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二七六年,在中国历史上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年。那一年,蒙古铁骑挥戈南下,偏安已久的南宋小朝廷灭亡了.英雄豪杰的事迹,轰轰烈烈的场面,我们已经看了许多,听了许多。本书用纪实报道的手法,把一个平凡年份发生的大事依次叙来,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的另外一番景象、皇帝、重臣、宫女……从书中刻划的上百个人物那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看到周围各色人等。读史的乐趣,就在这种领悟和联想之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中华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史卫民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公元一二七六年,在中国历史上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年。那一年,蒙古铁骑挥戈南下,偏安已久的南宋小朝廷灭亡了.英雄豪杰的事迹,轰轰烈烈的场面,我们已经看了许多,听了许多。本书用纪实报道的手法,把一个平凡年份发生的大事依次叙来,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的另外一番景象、皇帝、重臣、宫女……从书中刻划的上百个人物那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看到周围各色人等。读史的乐趣,就在这种领悟和联想之中。 内容推荐 公元1276年,是这次统一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年份。本书试图以记实手法,将这一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联缀成篇,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简短而生动的历史画卷。本书不详细介绍统一战争的过程,把重点放在描述由社会变革带来的政治冲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本书中出现了近300个历史人物,他们来自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了不同的表演;当然侧重介绍的,只能是其中最有影响的几十个人的情况。 目录 中华文库序 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 编辑说明 作者序 楔子 第一章 北喜南忧 正月初一 大都 忽必烈举行隆重的元正受朝仪式 正月初一 潭州 元军克城,南宋守将李芾全家自尽 正月初一 临安 南宋君求和不成,元军兵临城下 正月初一 吐蕃算木多 大元帝师八思巴遥祝忽必烈早成一统大业 正月初一 大都大明殿 元宫廷举办气派非凡的“诈马宴” 第二章 江南易主 正月十八 临安 宁至降元,向元军献出传国玉玺 二月十一日 临安 元军入城,着手建立新秩序 二月——三月 原南宁辖地 部分南宋军队拒不投降,坚持抵抗 第三章 武功与文治 二月二十五日 大都 忽必烈离开大都 城,北上避暑 正月——二月 沙州 西北蒙古宗王火 忽必判乱,被迅速平定、 正月——善阐 赛典赤在云南提倡“文治”,初见成效 第四章 北上与南下 三月——四月 临安至上都 亡宁君臣在元军押解下,从诏北上 三月二十四日 通州 文天祥等历尽千辛万苦,逃脱虎口 三月——四月 临安 为维护统治,元廷实施一系列禁令 四月十八日 江西龙虎山 道教正一道天师张宗演应召北上 第五章 国破伤心时 五月初一——初二 上都 亡宋君臣向元太庙礼拜,朝见忽必烈 五月初一 福州 逃亡中的南宋益王赵昱登极,改元“景炎” 第六章 兴学与修历 六月初六 大都 太学生上疏建议加强儒学教育 六月十一日 大都 规模空前的修历、测天活动投入运作 六月十五日 大都 忽必烈下令设局修史 第七章正气歌 八月十三日 扬州 元军处决南宋守将,淮东战火熄灭 六月——八月 四川 宋军反攻,解重庆之围 八月初七大都 忽必烈下令征讨西北叛王 十一月十五日 福州 南宋幼帝登舟入海,小朝廷漂泊海上 第八章大一统 十二月三十日 大都 忽必烈免除江南苛捐杂税,并大赏群臣 尾声:大一统后的隐忧 附录一:南宋世系表 附录二:元朝世系表 附录三:至元十三年宋元主要高级官员小传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南宋世系表 附录二:元朝世系表 附录三:至元十三年宋元主要高级官员小传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天将破晓,元大都城(今北京市)大内正门崇天门下,文武百官齐聚,等待着皇帝升殿,举行元正受朝仪式。 当今大元皇帝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创建者成吉思汗(元太祖,1206—1227年在位)的孙子。他的父亲拖雷,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成吉思汗病逝后,按照蒙古人“幼子守产”的传统风俗,拖雷承担了“监国”职责,直至新大汗窝阔台(元太宗,成吉思汗第三子,1229—1241年在位)即位时为止。忽必烈出生于太祖十年八月二十八日(公元1215年9月23日),年轻时并不以武功超群而见重于窝阔台汗和后继者贵由汗(元定宗,窝阔台长子,1246 1248在位)。他对文治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武功,在崇尚骑射的氛围里,可算是独树一帜了。一批中原和西域的文人、武士,很快被这位特殊的蒙古王子所吸引。他们相互推荐引见,聚集在忽必烈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并推动他把个人业绩与天下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忽必烈的兄长蒙哥继任蒙古大汗(元宪宗,1251—1259年在位),既使拖雷家族重掌国家大权,也为忽必烈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打开了方便之门。