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顺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工作,供职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尽管工作一帆风顺,我仍未放弃继续深造的渴望。2004年,我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机会。麻省理工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北部,毗邻波士顿。
对于经历过得克萨斯州酷热的人来说,气候的变化确实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我和妻子早已习惯了休斯敦的亚热带气候,波士顿气候寒冷,冬天下雪是家常便饭,我们从未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活过。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在波士顿度过的第一个冬天,11月份的一个周末,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有足足90多厘米厚。风雪过后,我发现我的车被完全掩埋在大雪之中。由于缺乏经验,我竟然试图用赤裸的双手去清理积雪。不想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他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邻居过来告诉我,要想度过波士顿的严冬,必须购置几件像样的工具。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妻子跑遍了市内的几家商店,购置“越冬”设备:雪刮、雪铲、保暖垫子等冬季必需品悉数购回。
然而,我需要适应的不止天气。我离开大学生活已经足足八年了,回归校园并没那么简单。我的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是金·凡迪弗博士(Kim Vandiver),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大名鼎鼎的学者,也是本科生研究学院的院长。所以,对他来说,时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财富。
第一个学期既充满新鲜感,又异常繁忙。我们的研究团队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我除了要通过博士资格认证考试外,还要按时上课。从第二学期开始,我着手准备学位论文。不久后意识到,我的指导老师金·凡迪弗博士似乎从来记不得我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他反复问我究竟在做什么?究竟打算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我以为他肯定是工作太忙,要处理那么多繁杂的工作,以至于经常忘记我的论文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每周跟他碰头一次,汇报论文研究主题,反复重申我制定的解决问题方案。有一天,我终于向他讲明白了当前论文的进展情况。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数月。我也逐渐发现,这是一件令人窘迫的事情。一个导师在指导一个博士生写论文,如果根本记不住学生的研究内容,指导起来又怎会不困难重重!
又过了数月,我终于理解了金·凡迪弗博士长久以来的良苦用心。是否能陈述一个问题和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向金·凡迪弗博士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我的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我终于逐渐领悟到我的研究内容究竟是什么。金·凡迪弗博士深知,如果我不能深入理解、领悟自己试图研究的工程问题,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也将十分渺茫。这是一种有效也有趣的教学方法,更是一次令我谨记终生的教训。
金·凡迪弗博士的教学方法是本章立论的基础。原因是,只有深刻理解了想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演讲者之旅才能正式开启。我确信,你的一生中肯定经历过无数次要站起来发言的场合。在初中、高中阶段,你可能曾受邀为年度项目总结会撰写演讲稿、上台发言。大学期间,你可能曾参加过小组讨论,借助PPT或者其他多媒体工具做陈述、做汇报。再或者,你在本科、硕士或博士阶段可能也曾因为学位要求,做过或参与过各种发言、陈述。如果是在美国公司里任职,你肯定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演讲或汇报:每周例会报告、项目进度汇报、领导层市政会议以及安全报告,等等。简而言之,发言、汇报和演讲是我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正因如此,我下面的问题才显得有些特色。
P24-26
我曾亲眼见证维卡斯如何将一场平庸的路演打造成世界冠军级的演讲。他是真正的演讲大师。无论你是否拥有演讲经验,这本书都将助你在演讲台上和生活中成为更好的沟通者。
