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导论
省鉴与传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再认识
中篇 范畴讨论
传统“信”观念探微
义:从五伦、三纲到现代职业伦理
“仁”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从家庭伦理到政治伦理——《孝经》在儒家孝道思想史上的意义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读
传统道德体系中的“耻”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忠君思想的形成与解读
先哲智识与以德驭智
慈:中国人关于爱的哲学
佛教的慈善思想与实践
下篇 调查研究
传统道德对当代小学生的影响及践行
传统道德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及践行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践行
传统道德对当代社会民众的影响及践行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道德主义倾向,包括以德治国、以德育人、以德化育天地的丰富文化思想。《省鉴与传习--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与现实》导论篇本着道德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和针对历史及现实难题的“求解意志”,思考中国道德文化承传中关乎基本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焦点问题,并在儒道人格修养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发儒学“传习之道”的现代实践意义。范畴篇选取中国道德文化中核心范畴进行概念梳理、历史沿革分析,研究其现代实践意义。调研篇载述在对大、中、小学生,社会民众进行相关调查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报告。《省鉴与传习--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与现实》以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为基础,期待从理论上提炼出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可以促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文化之核心要义,揭示道德文化实践的规律,探索新的推广模式。本书由韩经太等著。
中国道德文化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社会政治化程度很高的历史,其积累丰厚的历史经验,具有正反两面的矛盾内容。以往的研究或描述,往往偏执一端,不能兼顾而客观、而全面。《省鉴与传习--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与现实》分理论研讨与现实调查两部分内容,前者以历史主义的学术原则为指导,选取中国道德文化中核心范畴:仁、义、信、忠、孝、智、耻、慈等进行概念梳理、历史沿革分析,并对其历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着重研究其现代实践意义。本书由韩经太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