蒙哥汗授命忽必烈总管漠南汉地军民事务,忽必烈立刻抓住时机,在部分地区进行“文治”试验。“文治”与“武功”,自然还要相辅相成,尤其对一个蒙古亲王来说,“武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忽必烈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蒙哥的命令,率军远征,摧垮了在云南地区立足多年的大理国。忽必烈的成功,引起了蒙哥汗及其臣僚们的猜忌。蒙哥依仗大汗的权威和力量,迫使忽必烈交出兵权;各地的“文治”成果,也被一扫而光。 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亲率大军进攻四川的南宋军事重镇,企图占领四川后浮江而下,灭宋而统一全国。由于督率东路军配合作战的蒙古宗王指挥不利,蒙哥不得不重新起用忽必烈,授命他代总东路军南征。九年七月,蒙哥病逝于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县)。忽必烈得到消息后,从容不迫地安排了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一线的战事后,马上不失时机地赶回燕京(今北京市),为即大汗位做准备。第二年三月十七日(公元1260年4月28日),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位,成为大蒙古国的第五个大汗。 早就“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雄心勃勃地准备施展他的抱负。在四月六日颁布的即位诏书中,忽必烈向全国臣民官布: 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盖时有先后,事有缓急,天下大业,非一圣一朝所能兼备也。……爱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 这段话既是对大蒙古国政治的简短总结,又是对未来治国方略的说明:自从先祖建国,50余年,武功显赫,文治未兴。时间有先后次序,事情有轻重缓急,国家大政,不是一代天子即能全部解决。所以从我即位开始,就是要确定国家长远大计;既要承继先祖业绩,又要根据形势变化,采取新的统治方法。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家以来,从未建过年号。当年五月十九日,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做法,建元“中统”,意思就是“中原正统”,以承继中原的皇统自命。在诏书中忽必烈声明: 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惟即位体元之始,必立经陈纪为先。 也就是说,建立正式年号,与过去的王朝看齐,既是祖宗建国后的重大发展,也是历来中原王朝的合理继承。,更重要的当然是要推行“文治”,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制度治理国家,结束原来朝政杂乱无章的状况。这是“立经陈纪”的核心内容,实质上就是要“效行汉法”。 P7-9 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幅员广大的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灿烂辉煌。中国历史上的文典精华,博采精湛,这是数千年以来历史的创造,人民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以中国人民的文明智慧,来培育和启发后代,这是何等重要和艰巨的工作。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传播中国的文化知识,我们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库》。文库具有相当的规模,陆续出版。其选题范围广泛,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文化典籍、艺术鉴赏、文化地理、民族生活和伟人生平等方面。各书分别邀请有专门学问的研究工作者撰写。他们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用现代的知识进行剖析和介绍,并力求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使读者看了既了解传统的文化精华,又有欣赏的情趣与韵味。 《中华文库》由有名望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台北锦绣文化企业合作出版。近年来中国大陆与台湾在图书出版方面,有不少合作项目,《中华文库》则是海峡两岸出版界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合作项目之一。通过文库的编撰和出版,将进一步沟通两岸人民的思想感情,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我们的互相了解。这套书的出版,将为我们两岸人民架起一座桥梁。 我们也不能忘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几千万华人。通过这套文库,传讯祖国儿女的信息,将密切我们之间的联系,沟通同胞和乡亲的情谊,使海外的炎黄子孙更多地了解故乡的历史、思想和生活。 人们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在2l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把这套读物奉献给中国和世界人民,愿读者从书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 许力以 1991年仲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