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底(调查特稿卷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保印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无法提供帮助的关爱热线

王二猛最近几日情绪低落,经常晚上独自饮酒。

身材高大、相貌憨厚的河北人王二猛半年前,在河北地方县政府的鼓励下,和其他数十名老乡一起,坐上政府安排的大巴,来到廊坊富士康园区。

这个壮汉,一进入车间,就“经常加班加点”。

他做的是抛光的工作,每天要抛光29筐手机后盖,一筐36个,累计要抛光千余个。

辛苦的工作没有换来管理者的赞许。王二猛说,他的直接上司——线长,尤其看重“良品”,但因多种原因,王二猛所生产的良品率并不高。

他解释称,手机后盖抛光是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他无法左右流水线上的其他人——如果手机后盖的“料”不好,如果承载抛光液的桶不干净……都会导致良品率降低。

如果良率低,线长会直接劈头盖脸说,“你今晚别回去了,直接面圣吧。”

王二猛称,这里的“圣上”,是富士康线长的直接领导:一位科长。

巨大的良品压力导致王二猛经常失眠,甚至靠药物安神。

每逢夜班时,最难熬的是凌晨。刚开始,一到凌晨5点,王二猛养成了一个习惯,“偷偷站着睡觉10分钟。”

最近,王二猛不敢睡觉了。

一个月前,王二猛去其他车间支援,车间的机器手咔嚓咔嚓上下摆动,凌晨5点左右,一个小伙子操作中打瞌睡,不小心一低头,机器手猛地抓住头向下按。“我看到他满头是血……亏得瞬间躲开,不然可能没命。”

他当时惊得一身冷汗,瞬间清醒。随后,他越来越怕上工。

他厌烦了操机台上的工作,想换一个环境。在室友的建议下,4月23日晚,他拨打富士康员工关爱热线78585(请帮我帮我),咨询是否可以调岗。关爱人员答复称,无法提供帮助,“你需要自行先和目前的车间沟通,声明要调岗,然后找好愿意接收你的车间,声明愿意接收……”

挂了电话,王二猛一脸迷茫。

4月23日,记者来到心理咨询中心,称自己压力大,“看到工友们陆续离开,心里难受,并且工友们说像机器人,不知道该怎么调节。”

心理咨询师说: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而要看自己是否适应环境,这也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你选择富士康,富士康也要对你做出选择。

记者接受心理咨询期间,热线响起,廊坊富士康有人跳楼了。

尽管经心理咨询师及宿管等人的干预挽救了一条生命,但关于跳楼的话题在富士康一直未曾停歇。

走进富士康的年轻人

一些打工者对流水线的枯燥和单调显得不以为然,相比之前的漂泊,富士康是他们人生规划中重要的一站。不过,没有人愿意在此长干。他们想趁青春流逝前,追逐自己并不宏大的梦想,比如找个对象,比如开个小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与打工、漂泊和富士康有关。

16岁那年,出身农家的张顺地开始在太原扛水泥,扛一袋100斤的水泥爬一层楼赚5毛钱;范振鸣在16岁时离开大山,到县城一家汽修厂做学徒,中秋节一个人煮着饭号啕大哭。

28岁的李国春是在2012年10月30日的深夜到达太原的。这位原煤矿工人下火车后有些“狼狈”,他口袋里只剩了8块钱。

他本来打算到太原后,即刻奔赴富士康报名的,“当天进厂花不了多少钱”。

深夜已经没有了公交,而8块钱既不够打车,更不用提住宿了。他钻进路边的网吧,找张椅子眯了一晚。第二天,他花l块5上了一个小时的网,给远在四川打工的女朋友留言,“打200块钱过来”。

之后,李国春挤公交赶在8点之前到了太原富士康的北一门。这时,28岁的张顺地、20岁的范振鸣等人也提着窝了被褥的编织袋,等待进厂。

他们之前素昧平生,但却已在打工或者漂泊中一起走过了很长的一段岁月。

李国春此前一直在煤矿下井;张顺地在一个小铸造厂待了10年;范振鸣则一直辗转在汽修店和餐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与他们同行的,有做了几年小买卖赔本欠下债务的前老板,有在北京摆了十数载大排档无以为继的返乡青年,还有原来跟着团伙摸黑从工地顺钢筋的“问题少年”……什么人都有,却“都是些没出路的人”。张顺地觉得,但凡还有点别的办法,就不会来富士康“遭罪”了。

