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的氛围。李为编著的《社会聚焦(民国民报撷珍)》展示社会热点,指陈乱世弊端,笔锋犀利,抒发民众呼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会聚焦(民国民报撷珍)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李为等编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的氛围。李为编著的《社会聚焦(民国民报撷珍)》展示社会热点,指陈乱世弊端,笔锋犀利,抒发民众呼声。 内容推荐 李为编著的《社会聚焦(民国民报撷珍)》选编的散文,是以强烈关注政治、社会生活为特色的议论性散文,包括杂文、随笔、小品等等。《社会聚焦(民国民报撷珍)》中这类散文兴起于“五四”文学革命时代,至30年代发展至高峰,出现了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大师。这些文章一般是篇幅较短、形式自由的文艺性论文,它能迅速、直接地干预和反映国家的政治走向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层面,对种种社会现象作出尖锐、深刻的评论,笔锋锐利,语言活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也成为民国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 目录 前言 关注国运 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 “五四纪念日”感言 五四运动之评价(节选) 最低问题——狗彘食人之中国 今年的中国——我们要对于金钱下讨伐令了(节选) 听一位华侨谈话 江浙战争杂感 什么是今日中国的民意 沪案新乐府 干干干 我们的仇敌和我们的战略 血梯 走过W学校的门口 天安门前 新少年的精神与使命 热烈的爱国青年们 悲惨的回忆——为纪念“三一八”惨剧作 纪念“九一八” 纪念碑 血战后一周年 阿片王国 哀汤玉麟 论亡国奴之类 我们的帐幕在哪儿 “两面光” 阿Q永远健在 打架 观绍兴戏有感 是何心理 关于“救国” 爱国买卖 辜负了月色 金鱼 退一步哲学 聪明人 恨与爱 只顾眼前(节选) 现成的标语 不平之事 内战与婚姻问题 针砭时弊 不敢高兴 不要过于迷信旧官僚啊 呜呼,一般旧官僚的头脑 奇怪的狐皮袍 国庆纪念会 大官与学者 禁屠与下雨 劈劈拍拍问题 阔官穷员灾商 放火点灯 良心话——告议员 公生活与私生活 北京的灰尘 钱法 禁舞 随笔一束(节选) “最”字号的 还是奢望 猫盖屎 尊严 民气与国家 义务教育底障碍 商品化的暑期学校 某大学招考之一幕(节选) 教育界底蟊贼 学校与市场 开学的杂感 男生行劫女生自杀 教育界的话 阅报之后 现代青年的迷惘 青年们的又一迷惘 富贵青年底堕落 世家子弟 侠盗的病 忤悔 夜 启蒙运动 所望于医生者 厕所与古物(节选) 玉腿酥胸以外 请批评家们注意 知识线上的矛盾 文坛登龙术要 大小骗 总是社会害人 金钱与神权——在城隍庙中所见到的 必也正名乎 吸鸦片的三快 去实地作一番道德生活吧 希望与信仰 剖析国病 “阿Q时代”在中国 继“阿Q”而来的时代 孔乙己及其环境 捉野鸡 抄捷径 抄捷径 戏子与舞女 奴才新论 汽车的威风 由电影推想其他 读史有感 “崇洋”与“迷旧” 不成话 病中的觉悟 中国人的特性 爱便宜心理 忠告做新黄金梦的人们 “此风不可长” 说骂 时髦病 《狸猫换太子》与国民心理 第四种人 中国人之两大僻性 中国人有两大僻性 现在 清谈 改善观的宇宙观 “傻”与“聪明” 吹牛的妙用 好现象 说建筑 不可触的 说话的艺术 蝙蝠 秘密公开 讨债的儿子 回到古代去 文人 歌与颂 打杂者造成的文化 第三种人的“推” 欺骗 关于职业 国病 寻碑有感 自己的慰安 老家的放弃 人间诸态 论骨气 读书杂记 中国的奇想 某一种人 说同情 世界人 说态度 论凑趣(节选) 文人的三迷 文化夸大狂 中华民族性 国庆日的一点牢骚 “天道” 蛀虫与中国 打听印象 “揩油” “官”的习气 无奈的生活 生活艰难 一页家庭账 秋渐深兮寒无衣 关于衣的话 冬夜草 对于贫民抢米的感想 济贫刍议 “乐的人生观” 家 关于住的话 游民痛苦 短命的人力车夫 不幸的孩子 雨天 强梁化的叫化子 地道中的女乞 初冬之街头 我是学士 失业后的心情 失业后 一天 我是职业输血人 “副业” 文人的悲哀 艺术家之生活 说自杀 两个自杀者 故乡 家乡的雪 我的故乡 儿子的死 西风落叶下的古都 北京的生活 病中纪忆 烦恼中的挣扎 烦闷中之杂感 镜 烟 含泪的笑 悲哀的贩卖者 屠场 新年展望 试读章节 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这是全世界劳农群众的祖国、先驱、大本营。 十月革命喊出来的口号是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用这种口号唤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唤起他们在世界革命的阵线上联合起来。 受资本主义的压迫的,在阶级间是无产阶级,在国际间是弱小民族。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既被那些欧美把长成的资本主义武装起来的侵略的帝国主义践踏催陵于他的铁骑下面,而沦降于弱败的地位。我们劳苦的民众,在二重乃至数重压迫之下,忽然听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的呼声,这种声音在我们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 这个在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十月革命,不只是劳苦民众应该纪念他,凡是像中国这样的被压迫的民族国家的全体人民,都应该很深刻的觉悟他们自己的责任,应该赶快的不踌躇的联结一个“民主的联合阵线”,建设一个人民的政府,抵抗国际的资本主义,这也算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工作。 我们在这严肃的、伟大的、壮烈的、仁慈的纪念日.要提议一件我们全国人民应该注意的事,就是对俄外交问题。 我们有几句重要的话,要外交当局仔细听着: 要即日无条件的承认劳农政府。 