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幻想即现实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曾奇峰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中国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受众,最多读者的心理治疗师,邀你走进你不知道的你自己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心理治疗师的语言就是你的药……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的生命,在这本书面前要保持沉默,因为这本书要用生命来阅读。生命不息,练功不止。

刘绍棠常把惊天的传奇当成最淡泊的故事讲述,借用他在某个中篇的最后一句话,记得大概是这样说的:“黎明,村头有个黑影一闪,从此这里就不再黑暗”。

目录

序一:精神分析的俗人

序二:奇峰文集序

第一辑 缓慢地奢侈着

 先站稳再迈步

 缓慢地奢侈着

 享乐的级别

 假如别人不懂你

 精神的慈善

 懒惰是别样的勤快

 信任是一种健康的冒险

 超越“健康的咒语”

 被治疗成一个人

 别说太正确的话

 游戏的境界

 唯有温暖御风寒

 信仰与心理学

 希望是心灵的阳光

 也算是天人合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

 情感的品质

 问世间钱为何物

第二辑 学习活着

 弗洛伊德:直面心灵的伟人

 以善意的名义恶毒

 有限与无限之间的人生

 爱字之前无需定语

 被期望虐待

 爸爸的一半是男孩

 超越命运

 作为诱饵的疲乏感

 哀伤与坚强

 被肢解的生活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

 对成熟的迷信

 对痛苦成瘾

 福与祸

 行动崇拜

 学习活着

 因为痛所以记得

 这是怎样的男人和女人啊

 子弹射向了谁

 走出父母婚姻阴影的女儿

 言如其人

 父母的“逆反心理”

第三辑 花枝乱颤

 守卫自己家庭的疆土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问你伤害要多深

 人与他自己制造的世界

 不必要的提示

 为了未来的回眸 

 那一阵醉人的花枝乱颤

 亲情的缺憾

 僵硬的自我边界

 被流行语污染的语言

 抱怨——自处低下的难堪

 被网络阻隔的亲情

 心理创伤的视角:乖学的和人文的

 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安全

 抑郁症相关问题

 感谢女儿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为了离别的纠缠

 我的“中德班”十年

 惩罚、自我边界与抑郁

 一个人的学派

 《心理月刊》问答

试读章节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上空,游荡着一个幽灵,这个幽灵的名字叫做不满。

这个幽灵缠绕着每一个它能够遇到的人,它使一个人的很多方面都沾染上不满的味道:面容、皮肤、身材,学历、知识、性格,财富、地位、声誉、环境,等等。当一个这样的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发现他已经被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打垮了。

人的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者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战士、枪支、弹药甚至战术,都是这个人自己提供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支撑下去。

人天生是对自己满意的。看看婴儿,他们那种安详、沉稳的神态,就是自我满足到了极致的表现。他们也有资格对自己满意:作为造物主最杰出的产品,对自己不满意实在是对造物主的不敬。

重新观察孩子学步,会发现他们永远都是先扶着墙、椅子或者大人站稳,然后才向前迈步的。在开始的时候,那一步迈出与其说是为了走稳,还不如说是为了摔倒,摔倒得干脆而壮烈。他们绝不会因为摔倒而对自己不满。他们会继续找一个人或者物体扶着,仍然是先站稳,再迈步,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再一次又一次地站稳,直到不再那么容易摔倒为止。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站稳过的孩子,他以后会慢慢学会走路。幸好老天没有在婴儿心中事先植入对自己的攻击,所以他们尽可以不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责。但是,遗憾的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成人们都学会了因为自己的哪怕些微的不足而折腾自己。在这样的折腾之下,站稳都成了问题,所以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慌乱、浮躁和猥琐。

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人,想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人,都是把别人或者环境对自己的不满植入了内心。外界的要求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外界的攻击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

抛开专业的分类不谈,人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出门之前先把自己在心理上“暴揍”一顿,然后垂头丧气、一脸不是有病就是有罪的征象。如果这样的人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几乎能感到他们是拿着刀子逼着医生把他们从里到外都拆开换上新的。医生当然不会这样做。医生感兴趣的是,他们是怎样变得对自己如此苛刻的?

