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全面战争,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殖民地有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欧洲各国除英国外,其余各国都向拿破仑臣服。他还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宋姝编写的《拿破仑(1769-1821)》以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拿破仑·波拿巴的传奇人生。
宋姝编写的《拿破仑(1769-1821)》以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拿破仑·波拿巴的传奇人生,精细描绘了他的风云际遇与冒险经历,以及过人的指挥才能,希望读者能从多角度了解拿破仑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得到指点与教益。
在以后的数年中,夏尔。波拿巴的妻子莱蒂齐亚——这位美貌出众、声名显赫的贵族后裔,又陆续为这个并不富裕的贵族家庭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而在众多孩子当中,拿破仑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他从小就孤僻独立不喜言语,不甚合群。当别的孩子在一起嬉戏玩闹时,他经常一个人骑坐在一尊哑炮的炮筒上。他起初矮小的身躯,苍白消瘦的面容,在烈日和海风的洗礼下,日趋健壮起来。他时常几个小时默默地凝视着辽阔的海洋和蔚蓝的天空,直至看到夕阳沉人一望无际的法兰西海岸。在他那幼小的心中,是法国占领了他的故乡科西嘉岛,他为此愤愤不平。
年少的拿破仑精力旺盛,缺乏耐性,多动好斗。据他后来回忆说:“我凡事都满不在乎,脾气暴躁而好斗,我跟同伴在一起除了争吵就是打架。我谁都不怕,对人不是打就是抓。经常被我欺负的人是我的哥哥约瑟夫。我打他、咬他,他还因此挨骂,因为在他还惊魂未定的时候,我就已经向母亲告状了。我这样耍花招儿也的确占了便宜,不然我会因为打架而受到母亲莱蒂齐亚的惩罚,她任何时候都不会容忍我去侵犯别人!”兄弟姐妹们都不喜欢拿破仑经常性的挑衅,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权威。
I司时,这位天生“霸王”似的小拿破仑还异常聪慧狡黠,“鬼点子”特别多。有一次,他和约瑟夫一起到奶妈家玩儿,奶妈烤了两块鲜美的肉饼给他们吃。拿破仑看着香喷喷的肉饼,灵机一动,悄悄地在哥哥耳边说:“约瑟夫,你猜奶妈烤的第三块肉饼藏在哪里?”约瑟夫摇头表示不知。拿破仑马上又神秘地说:“那块肉饼藏在厨房的碗柜里了!”
约瑟夫信以为真,赶忙去厨房的碗柜里找。他刚一起身,拿破仑便像寓言里的那个哄骗乌鸦吐肉的狐狸一般,抓起桌上的两块肉饼,又不忘冲奶妈调皮地做了个鬼脸,就跑到门外将肉饼狼吞虎咽地吃光了。
小拿破仑诸如此类的行为有很多,夏尔和莱蒂齐亚都觉得这孩子颇有心饥,足智多谋,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父亲对他的顽皮抱以宽容的态度,认为这些无伤大雅的诡计算不上什么劣行,而且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问去管束孩子们。但母亲对拿破仑的要求却很严格,经常训斥他。生性好斗的拿破仑从小就显露出了军事组织才能。在阿雅克肖城里,他常常组织一群孩子玩打仗的游戏,他将他们按人数划分为敌对双方,每次都自任元帅,并且指挥较弱的一方向对方挑战进攻。进攻时他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动起拳脚来又重又狠,每次都是他所指挥的一方获胜。拿破仑的这种征服欲望,除了表现在武力上以外,还表现在学习上,他7岁上学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喜欢读书,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玩耍打斗上。后来,有一次约瑟夫说了一句刺激他的话,竞使他性情大变。那是一天上午,约瑟夫突然给他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拿破仑一时竟答不上来。约瑟夫便讥讽他道:“这么简单的题你都答不上来,看来你只是比我勇敢罢了!”
拿破仑被约瑟夫的这句话深深地刺伤了,他忽然感觉到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强者。于是,从那天起,他不再贪玩,开始用功读书。母亲莱蒂齐亚看到拿破仑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便借此机会对拿破仑说:“孩子,你现在明白了,一个人光有蛮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有理想。你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并胸怀远大的志向,才能征服别人,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母亲的话使拿破仑茅塞顿开,从此他不再出去玩耍,而是经常躲在屋子里学习。他喜欢独自一人到海边的小岩洞里做数学作业,经常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如今,在拿破仑的故乡还保留着这个洞穴的原貌,以供游人参观。P4-5
1804年12月2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里,一场加冕仪式正在进行。被加冕的皇帝35岁,个子不高,穿着华丽的深红天鹅绒大袍,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势。仪式时间太长,皇帝十分不耐烦,一直在打呵欠。最后,当主持人——罗马教皇终于要把皇冠戴在他头上时,这位皇帝早就等不及了,他一把抢过皇冠给自己戴上,然后拿过另一顶较小的皇冠,戴在皇后头上。瞬息之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与他最爱的女人一起站在权力顶端,耀武扬威地接受四方膜拜。
当时,拿破仑的野心是统治整个欧洲。而直到如今,人们给他的评价也合乎他的期待——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也是法国人心目中的战神,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情圣”。他一生最专注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肚皮上”。
在马背上,也就是打仗。拿破仑在这方面堪称天才,他24岁就做了将军,是法国最年轻的将军;27岁时征服了意大利;29岁时出兵埃及,半路上接到国内动乱的消息,他没有恋战,当机立断赶回法国,发动“雾月政变”,当上了法国的统治者;35岁时他自立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征服过的国家还有普鲁士、波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瑞士等,眼看就要吞掉整个欧洲;他亲身指挥的战役约有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
拿破仑的战争,兼顾艺术与学术。他最漂亮的一仗是在1805年,他加冕一周年的日子,打败了俄国和奥地利的联军。这个胜利非同小可,因为对方的皇帝也在现场,这一战史称“三皇会战”。一个皇帝打败两个皇帝,7万兵力对9万兵力,从哪个角度都是以少胜多。类似的奇胜在他一生中屡次出现,他在战场上出尽了风头。作为一台不知疲倦的战争“机器”,他有着完美的效率:每当临近打仗之时,他总能躺在虎皮上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就能连续工作很长时间。此外他还是半个数学家,对数字的把握十分精准,能够轻松完成复杂的兵力布置,这帮了他的大忙。
同时,在另一个战场——女人的肚皮上,这位常胜将军却有点尴尬。拿破仑是公认的多情种,谈情说爱的本领不亚于打仗,但却败给了三个女人:初恋情人和两任妻子。其中,他对第一位妻子——约瑟芬的热恋,简直是一部名著级的罗曼史。 尽管被约瑟芬玩弄得很惨,拿破仑“休妻’’的理由却只是她生不出孩子。一个皇帝必须要有继承人,于是拿破仑迎来了第二任妻子,奥地利公主路易斯。尽管没有了以往的激情,他对这个妻子也算“掏心掏肺”:在临死时,他打算把自己的心脏挖出来.托人带给路易斯。
英雄多情,战争和政治却总扮演“负心汉”。尽管拿破仑给法国人带来了激情与梦想,历史却总要回归现实。人们不得不承认,他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带来的灾难远多于福利。他与这么多国家为敌,失败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英雄已经诞生,定格在他最辉煌的年代。至今人们不仅能在各种史书里看见拿破仑的英姿,还能从他保留下来的几百封情书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柔情汉。此外拿破仑留给世人的还有一部《拿破仑法典》,它深深影响了周边国家的立法,至今仍被沿用;一条“拿破仑定理”,它是这个战争天才在数学领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