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战苏军十大将帅/二战名将解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二战”这场人类浩劫中,红色苏维埃在反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苏军从本土反攻,直捣纳粹巢穴——柏林,出兵中国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奠定“二战”胜局。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伏罗希洛夫……这一位位战功赫赫的苏军将帅,他们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就的?他们驰骋沙场的戎马一生又是如何的精彩?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二战苏军十大将帅》从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战场谋划、战役指挥、战后结局等内容展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征战沙场的军中名将。

内容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二战苏军十大将帅》从属于《二战名将解读》丛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中一个个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著名军事将领的其人其事,从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战场谋划、战役指挥、战后结局等内容展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征战沙场的军中名将。他们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伏罗希洛夫……书中内容叙述翔实,并配有大量珍贵历史照片,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见证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重温那些名将们的成长历程,并感受现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目录

第一章 不可或缺的战场“消防员” 朱可夫

 No.1 莫欺少年穷

 No.2 成长

 No.3 诺门坎,锋芒初现

 No.4 总参谋长我干不了

 No.5 基辅不得不放弃

 No.6 抵御“台风”

 No.7 转折点

 No.8 荣升元帅

 No.9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No.10 巴格拉季昂计划

 No.11 直指纳粹心脏

 No.12 红场阅兵

 No.13 卷入政治漩涡

 No.14 著作等身

第二章 “常胜元帅” 罗科索夫斯基

 No.1 小石匠,大将军

 No.2 在肃反中存活下来

 No.3 一封劝降书

 No.4 华沙起义

 No.5 斯大林被说服了

 No.6 攻克柏林

 No.7 阅兵总指挥

 No.8 硝烟之外的生活

第三章 粉碎德意志精神的重锤 华西列夫斯基

 No.1 机关中走出的元帅

 No.2 荣升总参谋长

 No.3 崩塌,柯尼斯堡后

 No.4 承诺

 No.5 关东军大溃败

 No.6 战后的岁月

第四章 坚守列宁格勒的人民之子 伏罗希洛夫

 No.1 小小钳工学徒

 No.2 察里津保卫战

 No.3 守卫,列宁格勒

 No.4 退出一线战场

 No.5 我感激自己的命运

第五章 挥向敌人的“拳头” 布琼尼

 No.1 苏联红军第一支骑兵部队

 No.2 “拳头”部队

 No.3 布琼尼与图哈切夫斯基

 No.4 投身红军的建设

 No.5 老将出征

 No.6 把马鞍安在飞机上

第六章 苏芬战争的丰碑 铁木辛哥

 No.1 “东方战线”

 No.2 提升部队战斗力

 No.3 捕捉德军动向

 No.4 生死决战,斯摩棱斯克

 No.5 基辅大会战

 No.6 罗斯托夫的血与火

 No.7 个人荣誉及著作

第七章 苏联海军军事家 库兹涅佐夫

 No.1 初入海军

 No.2 挥师张鼓峰

 No.3 发展海军

 No.4 黑海舰队的诞生

 No.5 撤职疑云

 No.6 恢复名誉

 No.7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第八章 震动敌人的“轰天雷” 戈沃罗夫

 No.1 建设炮兵

 No.2 1941,斯摩棱斯克

 No.3 “火花”照亮列宁格勒

 No.4 被突破的封锁线

 No.5 维堡的殊死拼杀

 No.6 教科书般的海陆空联合作战

第九章 保家卫国的坚盾 戈利科夫

 No.1 绵羊和润滑油

 No.2 格鲁乌

 No.3 在卫国战争时期

 No.4 拉开反攻战的大幕

 No.5 再战哈尔科夫

 No.6 和平岁月

第十章 捍卫祖国天空的英雄 诺维科夫

 No.1 从陆军来的空军司令

 No.2 棋逢对手

 No.3 斯大林格勒上空的战斗

 No.4 库班的制空权

 No.5 决战在库尔斯克的天空

 No.6 空战,白俄罗斯

 No.7 空中支援柏林战役

 No.8 飞翔在远东战场

 No.9 误触逆鳞

 No.10 晚景凄凉

试读章节

No.1 莫欺少年穷

1896年,朱可夫生于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中部的斯特列尔科夫卡村的一个极其贫穷的俄罗斯农民家庭。朱可夫的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是普通的俄罗斯农民,他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他母亲35岁,他父亲已经50岁了。他们两人都是第二次结婚,都是在自己第一次结婚后不久就丧偶的。