第二种人,是出门之前对着镜子把自己猛吹一顿的人。李敖名言:我如果想要找一个自己佩服的人,我就照镜子。看来他是这一类人的典型。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不会把自己吹得出门之前就发疯了?当然不会,那些出门前和出门后疯了的人,恰恰是那种在出门前“揍”自己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被吹疯的人,只有自我攻击才会让人发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句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的名言。误解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大家都要在别人取得成绩后背诵这句话作为告诫。领导对下级如此,老师对学生如此,父母对孩子也是如此,好像不这样说就对不起别人似的。很多人对赞美别人吝啬,意识层面的目的是害怕别人变得骄傲了然后落后了,潜意识层面呢,则可能是别人的成功引发了自己的焦虑,所以才那么小气。

曾经问过很多人:别人赞美你,你会变得骄傲吗?几乎没有人点头说是。其实,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和赞美,也不会真正导致自满和退步。这种自我赞美和接纳,是对老天造物的认可,是对父母的基因与养育的敬重,是对一切跟自己有关的人的肯定,也是送给所有关爱自己的人的最好的礼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方式,会比对自己不满的方式,更加具有“反社会”、“反亲友”的特征了。

变得更好的理想本身无可厚非,但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必须基本上认为自己是好的,然后才可以变得更好。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对自己缺乏基本的满意,那么变得更好的愿望本身,就应该算是我们所有的不好中间的最坏的一种。如果一定要对什么东西不满,那就应该是对自己不满本身的不满。

P3-5

序言

武汉医学院是一个基本没有精神病学传统的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德国笑话,说精神科医生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治不好。可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这个学校却有几位学生患上了精神分析的病。这要部分地归功于医学院的图书馆。图书馆三楼的社科部不仅藏书丰富,还有位和善的管阿姨,管阿姨替我们留下《朱光潜美学文集》。文集收录了朱老先生写于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文字,第一卷中的变态心理学讲的几乎全部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显然三四十年代的美学,文学和哲学对弗洛伊德更为敏感,倒是医学并没有做好准备去把精神分析当作一种治疗方法接受过来用于减轻中国人民的疾苦。但是,四五十年以后,奇峰说,精神科医生才叫“人的医生”。所以在当时的武汉医学院,偶尔在晨曦下,更多的是在深夜里,总有几个年轻人神情凝重地手捧精神分析的秘籍,别人看来像有病,自己觉得在练功。

1983年的一个夏夜,深夜的两点钟,路灯昏黄,汉口解放大道靠武汉商场附近,游荡在校园外的这几位年轻学生发现在一排深红色的店铺窗板上被人写了一行白色的大字:我要往东南方向去九万里,种稻谷发财。乍看这计划显然不太周密,指定的方向和预计的里程都很模糊:几时走,干么事,和谁去,去多久,等等问题都没交代明白。第二天这句疯话就被洗得干干净净。但是,这种雄才胆略,轻易地刺激了年轻的心。因为它很壮烈,很诗意,尤其是目标很可爱,很诱人,也具备实现的可能。如果第二天派当时在练精神分析的功夫的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在同样的地方也去写一句话,那一定会是:我要在全中国,发展精神分析,当然第三天就会同样被无情地抹去。

 就在同一个闷热的夏天,奇峰在一篇小说中读到一首情诗,那是情侣写给情侣的誓言:“踩着鲜花 走向死亡”。在期刊阅览室里,奇峰满头大汗,说,诗已经被写完了。这是少年奇峰心中最美的诗句,它把奇峰每一个角落的决心和所有的勇气都凝聚到了一起。当时的奇峰在爱情上大概还处于过家家水平,但他就在那个时候,像诗一般大胆地坚定地和精神分析订下了终身。精神分析因了这句诗,在中国很轻松地找到了一位可靠的新的伴侣。奇峰的集子就是奇峰和精神分析在中国的共同生活,就是写在那窗板上没有人能够将它抹去的文字。

1986年,当时武汉市精神病院的刘院长兴奋地说,今年的新医生分配指标不必像往年一样强制执行,这次到我们医院的全部是自愿的。奇峰和精神分析一起就这样自觉自愿,如愿以偿地开始了在中国大地,在汉语世界,在炎黄文化的旅程。开头在各种理论当中打转,不久就骑着自行车,过轮渡,跑关系,要资助,办医院,到德国,到美国,找老婆,生姑娘,这些大事背后当然还有无数的细节,从书里面看,也就是普通而踏实的生活和读书,常常治疗别人,偶尔也治疗自己,热情地张罗一切可以分析和被分析的人。然而奇峰的每一步,不管是大事还是细节,都是经典的精神分析。因为奇峰对生活中任何可以分析自己的机会,以及所有可以用来分析的事情,都没有被放过。他曾经说过,也做到了:对自己,一切可以分析的和一切不可以分析的都要分析。看到女儿胆怯,心里有些惆怅;一个人,哪怕你仅仅只是感到惆怅,你不要放松警惕,你要么自己来,要么尽快找到一个爱你的人:你的妻子,你的医生,因为你不知道的你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忽隐忽现的。你一旦抓住了那一部分,就抓住了你自己,就像抓住你的两只耳朵,用点力就可以升空。这个时候再出门,即使外面起风下雨,即使抱着好几把雨伞,也故意不撑开,也是应该扛得住风雨的吹打,经得起人们的惊讶的。

