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中医话说食疗养生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李乾构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中医医院老院长,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李乾构教授,为您讲说真正的食疗养生。

分享老中医的厨房经验和养生心得,品尝美食的同时收获健康。

养生要科学,读书选专家。

美食菜单,药膳偏方,持书可作。营养成分,功效特点,条分缕析。

内容推荐

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靠一种灵丹妙药或者“一招鲜”就能包治百病。简单地说,合理膳食、适当休息、适量运动、良好的心态是保持健康的四大支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天生万物以养人,食物也各有其功效,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适量摄入适宜的食物,确实能起到保健甚至防病治病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特点,才能正确地选择食物,科学养生。

本书带给大家的就是科学、权威、准确的食疗养生知识,希望为大众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帮助。

目录

蔬菜类

 1 韭菜——温中助阳

 2 苦瓜——泻火除烦

 3 西红柿——清热凉血

 4 丝瓜——清热利尿

 5 南瓜——降糖减肥

 6 芹菜——清肝降压

 7 花椰菜——健脾益胃

 8 菠菜——清热滑肠

 9 辣椒——温中开胃

 10 洋葱——健胃降脂

 11 空心菜——清凉解毒

 12 大白菜——养胃生津

 13 萝卜——健胃消食

 14 胡萝卜——补肝健胃

 15 茄子——清热散瘀

 16 香椿——清热收敛

 17 冬瓜——清热利尿

 18 黄瓜——解暑止渴

 19 莴笋——益胃通乳

 20 茭白——清热醒酒

 21 马铃薯——健脾养胃

 22 红薯——养胃通便

 23 竹笋——清热化痰

 24 莲藕——清热滋阴

 25 大葱——通阳解表

 26 卷心菜——健胃愈疡

 27 芋头——补中散结

 28 生姜——温胃止呕

肉蛋类

 1 猪肉——益气养血

 2 鸡肉——温中补虚

 3 鸡蛋——补脾滋阴

 4 鸭肉——滋阴清肺

 5 牛肉——补气强身

 6 羊肉——益气暖肾

五谷类

 1 大米——键脾益胃

 2 小麦——养心健脾

 3 小米——健脾补胃

 4 赤小豆——利尿消肿

 5 白扁豆——健脾消暑

 6 玉米——健胃利尿

 7 黄豆——补虚宽中

 8 绿豆——防暑解毒

干果类

 1 花生——滋补益寿

 2 核桃仁——补肾定喘

 3 板栗——补肾养胃

 4 黑芝麻——补肾润肠

 5 火麻仁——润肠通便

 6 莲子——健脾养心

 7 苦杏仁——止咳平喘

 8 白果——补肾定喘

 9 南瓜子——催乳驱虫

水果类

 1 山楂——消食开胃

 2 罗汉果——利咽止咳

 3 大枣——健脾养血

 4 木瓜——益胃舒筋

 5 龙眼肉——补益心脾

 6 柿子——润肺止咳

 7 枇杷——生津止咳

 8 杨梅——生津消食

 9 樱桃——益脾涩精

 10 葡萄——益气生津

 11 香蕉——益胃润肠

 12 橘子——开胃止咳

 13 杏——润肺生津

 14 西瓜——消暑解渴

 15 柚子——消食化痰

 16 梨——润肺止咳

 17 苹果——止泻通便

 18 桃——活血益气

 19 猕猴桃——清热通淋

 20 荔枝——滋补五脏

 21 石榴——涩肠止泻

 22 草莓——清热凉血

 23 甘蔗——生津解酒

 24 椰子——养胃增液

 25 芒果——生津益胃

 26 菠萝——解暑止渴

 27 桑葚——补肾养血

 28 李子——甘酸清热

 29 荸荠——清凉润燥

水产海产类

 1 鲫鱼——补中通乳

 2 鲤鱼——下乳消肿

 3 带鱼——补益健身

 4 海蜇——清肺化痰

 5 虾——补肾通络

 6 螃蟹——化痰散结

 7 紫菜——软坚化痰

 8 海带——散结软坚

 9 甲鱼——滋阴补肾

 10 海参——补肾益精

菌类

 1 猴头菇——养胃抗癌

 2 黑木耳——养阴补肾

 3 白木耳——滋阴润肺

 4 香菇——抗癌补虚

调味品类及其他

 1 大茴香——暖胃散寒

 2 花椒——开胃驱虫

 3 酱——开胃和中

 4 植物油——滋阴润燥

 5 黄酒——活血通脉

 6 食盐——调味和中

 7 蜂蜜——糖中之王

 8 大蒜——止痢杀虫

 9 牛奶——补虚生津

 10 茶——消食提神

 11 胡椒——温胃止痛

 12 砂糖——润肺补中

 13 醋——开胃消食

养生常用中药

 1 人参——大补元气

 2 西洋参——益气养阴

 3 党参——补气健脾

 4 黄芪——补气固表

 5 枸杞子——滋补肝肾

 6 山药——补脾益阴

 7 茯苓——健脾渗湿

 8 当归——补血活血

 9 决明子——明目润肠

 10 天门冬——滋补清肺

 11 麦门冬——养阴益胃

 12 槟榔——消积驱虫

 13 百合——滋阴润肺

 14 酸枣仁——宁心安神

 15 白茅根——清凉止血

 16 菊花——清肝明目

 17 金银花——疗疮解毒

 18 桑叶——止汗减肥

 19 车前草——清热通淋

 20 陈皮——健脾化痰

 21 蒲公英——清热解毒

 22 紫苏叶——解表散寒

 23 马齿苋——清热止痢

 24 红花——活血通经

 25 鱼腥草——清肺解毒

 26 薄荷——疏风清热

 27 槐花——清肝凉血

 28 阿胶——补血滋阴

 29 灵芝——滋补强壮

 30 冬虫夏草——补肺益肾

试读章节

蔬菜类

韭菜——温中助阳

韭菜又名起阳草,草钟乳,壮阳草,魏菜,扁菜,长生韭。韭菜为百合科草本植物韭菜的茎叶。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韭菜原产亚洲东部,我国栽培韭菜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有人工栽培,古老史书《夏小正》中有“正月囿(菜园)有韭”的记述。一般在春、夏季采取地上部分,去掉根部,洗净切段用。