——史蒂文·夏皮罗
畅销书《Best Practices Are Stupid》的作者
维卡斯的“情感驱动法”非常人性化地解读了言语沟通。这本书将帮助你提升沟通能力,不论是在公共演讲还是在一对一的谈话中。
——南希·杜阿尔特
畅销书《Resonate》的作者
维卡斯的公共演讲工作坊是基于这本《以情攻心》建立起来的。工作坊受到麻省理工学院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说维卡斯的工作坊改变了自己对公共演讲的看法。
——特雷西·普灵顿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副董事
3篇演讲稿
2007年,我赢得了国际公共演讲大赛冠军。为了赢得这项赛事,我必须写出三篇演讲稿并当众演讲。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国际演讲协会希望尽量减少“运气”对于比赛的影响,他们理想的公共演讲冠军必须具备多次上演精彩演讲的能力。因此,参赛选手必须要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中演讲不同的内容。我想和你分享我赢得世界冠军用的三篇演讲稿、写稿子时的所思所想以及准备一个重要演讲的步骤。刚刚构思出来的演讲稿往往没有修改完成后那么完美。有时候,只有终极情感或核心观点能从第一版延续至最后一版,演讲中的故事、角色和流程则会不停地被修改。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强调要把重心放在情感之旅上,而不是演讲工具上的原因。
在我看来,一旦你确定了终极情感,演讲稿的第一版就出来了。在这之前,你可能会经历无数次思考和调整,但这些想法并不能算是第一版本。真正伟大的演讲家与普通演讲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将第一版提炼到最终版本这一过程。它不仅需要演讲者在撰写和发表演讲上的强大能力,还需要演讲者非常了解什么是反馈和高情商。如果一个演讲者已经考虑好他的情感之旅,那么他就已经得到了一个优秀演讲应该具备的雏形。演讲者应当听取听众的反馈,这样有利于演讲者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和听众所感受到的进行比较。所有对演讲的调整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听众的情感之旅能完全符合演讲者当初的设想。在许多情况下,听众的反馈和评价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演讲者必须要了解为什么听众会有这种感觉,进而找出演讲中使听众产生这种感觉的部分。尽管这一过程费时费力,但它是公共演讲中最值得花心思的一个环节。
在准备国际公共演讲大赛时,我经历了多次这样的步骤。尽管你可能永远不会参加演讲比赛,但这些有关如何准备演讲的见解可以帮助你发表精彩的演讲,或者仅仅是工作中向同事做简单汇报。
世界冠军之路
2007年本来只是平淡无奇的一年,这是我在麻省理工学院上学的第三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在涡轮振动上的研究有了一些初步结果。我的妻子那时已从布朗大学毕业,正就职于剑桥的一家公司。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
那一年,我决定继续参加国际公共演讲大赛,这是我连续第四次参加该项赛事。前一年,我在进入半决赛的十个选手中排名第三。尽管我没有在2006年赢得冠军,但半决赛失利之后,我已清醒地意识到,只要准备一篇合适的演讲稿,我就可以获得冠军。这里的“合适”并不针对演讲技能,而是指写出一篇极具感染力的演讲稿。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基于情感的演讲方式,并为此刻苦训练——我相信它能帮我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尽管我在2006年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当我一年后再次为参赛撰写演讲稿时,我仍觉得难以下笔。我思考了好几个月,试图找到一个清晰的终极情感,以及一个传递终极情感的好故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离开赛仅剩几周时,我的演讲才终于初具雏形。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契约和法律文件并不能定义一种关系,无论是商业关系还是人际关系。针对这一观点,我想在演讲中用我们最重要的契约——婚姻做出解释。在我名为《完美》的演讲中,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成功婚姻的前提是两个人一致认为他们的婚姻关系有效。尽管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取决于相互适应的程度、周围环境、个人意图等因素,但一段婚姻之所以能延续下去最终还是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不可能跳出这一契约,无论是包办婚姻还是自由恋爱,都概莫能外。
……
我跟我的朋友说:“嘿,兄弟,我练了冥想,结果我睡得很香。”“继续练习。”他这么说道。于是我接着练习,结果有一天,我竟然在冥想时保持了清醒。
