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等多维角度,对明代海运作为一项政治决策的过程加以剖析,把明代知识分子对海运的思考作为分析明朝海运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揭示思想文化与这一政治决策之向的互动关系。作者对于原始史料以及近代海运始末,均能善于采择,合理利用,而所述事情、所举事例多为前人研究之所未及。专家认为本书是明代漕运史和海运史研究领域中一部相当成功的优秀著作,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高水平著述。
第一章 绪论——明代漕运史中的海运
第二章 海运时代海运的实行与停罢
前言
第一节 明太祖对海运的态度及洪武时期的海运
第二节 永乐十三年停罢海运考
结 语
第三章 后海运时代的海运议案与试行
前言
第一节 丘濬与《漕挽之宜》
第二节 隆万之际王宗沐的直接海运
第三节 胶莱河海运案的始末
第四章 治河、保运与海运之间的利害争衡
前言
第一节“有劳于国,有功于民”——论明代河道管理系统的形成和持续及其对海运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视野中的漕河运道——论黄河、运河影响区域中人们对漕河水利的应用和运道改革的态度
第三节 来自胶莱河流域的声音——以即墨蓝氏家族的故事为例
第五章 经世思考中的明代海运
前言
第一节 海运知识在明儒言论中的传播与他们对海运的认识——以海运图为主要线索的考察
第二节 理学家的经世志业——王宗沐的学与行
第六章 结论——明代海运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按著者首字母排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