷方余额为1.8万元,当年借方累计发生额为0.8万元,贷方累计发生额为1.4万元。当年借方累计发生额为什么小于年初贷方余额,是否存在少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经核实。公司计提的个人所得税是正确的,但是存在应缴未缴的情况。该公司老板承认,由于资金比较紧张,每年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只有部分上缴,而其余部分则长期挂账。
分析:
该公司存在代扣代缴税金长期挂账不缴的现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5%的滞纳金。因此,该公司不仅应及时缴纳应缴未缴的个人所得税资金,而且应就欠缴的税金缴纳相应的滞纳金。
10.2.2 转让无形资产少缴税款的问题
【例10—20】税务人员审计经利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该公司于当年6月与B公司签订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将企业的专利技术使用权作价50万元转让给B公司使用;协议规定B公司于当年的6月30日前向经利公司付款25万元,余款于次年的年底前付清。无形资产转让手续分两次办理:第一次手续于当年的11月30日办理完毕;第二次手续仍在办理中。经利公司所作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250000元,贷记“其他业务收入”250000元。税务人员进一步检查了经利公司无形资产使用权有偿转让协议,证实了上述交易确实发生。但查阅经利公司有关纳税申报资料和税务部门汇算清缴确认文件时,发现经利公司没有按税法规定计缴营业税。
分析:
该公司未按税法规定计缴营业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应按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款、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乘以税率缴纳营业税。因此,该公司应作调整处理,补缴尚未支付款项但已发生的转让行为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0.2.3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
【例10—21】审计人员在对威力工业公司审计时发现,该公司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在无实际货物交易情况下,分别介绍A公司向5家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5份,均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共计虚开发票的金额200万元,税额34万元,价税合计234万元,骗取国家税款34万元,从中获利人民币1.5万元。
分析: 该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相关公司不仅不得抵扣相应的增值税额,而且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相关公司还将受到刑法的处罚。
10.2.4 兼营项目缴纳税款的问题
【例10—22】税务人员对力华纺织品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职工宿舍招待所存在对外经营的情况,主要是住宿和餐饮业务,招待所属于非独立法人,无独立账务。税务人员调阅该公司的账务,招待所所有业务收入和支出全部记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发现“应交税金”账户主要核算应交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但并未核算营业税,也无任何营业税的缴纳记录。税务人员立即询问相关财务人员,得知企业只是将招待所经营收入20万元与经营支出18万元的差额2万元按增值税缴纳了税金。
分析:
该公司明显是混淆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界限,将应是营业税的应税项目视为增值税的应税项目,而且增值税的计算方式也不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饮食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202号)文件规定,饮食店、餐馆(厅)、酒店(家)、宾馆、饭店等单位附设门市部、外卖点等对外销售货物的,仍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关于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征收增值税。因此,该公司应独立核算招待所的营业收入,按照收入20万元计算缴纳营业税,否则必须将收入全额计缴增值税。
10.3 应交税费主要审计问题
10.3.1 隐瞒收入偷逃增值税款的问题
【例10—23】龙跃服装公司主要经营服装服饰的生产和销售。2008年1-9月累计营业额100万元,并据此缴纳营业税17万元。税务人员于2008年10月对其2008年1—9月的经营收入采取顺查法、比较分析法等进行了核实。税务人员首先根据增值税发票本数及起讫号码,逐月逐本核对其有关丢失、转借、代开、外带等违章行为,检查结果表明未发现有上述发票违章现象。于是,税务人员根据平时掌握的信息迅速到与其经常有业务往来的齐飞公司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延伸检查。通过审查账簿凭证,从中找出龙跃公司开具的一张号码为008168#的收款收据,时间为2007年3月12日,金额2800元,税务人员当即将收据复印。据此,税务人员又赶回龙跃公司,找业主谈话询问,在讲明政策、陈清利害关系后,督促其交代是否在使用外购或自制收据代替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该业主起先不予交代,在税务人员出示证据后才不得不承认有两本外购的收款收据代替发票使用。最终查获该业主共隐瞒了24万元营业收入。
分析:
从该案件可以看出,该公司采取不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入账、不纳税申报,从中偷逃税的“三不”现象带有普遍性。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小型工业企业使用外购或自制发票代替增值税专用发票隐瞒收入的情况,由于企业的收入基本上都属于账外收入,在账上很难发现问题,因此,尤其要积极开展外调工作,从消费单位原始及记账凭证中寻找蛛丝马迹,对有重大疑问的单据要一查到底,掌握充分证据后谎言将不攻自破。
10.3.2 虚报冒领少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例10一24】三贵电子公司共有员工30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其余为招聘人员。税务人员在对该公司2008年账务进行审计时,发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账户一年的发生额只有区区一两百元。带着疑问,税务人员调阅了该公司的工资发放清册,显示在册员工共有50余人,平均工资1 600元左右,只有老板一人的工资超过2 000元,其余管理人员的工资都没有超过2 000元。据向该公司服务人员了解,公司经营效益一直非常好,管理人员去年还发了不少奖金,一般工人连工资带提成也能达到1 500元左右。公司效益好已经从公司经营收入上得到证实,但管理人员怎么可能和一般工人拿同样的工资?税务人员立即责成该公司提供聘用人员的劳动合同,并查阅公司的社保缴费名单,发现只有30人的合同和社保缴费记录,工资清册上其余人员的合同和缴费记录却无法提供。在多种证据下,公司最终承认了利用虚报人员名单,化整为零支付工资,偷逃个人所得税的事实。
分析:
以上是通过应交税费账户发现偷税事实的典型案例。审计人员围绕该账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金过少这一明显违反常理的事实,对事实真相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询问内部知情人员,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了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线索。这时只需找到能证实疑问的方法,偷税事实便迎刃而解。在审计应交税费类似问题中,首先,应获取相关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对其计算依据进行核实;其次,运用内查外调等多种方法,分析比对当期相关收入是否属实,尤其是隐匿收入的情况;再次,对偷税事项进行落实,确定偷税金额;第四,对每期相关税种的明细余额进行统计,比对是否按期缴纳;最后,检查应交税费是否已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得到恰当披露。
P212-216
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核算清楚本企业的各类会计事项,又要面对国家政府机构的监管。因此,熟悉必要的会计、税务及审计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本书立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最新的税法规定,并适当参考新《会计准则》的原则规定编写而成。对小型工业企业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导,并附有丰富的案例,让读者轻松领会小型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精髓,正确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本书还适当加入了部分行业会计知识,以求贴近实际,非常适合小型工业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
本书分为会计、税务和审计三个部分,以通俗、简洁的方式介绍了小型工业企业经常发生的货币资金、存货、投资、负债等业务的会计核算、税务知识和审计方法。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丰富、表达准确、体系完整。本书没有单纯的说教,而是充分考虑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运用大量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本书既是一本学习小型企业会计知识与税务知识的入门指导书,又是一本提高查账与操作能力的实用参考书,适合广大工业领域从业人员、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学习和了解。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阅了有关教材、著作和相关题材的书籍,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批评和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