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活动,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冰。心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儿童文学领域,她与叶圣陶先生是早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为了让一代代少年儿童和广大读者集中阅读和品味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编辑了这本《冰心散文集》,全书收录了冰心的经典散文《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南归》等。
《冰心散文集》是安徽文艺出版社“中国名家散文经典”系列中的一种,全书收录了冰心的经典散文《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南归》等。冰心的散文语言有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到青龙桥去
如火如荼的国庆日,却远远的避开北京城,到青龙桥去。
车慢慢的开动了,只是无际的苍黄色的平野,和连接不断的天末的远山。——愈往北走,山愈深了。壁立的岩石,屏风般从车前飞过。不时有很浅的浓绿色的山泉,在岩下流着。山半柿树的叶子,经了秋风,已经零落了,只剩有几个青色半熟的柿子挂在上面。山上的枯草,迎着晨风,一片的和山偃动,如同一领极大的毛毡一般。
“原也是很伟秀的,然而江南……”我无聊的倚着空冷的铁炉站着。。她们都聚在窗口谈笑,我眼光穿过她们的肩上,凝望着那边角里坐着的几个军人。
“军人!”也许潜藏在我的天性中罢,我在人群中常常不自觉的注意军人。
世人呵!饶恕我!我的阅历太浅薄了,真是太浅薄了!我的阅历这样的告诉我,我也只能这样忠诚而勇敢的告诉世人,说:“我有生以来,未曾看见过像我在书报上所看的,那种兽性的,沉沦的,罪恶的军人!”
也许阅历欺哄我,但弱小的我,却不敢欺哄世人!
一个朋友和我说,——那时我们正在院里,远远的看我们军人的同学盘杠子——“我每逢看见灰黄色的衣服的人,我就起一种憎嫌和恐怖的战栗。”我看着她郑重的说:“我从来不这样想,我看见他们,永远起一种庄肃的思想!”她笑道:“你未曾经过兵祸罢!”我说:“你呢?”她道:“我也没有,不过我常常从书报上,看见关于恶虐的兵士们的故事……”
我深深的悲哀了!在我心中,数年来潜在的隐伏着不能言说的怜悯和抑屈!文学家呵!怎么呈现在你们笔底的佩刀荷枪的人,竟尽是这样的疯狂而残忍?平民的血泪流出来了,军人的血泪,却洒向何处?
笔尖下抹杀了所有的军人,将混沌的,一团黑暗暴虐的群众,铭刻在人们心里。从此严肃的军衣,成了赤血的标帜;忠诚的兵士,成了撒旦的随从。可怜的军人,从此在人们心天中,没有光明之日了!
虽然阅历决然毅然的这般告诉我,我也不敢不信,一般文学家所写的是真确的。军人的群众也和别的群众一般,有好人也更有坏人。然而造成人们对于全体的灰色黄色衣服的人,那样无缘故无条件,概括的厌恶,文学家,无论如何,你们不得辞其咎!
也讲一讲人道罢!将这些勇健的血性的青年,从教育的田地上夺出来,关闭在黑暗恶虐的势力范围里,叫他们不住的吸收冷酷残忍的习惯,消灭他友爱怜悯的本能。有事的时候,驱他们到残杀同类的死地上去;无事的时候,叫他穿着破烂的军衣,吃的是黑面,喝的是冷水,三更半夜的起来守更走队,在悲笳声中度生活。家里的信来了:“我们要吃饭!”回信说:“没有钱,我们欠饷七个月了!——”可怜的中华民国的青年男子呵!山穷水尽的途上,哪里是你们的歧路?…
我的思潮,那时无限制的升起。无数的观念奔凑,然而时间只不过一瞬。
车门开了,走进三个穿军服的人。第一个,头上是粉红色的帽箍,穿着深黄色的呢外套,身材很高,后面两个略矮一些,只穿着平常的黄色军服,鱼贯的从人丛中,经过我们面前,便一直走向那几个兵丁坐的地方去。
她们略不注意的仍旧看着窗外,或相对谈笑。我却静默的,眼光凝滞的随着他们。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