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暴利股的各种知识。通过总结分析这些暴利股的走势,挖掘暴利股诞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暴利股的规律和选股的技巧。具体内容包括:中国股市中的暴利股、在重组股中捕捉暴利股、在高送转股中捕捉暴利股、在大资金介入的个股中寻找暴利股、从公司基本面中捕捉暴利股、在中宏观题材中捕捉暴利股、从其他方面捕捉暴利股、中长期投资怎样捕捉暴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暴利股实战技法/陈火金投资理财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陈火金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暴利股的各种知识。通过总结分析这些暴利股的走势,挖掘暴利股诞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暴利股的规律和选股的技巧。具体内容包括:中国股市中的暴利股、在重组股中捕捉暴利股、在高送转股中捕捉暴利股、在大资金介入的个股中寻找暴利股、从公司基本面中捕捉暴利股、在中宏观题材中捕捉暴利股、从其他方面捕捉暴利股、中长期投资怎样捕捉暴利。 内容推荐 大牛市机会可遇不可求,暴利股机会永远不会缺少。不管股市处于牛市、熊市,还是振荡市,每年都会涌现出一批暴利股。本书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暴利股的各种知识,并通过总结分析这些暴利股的走势,挖掘暴利股诞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暴利股的规律和选股的技巧。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股市中的暴利股 一、暴利股无时不在 1.年年都有暴利股 2.年度暴利股的涨幅与大盘的涨幅 二、暴利股的特征 1.有市场大资金入驻其中 2.流通盘小 3.启动价位比较低 4.高送转 5.绩差股 6.资产重组股 7.业绩高增长 8.每个行业都有可能出现暴利股 9.具有独特的概念 第二章 在重组股中捕捉暴利股 一、资产重组题材容易产生暴利股 1.资产重组是股市上永恒的炒作主题 2.重组题材带来暴利机会的原因 二、不同资产重组类型中的暴利股 1.非上市公司买壳上市所产生的暴利股 2.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关联交易所产生的暴利股 3.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所产生的暴利股 4.上市公司分立所产生的暴利股 5.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换取其他公司资产所产生的暴利股 6.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所产生的暴利股 三、捕捉资产重组股的暴利机会 1.判定资产重组后的业绩 2.关注大股东资产质量好的公司 3.关注业绩虽差但重组预期明朗的公司 四、规避投资重组股的风险 1.规避重组失败的风险 2.规避“见光死”的风险 3.规避重组方案低于预期的风险 4.识别上市公司“假”资产重组 第三章 在高送转股中捕捉暴利股 一、高送转股中有暴利股 1.高送转行情中容易产生暴利股 2.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原因 3.高送转股的走势 二、捕捉高送转股中的暴利机会 1.根据高送转公司的特征提前潜伏 2.高送转分配方案公布后的抢权 3.上市公司除权后的填权 三、防范风险 1.防范见光死 2.防范高送转预期不兑现的风险 第四章 在大资金介人的个股中寻找暴利股 一、大资金介入后容易产生暴利股 1.短线大资金、中线大资金、长线大资金 2.大资金与小资金的优劣势对比 3.大资金的构成主体及其特点 4.大资金的介入最容易带来暴利机会 二、怎样判断是否有大资金介入 1.从股价走势来寻找大资金介入的股票 2.成交量突变可能有大资金介入 3.根据交易周转率判断是否有大资金介入 4.根据平均每笔成交量判断是否有大资金介入 5.根据大手笔成交数判断是否有大资金介入 6.根据委托买卖笔数及成交笔数判断是否有大资金介入 7.大资金收集筹码时成交量的特点 8.涨跌停瞬间变化的个股有大资金介入 三、大资金介入时机的选择 1.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谷有启动迹象时 2.在公司业绩有大幅改观而未被市场发现时 3.国家有关产业(或行业)政策出台时 4.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前夕 5.新股上市时 6.高送转方案出台前后 7.股价超跌有反弹要求时 8.大盘出现深跌、急跌或连跌之后 9.利用某些个股利空消息发布时 10.在重要政策底部介入 四、防范大资金所设置的各种陷阱 1.识别大资金设置的空头陷阱 2.识别大资金设置的多头陷阱 3.识别大资金利用成交量设置的陷阱 4.识别大资金利用消息设置的陷阱 第五章 从公司基本面中捕捉暴利股 一、从业绩变动中捕捉暴利股 1.从周期性行业的业绩上涨中捕捉暴利股 2.从国家政策型业绩上涨中捕捉暴利股 3.在扭亏股中捕捉暴利股 4.从产品价格上涨中捕捉暴利股 二、从经营特点中捕捉暴利股 1.从龙头股中捕捉暴利股 2.从垄断型公司中捕捉暴利股 3.从经营模式独特的公司中捕捉暴利股 三、从ST股中捕捉暴利股 1.ST股存在暴利机会 2.投资有望摘帽、摘星的ST股 3.投资有望重组的ST股票 4.投资ST股票的其他技巧 5.防范ST股的风险 第六章 在中宏观题材中捕捉暴利股 一、突发性灾害带来的暴利股 1.甲流疫情中隐藏的暴利股 2.地震事件中的暴利股 3.旱灾中的暴利股 4.雪灾中的暴利股 二、突发性区域性宏观利好政策带来的暴利股 1.海南国际旅游岛 2.重庆板块 3.新疆板块 4.西藏板块 5.上海板块 6.滨海新区 7.广西“两区一带”北部湾 8.安徽板块 9.