在朱可夫出生后,他母亲在每一年的农闲之时都要到城里给人打短工,干一天体力活大约可以赚一个卢布。虽然家庭经济如此困难,但是非常难得的是朱可夫的父母坚信再穷也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所以他们节衣缩食坚持送朱可夫去读书。

1903年的秋季,朱可夫和村里其他5个孩子一起开始上学,他们村共有5户人家姓朱可夫的。为了便于区别,人们就加上母亲的名字来叫,他被叫做乌斯季妮娅家朱可夫,他们所上的是一所教会小学,位于维利奇科沃村,距离他们家1.5公里。朱可夫由当时已经上了二年级的姐姐玛莎带领去上学。

当时朱可夫的父亲在莫斯科做短工,开始每个月能给朱可夫母亲和孩子们寄两三个卢布,而到后来有时一次只能寄一个卢布,有时甚至还要少。因为不只朱可夫父亲这样,别的在莫斯科做工的人挣钱也都少了。

在莫斯科打短工的朱可夫的父亲参加了1905年1月9日彼得堡工人举行的和平游行,向沙皇请愿,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却遭到沙皇军队和警察的镇压。1905年春天,朱可夫所在村子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人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号召人们起来同地主、同沙皇的专制独裁制度作斗争。

他们也知道了在莫斯科和俄国其他城市的工人起义遭到了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有的遭到野蛮杀害,有的被关进监狱,有的被流放服苦役。就在这时候他们听说到了列宁的名字,知道他是工人农民利益的代表者,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而布尔什维克党是为了要把劳动人民从沙皇、地主、资本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1906年以后朱可夫的父亲返回乡里。因为那次和平游行,他再也不可以去莫斯科了,警察当局已经禁止他住在城里,只准他回到村里。

就在这一年,朱可夫在三年制的教会小学毕业了。朱可夫每年成绩都是优秀,最后得到一张奖状。全家对朱可夫的学习成绩都很满意。为祝贺朱可夫小学毕业,母亲送给他一件新衬衫,父亲为他亲手制作了一双皮靴。父亲对他说:“现在你是有文化的人了,可以带你到莫斯科去学手艺了。”他母亲说:“让他在乡下再住一年,长大一点再进城找工作……”

1908年夏天,朱可夫的母亲带着小朱可夫去找她的一个开毛皮作坊的兄弟,想让小朱可夫进毛皮作坊当学徒。因为毛皮匠挣钱多,朱可夫的父亲和小朱可夫都同意。几天以后,父亲带着朱可夫来到这个毛皮作坊。父亲留给小朱可夫的嘱咐是:“你要忘掉他是你的舅舅。他是你未来的老板。阔老板是不喜欢穷亲戚的。千万千万记住这一点。”

朱可夫这位高傲的舅舅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小学毕业获得奖状的外甥的。就这样,小朱可夫告别父母,搭上了去莫斯科的列车。

列车到达莫斯科后,车站的一切使小朱可夫惊奇不已,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莫斯科。莫斯科市里高大的房屋、华丽的商店、肥壮的大马使得小朱可夫头昏目眩、眼花缭乱。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大楼和这么平整的街道,马车夫驾着漂亮的马拉胶轮车一路飞跑。他从来没有见过街上有这么多的人。这一切都超出了朱可夫的想象。

就这样朱可夫开始了自己的毛皮作坊学徒生涯。作坊师傅们早晨7时整开始劳动,晚上7时收工,中间只有一小时休息吃午饭。所以,一个劳动日就是11个小时。如果活多,师傅们就要干到晚上11时,那一个劳动日就是15个小时了。在加班时间,他们可以领到一些加班费。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