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编著的《影尘回忆录--近代高僧倓虚讲述传奇佛缘(上下)》共分二十三章,前五章叙述倓虚出家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等;第六至九章是倓虚出家学佛情况的回忆;第十至二十章是全书的主体,是对倓虚弘传佛法、创建诸多寺庙经过的详细介绍,既有对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重要典故的独特解释,也有对中日韩及东南亚佛教发展历史的叙述,更有对近现代中国佛教、文化、社会一些重要人物、时间的记忆和评述;最后三张是对倓虚佛教思想的阐释。该书是现代最著名的高僧自传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影尘回忆录--近代高僧倓虚讲述传奇佛缘(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光编著的《影尘回忆录--近代高僧倓虚讲述传奇佛缘(上下)》共分二十三章,前五章叙述倓虚出家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等;第六至九章是倓虚出家学佛情况的回忆;第十至二十章是全书的主体,是对倓虚弘传佛法、创建诸多寺庙经过的详细介绍,既有对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重要典故的独特解释,也有对中日韩及东南亚佛教发展历史的叙述,更有对近现代中国佛教、文化、社会一些重要人物、时间的记忆和评述;最后三张是对倓虚佛教思想的阐释。该书是现代最著名的高僧自传之一。 内容推荐 大光编著的《影尘回忆录--近代高僧倓虚讲述传奇佛缘(上下)》是近代中国佛教界著名高僧、与虚云和尚、太虚大师合称“三虚”之一的倓虚大师的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背着大师私下记录而成。书中记录了倓虚大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 目录 (上) 序一 序二 序三 私记缘起 第一章 幼年时代的梦境 (一)引言 (二)家世与环境 (三)降生以前的梦境 (四)身在襁褓叫吃斋 (五)降生以后的梦境 第二章 求学时代的暗示 (一)四年来的学生生活 (二)母舅死后的警觉 (三)学徒时代的苦恼 (四)娶亲时期的感伤 第三章 死而复生的悲剧 (一)到阴间去了 (二)与阎王的问辩 (三)还阳以后的心境 第四章 命运蹉跎遇坎坷 (一)坐贾奉天去又来 (二)椿萱逝后欲出家 (三)满天烽火度流亡 (四)一路蹒跚到大连 第五章 中年以后的处境 (一)进了宣讲堂 (二)最初闻佛法 (三)八载寒窗读《楞严》 第六章 出家的前前后后 (一)第一次出家的失败 (二)第二次出家的感想 (三)从此步入了佛门 (四)打鼓撞钟与行脚受戒 第七章 观宗寺佛学时代 (一)最初一月的苦闷 (二)课程与时间的分配 (三)第一次回讲 (四)谛老对我和北方学人的重视 第八章 随谛老到北京 (一)登程与趣剧 (二)如是我闻在烟台 (三)入京前后 (四)北京佛教的一瞥 第九章 观宗学社二年 (一)观宗学社改组前后 (二)由看病而生的感触 (三)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四)谛老病在垂危的时候 第十章 离开观宗寺以后 (一)萧寺话别怀旧绪 (二)悲秋作客住留云 (三)随缘说法在旅途 (四)乘愿度她到家门 第十一章 井陉弘法第一声 (一)抱愧得很 (二)到井陉去 (三)和尚是世界的大轴 第十二章 营口楞严寺创修经过 (一)因缘 (二)感应 (三)经过 第十三章 奉天万寿寺办学时代 (一)一点经验 (二)四相解释 (三)讲经去来 第十四章 哈尔滨极乐寺创修经过 (一)最初盖庙起因 (二)前后建修经过 (三)办学院与养众 (四)毁誉的兴起与没落 (五)开光后的寺内经济来源 (六)请谛老到东北传戒 (七)炎凉世态 (八)战乱时期 (下) 第十五章 长春般若寺创修经过 (一)缘起 (二)经过 (三)感应 (四)传戒 (五)从长春到沈阳 第十六章 沈阳般若寺复兴经过 (一)缘起 (二)经过 (三)感应 第十七章 北京弥勒院办学时代 (一)台源其人 (二)到日本去 (三)漩涡 第十八章 西安大兴善寺办学经过 (一)潼关道上 (二)西安弘法始末 (三)渭水河方舟之夜 (四)洛阳城下的遗憾 (五)慈溪五磊山扫塔 (六)佛学院结束 (七)科学的问难 第十九章 天津大悲院复兴经过 (一)缘起 (二)经过 第二十章 青岛湛山寺创修经过 (一)缘起 (二)经过 (三)湛山精舍 (四)佛教学校与成章小学 (五)共住规约 第二十一章 十年来的湛山回忆 (一)致中的梦境与湛山的未来 (二)慈舟法师在湛山 (三)弘一律师在湛山 (四)天台宗在北方的弘传与建树 (五)传法不传座 第二十二章 三十年来的弘法经过 (一)自戊午年至癸亥年的弘法经过 (二)自甲子年至辛未年的弘法经过 (三)自壬申年至辛巳年的弘法经过 (四)自壬午年至戊子年的弘法经过 (五)述而无作 第二十三章 学佛真义重在行 (一)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 (二)见月律师的刻苦精神 (三)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四)往事影尘 试读章节 第二十三章 学佛真义重在行 (一)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 现在有所谓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四者之范围虽差不许多,可是其中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何谓佛法?