在16岁时,也就是2000年前后,张顺地走出了吕梁山区。嗜赌的父亲败光了家里曾一度拥有的宽裕生活,而家中本已贫瘠的土地,也因为政府征用越来越少。打工是生活的唯一出路。

范振鸣也在大山里度过了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辟于山上的地产不了多少粮食,他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

近些年来,跑到外面世界去打工渐成了村里青壮年间的风气。留守村子的只剩下老人和儿童。

村子以外三四十里是另一幅光景。范振鸣说,有些村子的地下发现了埋藏较浅的煤矿,煤矿公司给这些村子里的村民每人四五十万的补偿款。范振鸣常常幻想着,自己能被那样的“幸运馅饼”砸中。

比起他们,戴着眼镜的李国春多读了3年高中。高考时,他的成绩离第一志愿山西大学的录取线差了七八十分。他想再复读一年,可母亲跟他说,托人在煤矿找了份差事,你下井去吧。走南闯北的岁月

李国春在煤矿里一待就是五六年。他每天坐1个多小时的小火车下到地下几百米处,扛几百斤的机器在巷道里行进。一个月下来,他能拿到五六千,甚至更多的工资。

李国春觉得这份工作还算不错。但不幸的是,2011年他被一辆车撞成骨折。车主赔了他9万块钱。

伤愈后,他没法干重活,只好在煤矿办了个停薪留职。那9万块钱被他存到存折里,一分钱没动。对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的他来说,这9万块就是下半辈子的指望。

2008年,16岁的范振鸣到了县城一个汽修店做学徒。身高1.62米的他每天抡着大锤,一锤一锤地把被撞坏的汽车保险杠或者车壳砸平整。活儿很累。瘦小的少年常常感到胳膊麻木,赶上旺季,他还得加班抡锤到很晚。两个月下来,老板扔给他90块钱。那年的中秋节,他和同村一起出来的“同事”,蹲在汽修店煮米饭。煮着煮着,米饭煳了。掀锅看着黑乎乎的米饭,16岁的他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突然就想家了。”范振鸣第一次觉得“还是家里好”。

P5-7

目录

富上康,被跳楼困扰的“围城”

东方白鹳的死亡之旅

实德资金链紧,举高利贷解压?

诺奖后,高密的“莫言效应”

郑州“房妹”调查

公办养老院排号到底有多难

冷静之死

涪陵民营加油站生态调查

“神秘”的张志熔

李双江之子打人,大喊“谁敢打110”

大兴四层违建楼大火17死25伤

泰安袭警案调查

“7·23”温州动车事故后的一夜

“虚假诉讼”办车牌黑幕调查

北京地税局原局长王纪平涉贪路

王朝劫案作案时间成谜

宋建忠买官覆灭记

失控的夺命校车

血色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拆迁风波

民警被指造假送人进精神病院

追问上海“钓鱼执法”

内蒙古越狱案疑云

大兴男子灭门案调查

开胸验肺民工:我只想活下去

山西十余少年连遭跨国绑架

通钢事件调查

民警高作喜“奇遇”记

序言

一个写作时代的到来

2011年,甘肃正宁发生校车货车相撞事故。那年11月21日,我们报道的导语这样写:11月16日清晨,笔直的“郑周公路”在薄雾中向远方延伸。杨海军握着方向盘,把金杯牌9座校车开得飞快,拆掉坐椅的车厢里,62名孩子贴在一起。当看见路边的下沟砖厂时,他决定,逆向行驶,他要寻找路边等待走上校车的孩子。就在杨海军逆行的同时,校车里播放的儿童音乐正在王春娟身边环绕,这位坐在副驾驶上的幼儿园老师不知道,薄雾的另一端,厄运已悄然驶来。

而其他媒体同一天见报的深度报道则这样开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了一起不幸的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一辆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接送校车迎面相撞,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

后者是典型的硬导语,作为一则深度报道的开头,它已被这个时代摒弃。中规中矩,依次排列,但这些信息,于5天前,即事发当日,已在微博上广为流布。当下的“阅读”信仰是:你不吸引我,我为什么要花10分钟读剩下的5000字,不如刷500条微博。

