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也许你比过去更想关注经济学,渴望了解经济学的知识,也许你还有诸如房价、菜价、健康、娱乐、晋升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急于寻求到答案。
作者郭向宇、刘洋希望通过这本《傻瓜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特别珍藏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表述和分析,为你解读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帮助你建立经济学思维.更好地面对抉择、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傻瓜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特别珍藏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郭向宇//刘洋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也许你比过去更想关注经济学,渴望了解经济学的知识,也许你还有诸如房价、菜价、健康、娱乐、晋升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急于寻求到答案。 作者郭向宇、刘洋希望通过这本《傻瓜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特别珍藏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表述和分析,为你解读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帮助你建立经济学思维.更好地面对抉择、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内容推荐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傻瓜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特别珍藏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表述和分析,为你解读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帮助你建立经济学思维.更好地面对抉择、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傻瓜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特别珍藏版)》的作者是郭向宇、刘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学词汇:熟知热点名词,一眼看懂财经新闻 GDP:对你我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通货膨胀:钱不再值钱 通货紧缩:难以治愈的顽疾 人民币升值:优劣如何 市场经济:这个时代的特征 泡沫经济:必将消失的“财富” 金融危机:全球性的灾难 股市:一日天堂,一日地狱 第二章 经济学法则:弄懂这些金科玉律,不走人生冤枉路 “二八定律”——无处不在的生活法则 边际效应递减——为什么你的快乐感越来越低 马太效应——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供求法则——“洛阳纸贵”不是个例 蝴蝶效应——见微知著 羊群法则——盲目跟风有危险 格雷欣法则——劣质品泛滥的原因e 节俭悖论——节俭未必大善,消费未必大恶 第三章 生活经济学:柴米油盐里的玄机,经济学家不敢说的真相 你在为谁买单——做个明白的纳税人 刚性需求下,食盐也疯狂 科学规划财产,快快乐乐当“房奴” 为何广告铺天盖地 我们只选信任的——品牌效应 关注,即是财富 讨价还价中有大智慧 菜贩旁边是菜贩,肯德基旁边是麦当劳 第四章 消费经济学:识破商家小伎俩,购物不花冤枉钱 别陷入“凡勃伦效应”的怪圈 对比选择,往往中了诱饵的圈套 你常为产品套餐买单吗 甄别卖家信息,跳出不知情的怪圈 价值悖论——别为假象买单 折扣是最大的诱惑 价格歧视——定价中的大阴谋 示范效应,往往导致盲目消费 形形色色的冲动消费t 第五章 理财经济学:做精明的理财顾问,让钱为自己赚钱 越没有钱,才越要理财 理财规划越早越好,别穷了思维 制定远近期理财目标 积谷防饥,储蓄是理财的第一步 坚持记账好处多 不可轻视微利 量入为出,做好规划 理财是场“持久战” 第六章 投资经济学:玩转财富,以低投入赚取高利润 投资切忌跟风 管理股票风险,绕开小道消息 隔行如隔山,不要轻易投资陌生领域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求财要端正心态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掌握足够多的信息,看清牌就出手 诚信投资,投机是一种“博傻” 目光放长远,投资方见效 风险是把双刃剑,盈利与风险只有一步之遥e 第七章 管理经济学:提升领导魅力,做员工崇拜的偶像 “热炉”之烫不敢忘,制度比人治更有效 沟通是生产力,让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让员工们自发“争比赶超” 充分授权才能充分获益 酒与污水定律,教你剔除“害群之马” 及时修补第一扇“破窗” 激励的作用不容小觑 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南风法则——员工任何时候都需要温暖 坏情绪时不“踢猫” 分槽喂马,合槽喂猪 第八章 社交经济学:减少矛盾摩擦,盘活你的人际财富 晕轮效应——识人最大的谬误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很重要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 诚信——个人形象的最佳广告 利己利人,大家都是胜利者 多看效应,让你的人脉更好 跷跷板互惠原则——既会得利,也能吃亏 相悦定律——你喜欢我,我就喜欢你 像刺猬一样保持三分距离 第九章 信息经济学:一个信息定乾坤,一句话变人生 资讯时代,信息改变生活 拥有多少,取决于你知道多少 决策取决于信息 不放过漂浮的“冰山”,挖掘更大宝藏 尽可能地知己知彼 及时捕捉第一手信息 信息传递中的“穿井得人” 甄别信息,创设博弈机制 第十章 教育经济学:左右社会格局变迂,改写个人前途命运 