奇峰经常召集饭局,吃脑子补智力,吃肚子补胃,吃乌龟长寿,喝辣的壮阳,喝酸的滋阴,毒不死人的都吃。沿用民间流传的习俗,传导和揭示着分析的日常工作的要领和本质。那就是,解读象征性的关联,增强对打击的承受,唤起对未来的憧憬。有了五毒不侵的野蛮体魄,就有了战无不胜的强壮精神。饮酒必不可少,因为酒精这种精神活性物质可以解除顽强的防御,使灵魂柔软通透,可以溶化突出的自我,使个性酥松滑嫩。不管你自认为是医生还是病人,你就这样被他妥当地收拾了。奇峰的行囊是瘪的,身材是瘦的,衣服是松的,练就了一身的轻功,几乎赤条条无牵挂,在全中国来无影去无踪。在人们被沉重的亲密的疏远的,上面的下面的,长期的临时的,过去的现在的各种关系所牵拉缠绕的时候,奇峰仍然可以像当年一样,因为一句话,一首诗,一盘棋,干净利落地和你,和我,和他,建立治疗的或者非治疗的关系:那我们开始。他神情内敛地往你的面前一坐,不带来别处的尘埃,你“觉得他给了你全部的关注”。

尽管奇峰是公认的精神分析大师,但他毕竟没有练《葵花宝典》,所以还是个俗人。如今做人难,做俗人难,做个精神分析的俗人就相当的难。正是这样的大俗,所以他的一招一式我们都很容易在中国人的普通的俗世的生活中找到出处,难的是,奇峰就像一位高明的厨师,用这本书,相信还有将来的书,把东方的人生智慧和西方精神分析的精华整合起来。我们在饭桌上很少能见到厨师,而他却总是站在讲坛上光亮地陈述他的精神分析,倒使得他更像是餐桌上那只炖着洋鸡和土鸡的黑乎乎的油罐子。

关于土鸡,奇峰说,它的大小是由其他的鸡决定的。土鸡出壳,就得要和身边所有的鸡,鸡爹鸡妈,鸡兄弟鸡姐妹建立关系。一只健康的土鸡,会拥有一套完整的但是又是取决于身边其他鸡的关系:上的下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重的轻的,脆的韧的,紧的松的,黑白的彩色的,自己发情的被迫接受的。一个曾经饱受挤压的瘦土鸡,自然会拥有一副覆盖全部江湖的关系。更为重要的不是在乎这个关系看起来有多么庞大复杂,而在乎它的质地。黄永玉有一件作品,画的是一条蛇。从这条蛇身上很不容易看出大师的手笔,但他给这条蛇的题词,却无比高明。他在蛇的边上写着:“听说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奇峰说,精神分析治疗的成功,从根本上就是取决于土鸡们所具备的蛇的特性。某地有位精神分析家,出道当初自称中南第一,忽闻某某之名,立即改称中南第二,忽又闻另某某之名,立即改称中南第三。据说还要继续改称。如果退着弧形小步,又不停地改称,他不久就会退到江湖第一,回到他的起点。再看看奇峰书中记录的案例,大多都是疗程短,起效快,效果好。土鸡就是土鸡,不管是武汉的分析的鸡还是书里面的被分析的鸡,从内心里面来看精神动力,骨子里只有自强不息的精髓,从人际周围来看关系,上下左右前后,方圆大小高低,都是韧性十足,灵活多变,凝重飘逸。

这第二本集子是奇峰二十多年来的生命。在这本书面前要保持沉默,因为这本书要用生命来阅读。生命不息,练功不止。刘绍棠常把惊天的传奇当成最淡泊的故事讲述。借用他在某个中篇的最后一句话,记得大概是这样说的:黎明,村头有个黑影一闪,从此这里就不再黑暗。

说的是苦大仇深的青年逃出去投奔了共产党,现在被党派回来,领导人民得解放。

朱少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