碎片化、低技术含量的信息发布在新媒体上,如洪流般汹涌。但人类不会只满足于此。

2003年,《克里夫兰实话报》女记者康妮舒尔茨,用系列文章描写了一名被冤枉的强奸犯,无端获刑13年。该组文章打动了真正的强奸犯,投案自首。康妮获得当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提名。这类文章无论在什么媒体什么年代,都是人们必需的精神食粮。

特稿,最具有文学气质的新闻报道,亦被称为非虚构写作。它严守客观性,但会着重描写故事气氛、人物性格,精心安排情节发展。它要求记者有报道的态度和写作的技能。

如今,该是记者进入写作的年代了,而不是仅仅只会报道。

西方,许多作家曾是记者,海明威在巴黎做过记者,杰克·伦敦曾为美国报馆写作,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也曾客串过一次记者。

美国的特稿写作发端较早,始于19世纪,直至1979年,普利策奖委员会增设特稿写作奖后,这类新闻写作才被严肃报刊接受。美国有专门的学校传授记者写作技能,为记者编写的英文写作指南《风格的要素》也是畅销的工具书。

而中国的特稿写作,从某种意义上,可追溯到1995年,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的创办曾让人惊艳。随后是南方周末的特稿。但因中国特殊的舆论环境,近20年里,特稿选手转型的转型,流散的流散。陈旧、简陋的消息体依旧是报业的主流文体。

但是,一切正在发生改变,尽管变速缓,却依然在变。新媒体的竞争,读者的换代,让僵硬文体丧失竞争力,对阅读体验的要求在不断升级。

新京报创刊后,一直摸索如何做深度报道,如何写特稿。10年,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已搭上了一点脉。

本书中挑选的特稿报道曾被广泛关注,也体现了适度的影响力:其中有官员被报道后锒铛入狱,有良民在报道后逃出生天,一些违法拆迁叫停,一些“神医”光环黯淡。

这些稿件大都涉及到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不寻常的命运。这也是特稿体裁的显著特征:展现命运。

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文门彻谈到特稿时说,“事件具有人的维度,才值得传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在新闻中要见到人。

但这只是事件到人的维度。好的特稿还需要有“人到事件”、“人到社会”的维度。即从人物身上能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那才是一篇有深刻内涵的特稿。比如:贫病夫妻相缚投江,在农村医疗的困境中,一对夫妻投江自尽。

这些特稿报道未必能给出一个精准的特稿定义,但不乏一些隽永佳作。也算是给那些有志于写作的记者,抛砖引玉。

做严肃媒体的,都是无可救药的梦想者。他们坚信,没有现实,会比梦想更长。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包袱里,裹藏着久违的希望。凭借这种希望,才能在崎岖坎坷、苦痛悲哀中,触摸到打动人的力量。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内核,特稿才会闪现出文本关。

当然,对深度写作来说,除了特稿性报道,还有调查性报道,而后者尤其需要严密的逻辑链、缜密的证据链、扎实冷峻的文本,同时不能失去可读性。要做出优秀的调查报道,记者往往要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代价。有时候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这个时候,就特别考验记者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好在,这两点,在新京报调查记者的身上,从来都不缺。

所以,在本书中,除了精选新京报十年来的特稿报道,还精选了部分调查报道,透过这些调查报道,你自可以看到让你震惊的真相,以及你完全想不到的种种黑幕。而之所以要做这些调查报道,目的无它,只是要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份美好,少一份罪恶。

新京报,等待每一个加入写作年代的记者的到来。

新京报,等待每一个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记者的到来。

闾宏(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

2013年10月

内容推荐

曹保印主编的这本《探底(调查特稿卷上)》中挑选的特稿报道曾被广泛关注,也体现了适度的影响力:其中有官员被报道后锒铛入狱,有良民在报道后逃出生天,一些违法拆迁叫停,一些“神医”光环黯淡。这些稿件大都涉及到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不寻常的命运。这也是特稿体裁的显著特征:展现命运。在《探底(调查特稿卷上)》中,除了精选新京报十年来的特稿报道,还精选了部分调查报道,透过这些调查报道,你自可以看到让你震惊的真相,以及你完全想不到的种种黑幕。而之所以要做这些调查报道,目的无它,只是要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份美好,少一份罪恶。

编辑推荐

曹保印主编的这本《探底(调查特稿卷上)》阐述了新京报人致力于用笔书写当下大案要案的进程,关键是能透过文字的迷雾来看清事物的本质现象,呈现出新闻人的价值:心中有理想,眼里有江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有胸怀,有情怀。每篇文章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