海西经济区 三、其他因素带来的暴利股 1.北京奥运行情中的暴利股 2.4万亿投资行情中的暴利股 3.广州亚运概念受益股 4.三网融合概念受益股 5.物联网概念受益股 6.手机支付受益股 第七章 从其他方面捕捉暴利股 一、在新股中捕捉暴利股 1.新股投资有机会获得暴利 2.牛市中的新股更容易成为暴利股 3.关注有独特题材的新股 4.谨慎购买大众过于关注的新股 二、根据名人的言行捕捉暴利股 1.名人言行容易影响股价走势 2.根据名人言行炒股的风险 三、从超跌股中捕捉暴利股 第八章 中长期投资怎样捕捉暴利股 一、中长期投资中的暴利机会 1.中长期投资中存在着暴利机会 2.长期投资中存在着暴利获利者 3.适合做长线投资的投资者 4.投资心态戒条 二、中长期投资怎样捕捉暴利股 1.持续的股本扩张能力是暴利股必须具备的要素 2.选择资产重组后脱胎换骨的公司股票 3.选择低价行业龙头股 4.抵抗市场投机的诱惑 附录 中国股市主要暴利股介绍 1.2009年年度牛股 2.2008年年度牛股 3.2007年年度牛股 4.2006年年度牛股 5.2005年年度牛股 6.2004年年度牛股 7.2003年年度牛股 8.2002年年度牛股 9.2001年年度牛股 10.2000年年度牛股 11.1999年年度牛股 12.1998年年度牛股 13.1997年年度牛股 14.1996年年度牛股 15.1995年年度牛股 16.1994年年度牛股 17.1993年年度牛股 18.1992年年度牛股 19.1991年年度牛股 试读章节 一、资产重组题材容易产生暴利股 1.资产重组是股市上永恒的炒作主题 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债务重新组合和设置。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对优化上市公司产品和管理资源结构(股东结构变化)、提高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产重组是股市上永恒的炒作主题。资产重组带给市场的获利机会远远超过其他任何题材;带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更是难以估量;给市场带来的增量收益,甚至会超过市场本身的业绩增长。其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具有重组概念的个股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热点。 最为经典的重组造富神话代表是中国船舶(前身为沪东重机)。前身为ST股的中国船舶在重组的题材下,股价在2007年10月11日创下A股历史上股价的最高纪录——300元。其走势如图2-1所示。 在中国股市上,资产重组题材不断地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产生了很多暴利股。历史上翻上几倍的暴利股大部分都是重组股,这是因为通过彻底的资产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并购重组活动,企业可建立更为广泛战略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所有资产重组的各大利好最后均以股价的大幅上涨来反映。 2007年,由于*ST金泰公告对新恒基等定向增发不超过80亿股的消息,其股价连续拉出了42个涨停,创造出了A股连续涨停之最,股价从3.26元涨到26.58元,涨幅达715%。同样,在重组题材刺激下,S前锋连续拉出了22涨停;都市股份(现海通证券)连续拉出了14个涨停;四环药业(现ST四环)拉出了9个涨停;中国远洋从2007年9月4日到9月11日连续拉出6个涨停;东方航空(现ST东航)从2007年9月3日到9月10日连续拉出6个涨停。再看公用科技(现中山公用),在题材兑现前夕,股价一度从9.5元打到6.56元,2007年7月2日涨停后,7月3日即宣布有重大事项讨论,当日再度涨停。8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将换股吸收合并大股东公用集团资产,同时收购5家供水企业资产。其股价从6.56元开始,到9月10日的涨停价31.10元,总共经历了16个涨停板。 再如2009年的海通集团,年初以3.71元的开盘价,展开2009年的行程。截至2009年12月31日以26.34元的价格收盘,年上涨幅度达600%。 2009年初以来重组传闻便一直围绕在海通集团周围,市场传言可口可乐有意收购海通集团,以求进入国内的果汁饮料行业,但2009年7月海通集团否认了这种说法。而在此期间,公司股价已从年初的4元以下升至7月中旬的7元以上,涨幅接近翻倍。 2009年8月18日,公司公布2009年半年报,临时停牌一天。8月19日,海通集团发布半年报后的第一天开始停牌,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重组事项。2009年9月18日公司复牌时抛出了重组方案,公司将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变身为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商。复牌后公司股价连续6个无量涨停,此后公司股价延续升势,4个月不到涨幅超过200%(图2-2)。 除海通集团外,2009年的重组概念股也都表现非凡。大元股份控股权的转让成为2009年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传闻不断刺激着市场,股价一路攀升。7月31日,实德投资宣布以每股11元的价格将所持大元股份股权悉数转让给上海泓泽,公司股价继续攀升,2009年股价从3.75元涨至26.4元,涨幅为604%。另外还有银河动力华丽转身成为军工股,天业股份变身黄金股,芜湖港整体上市成为港口之王,这些个股2009年的巨大涨幅与重组题材分不开。 2.重组题材带来暴利机会的原因 资产重组题材往往具有一定的“价值创造”特征,市盈率、市净率的估值压力束缚不大,因此容易带来暴利机会。