人力资源——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本——你本身就是财富 文凭理论——用人单位的筛选装置 你是一级劳动力,还是二级劳动力 盘点个人升值空间 补长最短的那块“木板” 学习是一种长期的有偿投资 培训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毕业后,制定下半生的学习计划 第十一章 金融经济学: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接触最有钱的领域 利率和利息的变动说明了什么 银行——经济生活的配置器 货币有时间价值,今天的元不同于明天的元 信用卡也危机,借款有风险 银行危机——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外汇与汇率——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博弈 股票——经济的晴雨表 第十二章 新经济现象:紧跟时代步伐,后知詹觉必遭淘汰 走进网络经济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冷门经济” “她经济”来临 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考试考出的经济利益 假期是一场全民的狂欢 体育也是一种产业 会展经济——新兴的高收入、高盈利行业 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虚拟经济 试读章节 2010年,日本公布了年度GDP总值,为54742亿美元,并向世界正式交出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日本方面所未料到的是,中国同年一月份公布的GDP总值已达58786亿美元。 接下来的2011年、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均高于日本,毫无悬念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跃居世界第二。日媒只能无奈地说,虽然美元的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有所提高,但这个提高的幅度却远远敌不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就有人提出“超英赶美”的目标,当时的国际社会还以为中国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这才过去50多年,中国就实现了这个目标,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确实令很多国际友人刮目相看。 但对于这样的成绩,中国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喜,“世界第二”这个位置,普遍被认为“意义不大”。原因何在? 这里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GDP可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和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根据2011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统计的结果,2011年,美国GDP为15,924,184百万美元,富裕程度为世界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中国和日本,GDP收入分别为7,426,090百万美元和5,974,297百万美元。他们的排名计算方式,包括居民收入、税收、进出口额等等所有经济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前,统计各国经济情况的除了GDP,还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国人,无论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由于GNP统计范围过宽,容易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所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不再使用GNP和人均GNP,重点采用GDP和人均GDP,这样GDP就成为衡量经济增长快慢以及经济实力强弱的主要指标。原本的GNP也被国民总收入GNI取代。国家在公布本国经济状况时,对外只公布GDP与GNI数据。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表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认为它能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有助于领导人判断经济是在膨胀还是在萎缩,并以此为据做出需要刺激还是控制的决策。如果没有GDP这样的总量指标,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就会陷入无凭无据和杂乱无章之中。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GDP就是完美无瑕的。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小笑话: 两个经济学家正在散步,甲突然看到了一窝蚂蚁,于是就对乙说:“你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吗?”乙认为这符合经济学的理性,当然相信。于是,甲就指着那窝蚂蚁对乙说:“如果你敢吃了它,我就给你100万。”乙虽然觉得很恶心,想想那100万,于是吃了那窝蚂蚁,甲不情愿地兑现了他的承诺。可过了一会儿,乙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后悔起来,当他也看到一窝蚂蚁的时候,于是又对甲说:“如果你肯吃它,我也给你100万。”甲正为损失100万而懊恼呢,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吃了那窝蚂蚁,乙也归还了他的100万。两人继续向前走,可甲突然恍然大悟:“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挣到,但却都吃了一窝令人恶心的蚂蚁!”