成分特点

韭菜富含纤维素,能加快食物在胃肠的蠕动,加速排便,有助于缓解习惯性便秘,并可预防结肠癌、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韭黄中含有人参萜三醇的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韭菜中的挥发油及含硫化合物则具有降脂的作用,对高血脂及冠心病有好处。

美味食单

韭菜炒肉丝:韭菜250克,猪肥瘦肉100克,花生油250克(实耗约50克),香油10克,酱油15克,料酒10克,盐2克,味精1.5克,姜末5克,甜面酱10克,湿淀粉10克。制法:①将韭菜去掉老叶和根部老皮,择洗干净,切成长3厘米的段;猪肉洗净,先切成厚0.2厘米的薄片,再切成长5厘米的细丝,装入碗内,加入湿淀粉抓拌均匀上浆。②锅架火上,放花生油烧至五六成热后,先下入浆好的肉丝,用铁筷子滑开,滑炸1分钟左右达七八成熟时,捞入漏勺内;原锅留适量油,烧至七八成热,下入姜末爆出香味后放人甜面酱,炒匀炒透,炒出香味,放人韭菜炒几下,随后放回滑好的肉丝,烹人料酒,下人酱油、盐、味精,翻炒均匀,淋入香油,即可出锅食用。这道菜具有补气开胃的作用,适用于体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

韭菜炒鸡蛋:韭菜250克,鸡蛋2个,花生油60克,盐3克,味精1.5克,香油5克。制法:①将韭菜去掉老叶和菜根老皮,洗净,切成长3厘米的段;鸡蛋磕人碗内,搅打成蛋液,放少许盐拌匀。②锅架火上,放部分花生油烧至七八成热,把鸡蛋液倒人,快速翻炒,边炒边用铲把快凝结的蛋液铲开,炒成须状后,盛出;原锅放余下的油,回到火上烧至八成热,放韭菜和余下的盐,煸炒片刻,见韭菜转为翠绿油亮时放人鸡蛋、味精和少许鲜汤,汁烧开,颠翻均匀,淋香油,即可出锅装盘(或将韭菜切成碎末,放人鸡蛋液中搅匀,投入热油锅中炒熟)。特点:菜嫩蛋香,清鲜爽口。本品具有补中通络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胸痛身痛等症。

药膳偏方

韭汁牛乳汤(《丹溪心法》):韭菜250克,生姜30克,切断或捣碎,纱布包,绞取汁液,兑人牛乳250克,加热煮沸,温服。用于脾胃虚寒,呕吐食少,或噎嗝反胃,胸痹作痛,胃有瘀血痰浊者。

鲜韭汁(《食疗本草》):韭菜500克,捣碎,绞取汁液,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3次。可加适量红糖调味。主治胸痹作痛,亦可用于噎嗝、胃脘作痛。

韭汁地黄丸(《方脉正宗》):韭菜500克,绞取汁液,用干地黄250克,浸于韭菜汁中,日晒或以小火煮至汁干后,将地黄捣烂为丸,每丸约3克。早晚各服2丸,温开水送服。主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及血淋等。

传说趣事

春食韭菜昧最浓:史料记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位太子请教营养师,问:“菜食何味最胜?”答:“春初早韭。”为什么呢?初春的早韭,根如白玉,叶似翡翠,色香味俱全,鲜嫩可口,是千家万户喜爱的时令蔬菜。人们赞韭菜是蔬菜中的荤菜,说韭菜是“菜中最有益者”。乾隆皇帝喜欢吃有养生保健作用的韭菜,到了偏爱“寒月食韭芽”的地步,故在皇宫御膳中列有“韭黄肉饺”,供皇帝一家食用。

★专家提醒:阴虚火旺者.胃虚内热、消化不良者,患疱疹、目疾者不宜食用。

P1-3

序言

“绿豆长茄子能治百病”的错误观念能够在大众中广为流传,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知识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大众对于养生保健知识选择的无力。正如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所说,老百姓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权威、科学、准确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还不通畅。去年卫生部新闻中心做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只有6.48%的居民具有健康素养,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去盲目相信社会上这些不科学的所谓养生保健的信息。

由此可见,大众的健康素养是大众获得健康的前提。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靠一种灵丹妙药或者“一招鲜”就能包治百病。简单地说,合理膳食、适当休息、适量运动、良好的心态是保持健康的四大支柱。具体到饮食,谷类、蔬菜、肉类、水果需要均衡、适宜地摄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天生万物以养人,食物也各有其功效,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适量摄入适宜的食物,确实能起到保健甚至防病治病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特点,才能正确地选择食物,科学养生。

本书带给大家的就是科学、权威、准确的食疗养生知识,希望为大众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帮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