价值创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优质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能产生一次性的利润增厚效应。 ②资产注入能够快速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③通过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可以迅速改变主营方向,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带动公司内在价值的快速提升。 ④资产重组能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强烈的后期的资产注入预期。 ⑤与企业自身积累相比,企业购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 ⑥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 ⑦与新建一个企业相比,企业购并可以减少资本支出。 ⑧在二级市场上,只要上市公司涉及资产方面的重大重组,大多会给投资者这样的一个预期:资产重组带给二级市场的是股价翻倍的极大利好。该预期会使得场外增量资金大量涌入市场,从而推动股价的大幅度上涨。 二、不同资产重组类型中的暴利股 1.非上市公司买壳上市所产生的暴利股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拥有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从而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国内的借壳上市则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上市的子公司中,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母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改善经营业绩,推动子公司的业绩与股价上升,使子公司获取配股权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的资格,然后通过配股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扩大经营,最终实现母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1)非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控制上市公司 二级市场低迷增加了企业收购的机会,非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购买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达到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目的,以实现在二级市场上市的目标,这对于缺乏上市融资机会的国内企业,壳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通过二级市场买壳上市的优点如下: ①可以避开一些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的限制。只要买壳方能找到可以通过增持流通股而控股的上市公司,就可以实现买壳上市的目的。 ②只要拥有足够的资金,只要计划比较周密,一般就能成功操作。与收购国家股、法人股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无需去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运作相对简单。 ③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全是流通股,所以进退比较方便。如果想继续控股,则继续持有;如果想退出,则卖出所持股份。 通过二级市场买壳上市的缺陷如下: ①由于在买壳过程中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银行贷款支持,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②按照《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方在持股达到5%及以后每增持5%的股份时,必须做出公告。但收购方做出公告以后,壳公司的股价可能会大幅度上涨,从而使收购方继续收购的成本大大增加,有时甚至导致收购无法继续进行。 ③适合作为二级市场收购目标的上市公司应该是流通股占绝大部分或完全是流通股,股权结构不应过于集中。但目前沪深股市上满足此条件的目标公司较少。 例如,1998年2月至4月,延中实业(现为方正科技)第一大股东中国宝安集团上海实业公司先后五次减持公司股票。1998年5月,以北大方正集团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所属关联企业发布公告,其合并持有延中实业股票562.3801万股,持股比例为5.077%。截至1998年年中,宝安集团持有延中实业股票比例为9.805%,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大学所属关联企业为延中实业第二大股东。在延中实业第十六次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第五届董事会中,北大方正集团的代表占了多数,标志着北大方正集团成功入主延中实业。 在以北大方正集团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所属关联企业从二级市场上收购延中实业股票的过程中,延中实业的股价大幅度上涨(图2-3)。 P14-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