曰佛者具足云佛陀耶,译云觉道。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亦曰知觉、觉悟、在佛的方面来说,是有觉而又有道;在迷沦的众生方面来说,则是有觉而无道,觉非其道,则为妄觉、错觉、佛字再往浅近一点说,就是明白,人谁没有觉性?没有明白?成佛就是成自己本有的觉性、明白本有的明白。‘法'者、梵语达摩耶,此云法,法以‘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为义。有色法、心法、心所法、相应法、不相应法、无为法、世间形形色色,般般样样,可思可议的;不可思不可议的,无一不是法。明白一点说,就是法则、样子,把佛法两个字联在一起,简单来说,佛法就是很明白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度人出苦海,到彼岸。可是众生不往明白里去做,整天糊里糊涂,所以永为众生,永远不能出苦。 何谓佛教?曰佛如上释,教者、圣人被下之言,就是根据佛法适合著众生根器,而分出来的部类体系,如华严部,度一类大机;阿含部,度一类小机等。因众生根器不同,故教有显教、密教、大乘教、小乘教、人天教、不定教、乃至三藏十二分教。这是在体上来说,如果在用上来说,教就是教导、教化,怎样教导?怎样教化?就是根据佛说的各种教法,用一种很明白的方法,先导人以舍邪归正;后化人以背尘合觉,一人觉,则一人明白;多人觉,则多人明白。 何谓佛学?佛学就是佛的学问;也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学理,人们研究佛学,就是把佛所说的法相和言教融和在一起,作一种学术性有系统的研究,拿佛法当一种学问看待。现在无论出家在家,以这类人为最多。因他能博览群经,多学强记,东征西引,写出来很多东西,称之为佛学家;或佛教学者。当然,在修行方面来说,为了恐怕盲修瞎练,先研究经教,这是应该的;可是按佛学的真宗旨来说,如果只顾学,在行持上一条戒也不持;一点心地的观念工夫没有,一点惭愧心没有,整天花天酒地的,这样纵让你把三藏十二部都熟读背诵过来,也不过等于个活藏经楼,一点用处都没有。 何谓学佛?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的佛学的理论,来躬亲实践,付诸实行;由于实行,才能证诸理论之谬误与否。所谓由闻而思;由思而修;行起解绝。比如佛在因地时,曾三□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由实行而证得法身遍满,佛既是由实行而证得法身遍满的,我们现在是信佛,学佛的,也应当由解起行,由实行做起。如果不实行,纵让你天天站在讲台上给人讲,讲到嘴里冒白沫,也只是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一点用处都没有。譬如一个当教员的;或当医官的;当医生的,天天抱一大堆关于防治肺痨的书给人讲,还在黑板上画出解剖的图形来,让人怎样防范;怎样治疗。可是他自己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肺病患者,讲课时还咳嗽不止,痰中带血,末了自己还是因肺病而亡,这就是因他只顾研究书本上肺病怎样防范治疗的理论,而平素却不实行注意到自己的卫生。研究佛学的人,如果只顾学而不顾行,也和这种情形一样。 学佛之实行实做,有从智门入手的;有从行门入手的,从智门入手的,多是利根人;从行门入手的,多属钝根人。可是现代人从智门入手的,往往被聪明所误,横起知见,易入流俗。如普通一般学教人,大多是觉于口而迷于心;长于言而绌于行,这样尚不如从行门入手的比较可靠。真正上根利智的人,虽然其宿根深厚,要之其前因,亦从行门中来。如诸佛菩萨,声闻缘觉,阿罗汉等,莫不各有其所修之行,在劝化方面来说,也是劝人‘修行,'如说‘老修行!你好好修行,'没有劝人修智的。实际上,‘行'的工夫到家,自然就生出智慧来。因为众生本具妙智妙慧,无须另外去修,只要行力坚固,始觉妙观察智显发,本觉大圆镜智自然现前。尤其出家当法师,更要注重行持,如果没有行持,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无济于事的!P454-456 序言 倓虚法师,以北方长老,南来皈依谛闲大师,学于观宗讲寺。谛师以北方佛教衰颓,欲振兴之,必得其人;而南方比丘,口音不同,若往弘教,必多扦格,故对于倓老,极为器重,卒以台宗法派付与之。倓老学成北归,果能不辜师命,于东北、华北、青岛先后建造大丛林多处;并随时随地,为大众讲经说法;无碍辩才,滔滔不穷,听者悦服。又提倡僧校,造就后贤,数十年来,人才蔚起,天台一宗,盛弘于北方,此乃智者大师创教以来,所未有也。其弟子大光等,启请俊老,将生平经历,一一宣说,以便后学有所取法。俊老云:“此前尘影事,如梦如幻,倏已过去,复何足道。”不许。经大光再三恳求,乃允分期讲说。大光私自记录成书,凡三十万言,名日《影尘回忆录》。辛卯之春,余重游香江,恒至华南学佛院,与倓老面晤,大光出《影尘回忆录》稿八厚册,请余订正。余携归,以其卷帙繁重,恐不易卒读,心颇惮之!及一展卷则其事其文,处处引人人胜,笔意生动美妙,非特发扬佛理,且极富文学趣味,令阅者如读章回小说,不忍释手。乃于稿中字句不妥或叙述有不当者,为之增删修正。未及一月,全稿完成,可谓始难终易,则大光之妙笔,有以致之也。大光浼我作叙,余诺之,因束装北归,未曾着笔。今接其来书,述及此稿付印在即,乃草此文以贻之。 辛卯孟秋蒋维乔拜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