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政策领域,美国倡导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以及饱受争议的日本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使得产业政策重回聚光灯之下,国内外学术界再次密集地讨论这一充满争议的主题。如果无法客观地把握世界各国的政策实践,并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关键问题,那么新一轮产业政策热潮未必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由宋磊所著的《追赶型工业战略的比较政治经济学》一书从政府主导的政策资源配置和企业控制的政策资源运用两个角度出发,采用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构筑一个关于产业层面的政企互动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追赶型工业战略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了产业政策的政策过程的本质,明确了当代后进国家在推行工业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在同样实施追赶型产业政策的国家,利益冲突的程度和寻租成本的规模有所不同?为什么不但不同国家的政策收益不同,而且同一国家针对不同产业的产业政策收益也有所不同?以上两个问题说明产业政策不但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学现象。
为讨论这些问题,由宋磊所著的《追赶型工业战略的比较政治经济学》一书构筑了以两个理论要点——作为交易的政策过程论和生产主义的工业战略观——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引入交易成本理论、寻租理论和基于产品建构的企业竞争力分析,将工业战略的本质理解为政策诱导租和熊彼特租之间的转换,并依据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指出成功的政策实践的关键是在抑制寻租成本的同时,以推动企业提高技术和组织能力并形成技术一组织互补性的形式来提高租金转化效率。
第一篇 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分析工具
第一章 问题意识
第一节 研究领域
第二节 问题意识
第三节 篇章结构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框架(1):作为交易的政策过程论
第二节 理论框架(2):生产主义的工业战略观
第三节 小结:能力构筑与租金转化
第三章 分析工具
第一节 分析工具(1):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寻租理论
第二节 分析工具(2):基于产品建构的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小结:政企关系的微观基础和关键因素
第二篇 政策诱导租的分配与利益协调
第四章 政策诱导租的分配(1):发展型国家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所得分配效果和寻租活动
第二节 发展型国家论的发展
第三节 小结:发展型国家论的两个研究传统和寻租活动的两个侧面
第五章 政策诱导租的分配(2):发展型国家的实践
第一节 寻租成本的抑制机制
第二节 日本的经验
第三节 中国的教训
第四节 小结:作为政企互动过程的租金分配
第三篇 熊彼特租的实现与经济发展
第六章 熊彼特租的实现(1):日本的实践
第一节 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早期典型:钢铁产业政策和造船产业政策
第三节 产业政策的后续发展:广义的机械产业政策
第四节 基于产品建构理论的产业政策评价
第七章 熊彼特租的实现(2):中国的调整
第一节 在结构与理念之间:豪尔的政策范式论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非典型的政策范式变迁: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产品建构、组织建构、政府建构、经济理念与政策范式变迁
第四节 政策范式变迁、政府能力与租金转化效率
第四篇 扩展和总结
第八章 生产组织方式与追赶型工业战略研究
第一节 生产组织方式:追赶型工业战略研究的潜在主题
第二节 比较政治经济学和追赶型工业战略研究
第三节 生产组织方式与租金转化效率
第九章 东亚实践与追赶型工业战略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