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概念与方法
第一章 1949—1956年的政党-政府-社会:改造与整合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地位的建立
二 政府:过渡期的体系初构
三 社会:过渡期的结构新造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确立
五 党政社关系的第一次结构变迁: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程中同构化的发生
六 小结:改造与整合中的“跨越”之辨
第二章 1956—1966年的政党-政府-社会:调适与冲突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维度的全能化
二 中国政府:伸缩中的运行
三 中国社会:曲折中的发展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反复
五 中国党政社关系的第二次结构变迁:“苏联模式”中人民公社的结构异化
六 小结:凋适与冲突中的正误之辨
第三章 1966—1978年的政党-政府-社会:试验与失衡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权威的“两极聚散”
二 政府:退化中的勉力维持
三 社会:混沌中的危态失衡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缺失
五 党政社关系的第三次结构变迁:“苏联模式”中革命委员会的结构畸化
六 小结:试验与失衡中的治乱之辨
第四章 1978年以来的政党-政府-社会: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方式的渐变
二 政府:重建与体制转轨
三 社会:复苏与结构转型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恢复
五 党政社关系的第四次结构变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分野化
六 小结:改革与创新中的名实之辨
第五章 面向新阶段的政党-政府-社会:反思与前瞻
一 当代中国党政社关系的历史线索:模式衍化和结构变迁
二 新阶段党政社关系的现实境遇:执政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三 中国党政社关系的历史顺序与思路悖论
四 超越悖论的一种路径: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协商性政治
五 中国共产党的应对与党政社结构的取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