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是一套适合中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课内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全面成长、百科全书式的青少年读物。每一本书,无论选题取舍、内容确定,还是体例编排、版式设计,均以适合学生阅读为最终的原则。自2008年陆续推出以来,迄今已达78种,均在图书市场上热销,甚至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读者全套邮购。
本书为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一百零一个感人的红色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人的红色故事/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张彬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是一套适合中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课内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全面成长、百科全书式的青少年读物。每一本书,无论选题取舍、内容确定,还是体例编排、版式设计,均以适合学生阅读为最终的原则。自2008年陆续推出以来,迄今已达78种,均在图书市场上热销,甚至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读者全套邮购。 本书为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一百零一个感人的红色故事。 内容推荐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诞生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用热血、用生命捍卫了崇高的信仰,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红色故事。 目录 用我的死来警醒别人 建铁路为国争光 戎马倥偬的光辉一生 流尽最后一滴血 刑场上的婚礼 为伟大使命奋斗终身 探索救国之路 坚贞不屈 为共产主义献身 为革命奉献一生 大义凛然为革命 为祖国奉献一切 不屈的民族气节 一心为劳苦大众 战场上的丰碑 爱国的心声 为国捐躯 永垂史册 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 誓与高台共存亡 钢铁的意志 最后的枪声 新社会的催生者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从容就义 工业救国 矢志不渝 无坚不摧百折不挠 勇于献身 耿耿丹心 铮铮铁骨 拼死疆场 舍生取义 发扬民族文化 振兴中华 开创近代天文学事业 血战到底 中国的保尔 血洒新疆 气壮山河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肝胆一片为中华 誓把敌人消灭在隆化城 爱厂如家 闪光的足迹 保证人在阵地在 国际主义的忠诚卫士 在烈火中永生 血战上甘岭 走在时间前面 用生命保护集体财产 跨越世界之巅 为人民服务 烈焰翻腾的蘑菇云 相约北京 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上 雷锋能我也能 积极与困难作斗争 祖国是我永远的家 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奋不顾身救火车 不畏艰难攀高峰 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永不停止的兴奋点 学为报国 不求名利 用残缺的身体写就成功的美丽 茫茫戈壁的航空故事 活到老 学到老 工作到老 改造到老 美好的心灵 舍己为人 奥运第一金 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不灭的火炬 爱的奉献 绿色革命 用人格力量去感化大家 甘为孺子牛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 八十年代新雷锋 我爱我的祖国 新时期的铁人 我的事业在中国 坚持就是胜利 呕心沥血 最后的胜利属于强者 满腔热血为中华 为了党为了祖国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大漠愚公 情系炎黄 将生命化甘泉 战士的英雄本色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 为农民办实事 艰苦奋斗是宝贵的财富 我听党指挥 不受钱指挥 一半是老师 一半是父亲 人民的公仆 永恒的彩霞 攀登天梯 尖刀部队 决不放弃一丝希望 大爱无疆 试读章节 1928-1930年,何叔衡曾到莫斯科学习两年。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的同志,政治上是跟何叔衡同志走的。”在那里,他刻苦学习,有时为熟记一个俄文单词,读上几百遍,这位被称为“永不疲倦的人”终于圆满完成了学习。 1930年7月,何叔衡回国后,在上海担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同互济会的主要负责人。次年8月后,上海的环境更加险恶。党决定让他转移到苏区去。临行前,他把女儿找来一起吃饭,并告诫女儿:做共产党员的就应该是不怕死的。我们从入党那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党了。 这年秋,何叔衡转道香港,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看到根据地的兴旺景象,心情格外舒畅。11月7日至20日,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隆重召开,何叔衡出席了这次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政府工农检查部部长。接着,又被任命为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还兼任各级苏维埃政府训练班主任和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在繁重而复杂的任务面前,何叔衡夜以继日,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自勉,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这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逐步在中央苏区推行。何叔衡对左倾错误领导十分不满,并在行动中加以抵制,因而导致“左”倾错误领导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他的无端指责。1932年冬,中央政府机关的党总支委员会召开会议,对他进行批判,并提议撤销他的领导职务,只因云集区委和瑞金县委都不同意而作罢。1933年夏开始,左倾错误执行者又在报刊上对他进行点名批判。7月7日,中央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第17期上,登载《火力向着右倾机会主义》一文,集中批判了何叔衡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声言要“用全部力量”对他“作斗争”。对于这些无理指责,何叔衡并不畏惧。在批判会上,他公开宣言:“在政治上我从没有动摇过。”在实际工作中,他仍然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案。左倾错误领导见批他不服,斗他不改,终于在年终撤销了他的全部领导职务。 王明“左”倾错误的全面推行,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受到极大的历史性惩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何叔衡受命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 红军长征后,江西苏区遂沦为游击区。何叔衡随队伍驻雩都公馆乡,党派他帮助乡政府做动员工作。他每天拄着一根拐杖,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大约是1935年1月,他与瞿秋白、邓子恢等由江西瑞金附近出发转移去闽西。党组织决定何叔衡与瞿秋白等经广东、香港去上海,邓子恢则留在福建与张鼎等坚持游击战争。他们一行化妆成商人及眷属,几天后到达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汤屋。在此停留了一段时间后,继续启程去永定。福建省委为了他们的安全,特选调人员组成护送队沿途护送。他们昼伏夜行,通过了重重关卡,于2月24日凌晨到达上杭县濯田区水口镇附近的小径村。当他们在这里休息吃饭时,不幸被地主武装发现报告了驻扎在水口镇的敌保安第十四团二营。该营营长如获至宝,立即率队向小径村包围。护送队因麻痹大意,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何叔衡等人听到枪声后,立即从村里向村南的牛子仁岭大山上转移,在护送队的掩护下分别突围。敌人尾追不放,何叔衡身负重伤,躺倒在山下一块水田附近,被两个匪兵发现,以为他已身死。搜身时,何叔衡奋起反抗,被匪兵连击两枪,壮烈牺牲,实践了他生前“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评点英雄:“叔衡才调质且华,独辟蹊径无纤瑕。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谢觉哉这首感旧诗对何叔衡光辉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何叔衡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贯以“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自勉,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到为中国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P27-3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