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本书为“共和国领袖故事”之朱德篇,用数十个篇幅,以传记的形式,记述了朱德从贫寒的少年时代就追求光明、投身革命,一直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万里长征,以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领导人民军队所建立的卓越功勋,着重表现了朱德同志作为革命家、军事家所具有的坚定、勇敢、机智、无畏的伟大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德(共和国领袖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安莉等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本书为“共和国领袖故事”之朱德篇,用数十个篇幅,以传记的形式,记述了朱德从贫寒的少年时代就追求光明、投身革命,一直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万里长征,以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领导人民军队所建立的卓越功勋,着重表现了朱德同志作为革命家、军事家所具有的坚定、勇敢、机智、无畏的伟大精神。 内容推荐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一九零九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一九一三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一九二二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一九二七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一九二八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目录 佃农的儿子 求索 投笔从戎 辛亥革命建奇功 护国名将 入党 设宴制敌 “要革命的,跟我走” 智取宜章 会师井冈山 老“医官” 打败江西“两只羊” 扁担的故事 军长理发 让马 打了胜仗来结婚 欢度端午节 活捉张辉瓒 红军无线电台的诞生 黄陂大捷 智斗张国焘 炉霍播种 草地晚餐 诚挚的友谊 伫马太行 募钱养母 南泥湾的篝火 攻坚战的楷模 我们要有海陆空 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 授勋 种树 不要接官要接班 粗菜淡饭最相宜 战友情谊 唯有兰花香正好 别忘了人民 革命到底 试读章节 1905年底,19岁的朱德第一次离开了养育他19年的家乡,和几个同学一起走出山沟,到顺庆府(今四川南充市)求学。这时,清政府标榜推行“新政”,宣布停止科举考试,普设蒙小学堂,各种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1906年春,朱德进入南充县官立两等小学堂,半年后,又考入顺庆府官立中学堂。这所学堂是一批从日本留学回国的革新派人物办的。学校设置的课程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法律、修身、国画、体育等,老师大都是进步的革新派。他们在讲课或交谈中,经常向学生灌输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思想,抨击清政府。学堂的监督就是后来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的张澜先生。他是一个反清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同盟会会员,留学日本时,因反对慈禧太后,被清朝驻日使馆押送回国。他经常慷慨激昂地鼓动学生:“要亡国灭种了,就是牺牲身家性命,也要去救国家。”朱德十分敬佩张澜,经常和同学们到他家里畅谈国事。朱德的老师刘寿川也是仪陇人,他们师生二人关系很密切,经常在一起促膝谈心。刘寿川向朱德介绍了明治维新如何使日本走向先进,科学给日本带来生机,唯有科学才是救国之本,而只有变法维新才能发展科学。先生们这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言论,给朱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逐渐领悟到,应该像张澜先生说的那样,不惜个人的身家性命去拯救国家、拯救民族。在当时“强身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朱德接受了刘寿川先生的建议,决定到成都去求得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1907年初,朱德来到成都,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他之所以选择体育专科,一是因为他身体素质好且又有兴趣;二是因为他相信体育可以增强国人体魄,将来做一名教师,使千千万万中国人不再做“东亚病夫”。 这个时期,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随着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政治学和自然科学愈来愈多地传入中国。朱德在体育学堂里见到了不少新报纸、新书籍,也接触了许多新思想、新事物。这给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而来的朱德带来了希望。有一次,不知是谁把一本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塞在他的枕头底下,他仔细阅读之后,又悄悄塞到另外一个同学的枕头下。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同盟会会员,但经多方探听,没有谁告诉他有关同盟会的情况,他感到很失望。这时,“推翻皇帝建立一个好国家”的思想已在他脑海里悄然产生了。 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朱德从体育学堂毕业后,接受刘寿川的聘请,从成都回到仪陇,担任县高等小学堂的体育教师,兼管庶务和教务。P7-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