不由得懊恼万分。乙想了想,安慰他说:“没关系,我们两个创造了200万的GDP!” 笑话虽然夸张,但GDP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就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仅仅由国民收入的统计值来衡量……必须谨记增长的数量与增长的质量、增长的成本与增长的收益,还有短期与长期,这些之间是有区别的。”这就是说,GDP能反映人们生产和消费的度量,但反映不了经济状况的质量。 如2011年,我国多地人均GDP超8万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这只是一个宏观数据,应理性看待。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3.29万元,约为人均GDP的三分之一,但仅房价就占去大部分,根本不足以支付甚至5平方米的房价,这就是为什么GDP增长而很多百姓仍然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货币供应量为60亿马克,到1918年11月17宣布停战,货币供应量已增长到284亿马克,增加了3.73倍。而从1922年初到1923年底经济危机时,德国的货币发行量已经达到天文数字,相当于战前的1280亿倍! 市面上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呢?当然有地方可花。1921年,每份报纸为0.3马克,1922年5月,上涨到l马克,而到了1923年2月,已经上涨到100马克。这还不是“最贵”的。到了1923年的10月1日,一份报纸的价格为2 000马克,10月15日则为12万马克,11月9日为500万马克,而到了11月17日,短短一周的时间,一份报纸竟然卖到7000万马克! 花这么多钱买一份报纸,看来德国人很有钱。实际情况呢? 坊间流传着一些戏剧性的段子:一个小偷去偷东西,看到主人家的筐里塞满了马克,他将钱倒出来,将筐偷走了;一个妇女正推着满车的马克在街上走,一个劫匪趁她不注意,将她车子上的纸币掀翻了,然后推着车逃跑了;还有一个女人正在做饭,但不愿意去买煤,而是将马克点燃了去煮饭。此时的德国,遍地是钱,连小孩堆积木用的素材,也是一大捆一大捆的马克。P2-4 序言 我们经常在问:我们的工资一直在增加,工作效率也在逐日提高,我们对事情的把握也越来越成熟,总之我们每天都在进步,可是,为何我们手中的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为何经济危机仍旧时有发生?为何形势总有不乐观的时候?究竟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 时代在进步,你迷惑的事却未曾减少。 原因在于,可能你从未真正了解经济学。 提起经济学,也许你的头脑中会冒出“宏观调控”“GDP”“CPI”诸如此类的令人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名词。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另类因为它借用了大量的数学工具,一方面确实使它的理论分析更加有力、更加精准;另一方面,这种模型和数据的严肃外表,也着实让人望而生畏。 原本最应贴近大众生活的学科,却被迫远离了我们。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我们更关心如何将小日子过得更红火一些?我们的收入会增加多少?消费品能不能再便宜一些?我们是否应该投资?等等。 其实,经济学就在你身边。 我们的收入怎样才能增加?要看我们创造了多少财富,这些财富又怎样造福了他人,谁又承担了传递财富的中介。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包含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产的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包含着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市场竞争、工薪待遇等多种经济活动。 消费品能不能再便宜一些?便宜的前提,是商家有利可赚,他必须将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管理成本、国家税收、竞争成本、市场调研成本等因素计算进去,有时还要考虑其他突发事件。换言之,商家的开价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各种各样的经济学原理、经济政策。 至于我们是否应该投资,它又牵涉货币的购买力、利率、利息、投资、国家经济政策、国际经济环境,乃至股市动荡、经济危机、社会政治等更复杂的经济或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影响着一个社会货币政策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正是它们确定了你手中的钱能购买到多少产品。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经济学最神奇的地方。也许你对经济学并不了解,但其实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与经济学关系紧密。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一点经济学常识,学会透过生活的表象看到背后的经济学本质。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也许你比过去更想关注经济学,渴望了解经济学的知识,也许你还有诸如房价、菜价、健康、娱乐、晋升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急于寻求到答案。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表述和分析,为你解读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帮助你建立经济学思维.更好地面对抉择、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在此,衷心感谢一直关心,支持我们成长的前辈和师友,谢谢你们! 郭向宇刘洋 2013年6月20日于园博园畔槐树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