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文学长廊中描写爱情的篇章数不胜数,也各有独特的妙处。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这部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段特殊的爱情故事,唱出了一曲特殊的爱情悲歌,读来令人触景伤怀,掩卷长叹:世界上的爱固有千型万种,但惟有痴情人的爱最是铭心刻骨。有道是,世界本是痴情人的祭坛!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古斯丁和他的情人弗洛莉亚.爱米莉亚。两个19岁的年轻人在迦太基(古罗马时期王国,在今突尼斯)一所学校的无花果树下偶然相遇,两个人一同坠入爱河,从此开始了两个人12年的同居生活。18个月后,他们有了爱的结晶——他们的儿子。后来,他们回到奥古斯丁的家乡塔迦斯特,与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尼卡住在一起。莫尼卡信奉基督教,与弗洛莉亚关系很不融洽。不久,奥古斯丁、弗洛莉亚和他们的儿子回到迦太基,8年后,他们一起乘船前往罗马。在罗马,在米兰,在佛罗伦萨,处处留下了他们幸福生活的足迹。但随着奥古斯丁逐步接受基督教,奥古斯丁陷入了献身天国与享受世俗生活乐趣的矛盾之中。在母亲莫尼卡的强迫下,奥古斯丁与弗洛莉亚分手,弗洛莉亚回到北非的迦太基。莫尼卡去世后,奥古斯丁把弗洛莉亚接到罗马,但此时男女之爱已经成为奥古斯丁皈依上帝的最大障碍。两个人再次分手。3年后,他们的15岁的儿子在奥古斯丁处夭折。后来,奥古斯丁回到北非,成为希波城的主教,并逐步成为基督教会的权威人士。他写下了著名的《忏悔录》,忏悔自己一生中种种不当行为,特别是追求尘世幸福和“感官诱惑”的思想和行为,讴歌上帝万能,鼓吹宗教狂热,并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上帝。弗洛莉亚读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后,写下了这部爱恨交织、怨愤喷涌的长信:《致希波主教奥里尔.奥古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