要即日无条件的开始中俄会议。 不许一味仰承资本主义国家外交团的意旨来办理对俄外交。 不许沿用媚强欺弱的帝国主义式的无耻的外交手段来办理对俄外交。 我们要严重的监视外交当局的对俄外交! P2-3 序言 本书选编的散文,是以强烈关注政治、社会生活为特色的议论性散文,包括杂文、随笔、小品等等。这类散文兴起于“五四”文学革命时代,至30年代发展至高峰,出现了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大师。这些文章一般是篇幅较短、形式自由的文艺性论文,它能迅速、直接地干预和反映国家的政治走向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层面,对种种社会现象作出尖锐、深刻的评论,笔锋锐利,语言活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也成为民国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 民国时期政治、社会动荡,广大城乡人民生活普遍陷入窘迫状况。内乱不断的同时,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日益猖獗。这种严酷的社会现实,是促使议论性散文蓬勃发展的土壤。 从本书所选编的文章来看,民国时期议论性散文有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强烈地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民国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封建专制政体,但共和政体未能使国家走向光明,却陷入武人政客轮番登台、军阀混战、国耻不断、侵略铁蹄日益严重威胁民族存亡的境地。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继续着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巨大的社会变革过程,并产生了全新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探索中国出路成为有识之士的不断追求。反映在散文领域里,国家和民族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梁启超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鲜明地指出,“现在万恶的政治社会,朝野皆一丘之貉”;“一与为缘”则“易使人格堕落”;因而主张青年们应全力从事文化运动,为“有效的政治运动”做好准备。在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中,李大钊更是直接呼吁中国人民要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阵线”,“建设一个人民的政府”,用以抵抗国际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许多散文作者对帝国主义在华制造的流血事件表示了强烈的愤慨。有的作者写下了一连串悲愤的文字:“可耻”、“可气”、“可恨”、“可叹”、“可怜”、“可愤”,控诉帝国主义制造的五卅惨案,悲叹国弱受人欺辱,“白养大兵三百万”而不敢宣战血耻,认识到“同蛮性的人讲不出公理”,中国人只有“努力使国家转弱为强吧”!反映了国人普遍要求振兴国威、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然而,事实与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日军的侵略铁蹄变本加厉地践踏中国的领土,南京政府一味退让,救亡与抗日,成为议论性散文最为关注的领域。人们的笔锋辛辣地讽刺了南京政府集中精力内战而对外妥协退让的卖国政策,鞭挞了守土将领的昏庸无能。当时由于言论受到官方严格控制,许多文章采取了旁敲侧击、正话反说的方法,如说内战的“好处”,丢弃国土将领“值得同情”等等,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抒发了民众的心声和愿望。 第二个特征是广泛批评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特别是批判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议论性散文以轻巧、犀利的风格,介入社会广泛领域,有善意的批评,更有一针见血的揭露和批判。从本书所选的文章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当时触目惊心的种种弊端:从教育界的商品化到大学招考中的捉刀代笔,从青年人迷惘到其中许多人的道德堕落,从文艺界的色情、迷信泛滥到文坛上的大小骗术,从官僚呼吁“真龙天子”到议员主张禁屠求雨,多层面、多角度地扫描和批判了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弊端。 社会的黑暗和国家命运的多难现实使人们沮丧,更促使人们思考。人们探讨造成这种现实的深层次原因,剖析国病,成为民国时期议论性散文的第三个特征。例如,有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中国人“随风倒”的传统,这使得“风”在中国流行得最快。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许多东西引进时“一窝风”,但引进后却又变成“非驴非马”的东西,反映了“随风倒’,传统中包含的疏懒和敷衍了事的特性。许多文章还对市侩式的为人处事进行了剖析,揭露了依附权贵而歌功颂德,对“下等人”则“推下水”的奴才心理,从文化传统上也探讨中国固有“文化夸大”、“迷旧”等的深层原因。人们认为,当时的中国仍旧是“阿Q”和“孔乙己”的时代与环境,不论是愚昧的人们或是“所谓社会名流们”莫不如此,改变中国需要在国民性改造上下苦功夫。这一部分文章揭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负面影响,许多看法至今仍对我们有警示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