我开始和自己对话。有意思的是,我们用了很多年和朋友们建立友谊,用了几十年去理解我们的配偶,用一生理解我们的孩子,却从未花点时间和自己沟通。
神奇的是,在这之后,我的成绩直线上升,而事实上我用于学习的时间反而比以前少了。
以前我总是和别人竞争,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唯一的竞争者其实是我自己。
去倾听你的内心。
朋友们,我们中大多数人从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倾尽全力,或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从没花时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身上的潜力。
本章小结
当我在学习一些概念时,如果能让我看一看具体的应用案例,我会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如果你也是这样,那我希望本章可以在这方面帮助你。本章分享的三篇演讲稿运用了许多本书提出的概念和方法,它们帮助我赢得了2007年世界公共演讲大赛的冠军。当你觉得需要查看与本书所涉概念直接关联的一些具体案例时,你可以复习本章。
人们在你演讲之后的许多年里还能牢记你的演讲内容,这种感觉真的很棒。上面的三个演讲均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在今天,我收到了国际演讲协会某个会员的邮件,他说他刚看完《哲人的问题》的DVD,他认为这是一次经典的演讲。至今我还经常见到当年聆听了《明信片》的人们,他们跟我说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活得像张明信片了。我希望有朝一日你也能获得这样的评价,本书就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
2001年,我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这是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周围同事全是精明能干的人。公司主营一项近海油气业务,市场效益颇为可观,经营业绩堪称优异。工作上我虽乐在其中,但由于不被允许给自己主管的客户做业务汇报,也时常恼羞成怒。我经常和经理谈及此事,他毫不讳言地说:“维卡斯,我们向客户做展示的机会并不多。这种弥足珍贵的场合,面对的又是潜在的客户群体,自然要派出演说和展示能力最强的团队。”这种想法实在无以辩驳,换作我是公司经理,我也会做出同样的安排。
此后,我暗下决心,努力提升自身的演讲技巧。我的目标是:力争成为演讲能力一流的员工,到那时,如果再不给我机会在客户面前做展示,那将是公司的损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如痴如狂地搜集各种能够提升演讲能力的课程和培训。结果发现,可供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大。经过慎重考虑,我报名参加了“戴尔·卡耐基课程”。这不是一门演讲课,而是一门培养领导能力的课程。尽管如此,课程内容却包含了演讲部分。毕竟,语言交流也是领导艺术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课程要求学员做大量的简短演说,大多只有两分钟的时长。我在课上做的第一个演讲就只有两分钟,内容是向全体同学做自我介绍。尽管是介绍自己,我还是一丝不苟地做了准备。把稿子写下来,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反复确认以避免遗漏任何重点。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是我万万没有预料到的。轮到我上台了,我紧张得一塌糊涂,双手不停地颤抖。虽然带了稿子,可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两只手抖个不停,稿子根本没法读。我心知肚明,这种场合把手插进裤兜又不太合适,但为了掩饰紧张,我最终还是这么做了。我实在不希望同学们看到我那双抖动的手。讲完后,我已丝毫记不得在台上都说了什么。令我欣慰的是,这场煎熬终于结束了。
这次经历对我启发良多。我突然意识到,世间还有令人如此恐惧的事情,更别提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公共演说了。我在印度长大,很少有机会当众演说。我曾经就读的高中的确有个不错的辩论队,我却没有参加过。此外,我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能让我当众演说的论坛。那时,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沉湎于钻研数理化,期待有朝一日能考进一所好的印度大学。而演讲、沟通乃至面试,在工程大学的入学考试里根本没有这些内容。于是,到了2001年,我才发现,在数学、科学和工程领域常常独占鳌头的我,在沟通和演讲方面只能屈居人后。从来没人告诉我,演讲能力会在职业生涯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我只能从基础做起。在参加“戴尔·卡耐基课程”的三个月时间里,我刻苦提高,进步神速。课程结束后,我继而又参加了一个提高演讲技巧的论坛,并有机会邂逅国际演讲协会(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这简直是天赐良机。这个演讲俱乐部为提升演说技巧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从2002年起,我抓住一切机会,在这个演讲俱乐部演练自己的演讲技巧。更为重要的是,我有机会接触一些演讲高手,并得到他们的点拨和提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我终于在“国际公共演讲大赛”中一举夺冠。
有史以来,印度人从未在这项比赛中拿过冠军。事实上,这项比赛开展八十年来,我是第二个赢得冠军的亚裔选手。
首位夺得该项比赛冠军的亚裔选手是M. 阿拉贝拉·本森,菲律宾裔加拿大人,于1986年夺冠。2007年的这场胜利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我的背景完全达不到一位专业演讲者的要求。大多数冠军选手不仅是性格外向的人,职业上,当众演讲也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他们有些是销售人员,有些是部门领导,更有甚者,居然具有市场营销、音乐艺术和舞台表演的背景。而我,则是一个跟任何艺术都沾不上边的人。我曾在全世界最严格的理工学校接受过专业训练,我性格内向,唯一拿得出手的竟然只是和数字打交道。我的强项是逻辑,而非艺术。因此,这次成功实属不易。
截至2007年,我已总结出一套特殊的演讲法则。我的演讲不仅情感内容丰富,传递的信息还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影响。对于向听众传递的情感因素——我称之为“终极情感”,我向来倍加谨慎。多年来,这一理念早已成为我演讲的核心法则。我将在本书中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我发现,这些核心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言语沟通,比如一对一的交谈,以及核心团队的交流等。对我来说,言语交流以及公共演讲的核心法则,在于用心体悟演讲的灵魂所在,谙熟其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和听众实现情感层面的共鸣。
本书的宗旨便是与读者共享这套核心法则。我们无意针对如何做好演讲夸夸其谈,只是想针对语言沟通和公共演讲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毫无疑问,阅读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然而,我的期待是本书最终能惠及两类特殊的群体:性格内向的人和外来移民。因为,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内向的人在公开演讲时总会倍感焦虑。对他们来说,跟他人互动交流不是攫取能量的来源。反之,一想到要跟人沟通交流,内向的人只会感到焦虑万分。于是,当内向的人得知,公开演讲是领导职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才能时,其恼怒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不管多内向的人,看过本书后,都会觉得耳目一新,充满正能量。
他们会深刻领悟演讲的精髓要领。一旦理解了公共演讲技巧的不同工作原理,他们便会充分享受每次演讲机会,找到自己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外来移民群体,不管他们来自何方,移民到了哪里,都会发现这套方法的价值所在。因为,我讲的方法比口音、语言和词汇更具深层次价值。外来移民通常会因羞怯而回避公开探讨或发表演说,因为他们不会说本地话,或者说话时带有外地口音。我讲述的沟通方法将会为外来移民群体阐明口音、语言和词汇的不同角色。强调的重点将是沟通至关重要的方面——情感的传递。由此,给予他们希望和信心,使他们在听众面前发表演讲时能得心应手。
最后,我提一点警示。每个人都拥有影响他人的无穷能量。你的言语既能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也能令他们高兴得笑逐颜开。通过演讲,你便拥有了激励他人、鼓励他人和启发他人的能力。通过演讲,你便拥有了改变他人命运的机会。有朝一日,你成长为一个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你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种能力带给你的欲罢不能的感觉。伟大的沟通者无不学以致用,将这种能力用在造福世人身上。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你们获取这种能力,同时也让你们肩负起造福世人的使命。
祝你们好运!随我一起开启这趟征程吧。
沟通最重要的方面——情感的传递,“国际公共演讲大赛”冠军维卡斯·璟然发明了一套方法帮助你传递有效信息,哪怕你性格内向或是外来移民。在《以情攻心(国际演讲冠军的沟通之道)》一书中,维卡斯展示了一个以情感为导向的方法,它将会改变你看待语言交流的方式,帮你找到站在聚光灯下的自信,令客户或领导惊讶,建立联系,把你的信息传达给任何人。
维卡斯·璟然是一位真正的演讲大师,他曾将一场平庸的路演打造成世界冠军级的演讲。因此,无论你是否拥有演讲经验,他的这本《以情攻心(国际演讲冠军的沟通之道)》都将助你在演讲台上和生活中成为更好的沟通者。本书共分三部分,内容包括:基本原理、演讲的技术手段、良好沟通方法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