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全译(图文精释版)(精)》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传说的五帝时代到西汉中叶三千年间丰富的历史资料,为中国历史学奠定了最初的坚实而宏伟的基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若要从原典上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不读《史记》。本书整理选编了《史记》最有代表性的篇章,综合了历代研究《史记》的学者的学术成果,对原文作了详细而准确的注释,并且对照以明白浅近的译文,使读者阅读《史记》的时候毫无障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史记全译(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汉)司马迁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司马迁的《史记全译(图文精释版)(精)》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传说的五帝时代到西汉中叶三千年间丰富的历史资料,为中国历史学奠定了最初的坚实而宏伟的基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若要从原典上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不读《史记》。本书整理选编了《史记》最有代表性的篇章,综合了历代研究《史记》的学者的学术成果,对原文作了详细而准确的注释,并且对照以明白浅近的译文,使读者阅读《史记》的时候毫无障碍。 内容推荐 《史记全译(图文精释版)(精)》是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它既是对先秦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后人了解西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这本《史记》通过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历史巨著,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书中增设了导读、注释、译文、文史知识等辅助性栏目,并对难解字词进行了注音,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 目录 史记·本纪 五帝本纪 秦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史记·世家 齐太公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陈涉世家 萧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史记·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孙子列传 伍子胥列传 商君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列传 魏公子列传 舂申君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屈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淮阴侯列传 扃鹊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李将军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游侠列传 滑稽列传 试读章节 韩信在接受了拜将典礼之后,刘邦方才坐下,对韩信说道:“萧相国屡次称赞将军的将才,请问将军有什么定国安邦的良策,向寡人讲一讲?”韩信谦虚了一下,接着就问汉王说:“现在您打算向东方争夺天下霸权,您的对手岂不就是项羽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自己估量一下,论兵力的勇敢、凶狠、精良、强盛,与项羽相比,谁高谁下?”汉王半天没吭声,最后说:“不如项羽!”韩信拜了两拜,很赞佩地说道:“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是真的不如项羽。但是臣曾侍奉过他,让臣说一下项羽的为人:项羽一声怒吼,千人都吓得胆战腿软。但是他不能信任人,不能把重任交付给有能力的将领们。所以,这不过是个普通人的血气之勇罢了;项羽待人,表面上是非常谦虚谨慎,说话温和。当部下生了病,他同情病人的痛苦,甚至为他流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但是等到部下立了功该封给爵位时,他把刻好的印信,在手中将角都磨圆了,也舍不得授给该封赏的人。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不识大体。项羽目前虽然称霸天下,诸侯们都臣服于他,可是他没占据可控制中原的关中这个要地,却定都彭城,又违背义帝当时与天下诸侯所作的约定,而把他所亲近的、喜爱的人,都封为王,诸侯们对他这种自私,个个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羽把义帝迁徙驱逐到偏远的江南,也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境内,把自己的国君逐走,然后挑一处好的地方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王军队所到过的城邑,没有不被蹂躏得残破毁灭的。所以天下人都非常怨恨,老百姓们都不愿意归顺拥戴他,只是胁迫于他的淫威罢了!名义上虽然是天下的主,实质上已经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说:他是目前看来很强大,但很快他就会衰弱!现在大王果然能够一改项王的作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之人,天下那里还会有你的对手?您把天下的大城小镇,分封给那些为你立功的臣子,那么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您呢?您率领正义之军,顺从将士东归还乡之心,去向东进军,没有什么人可以抵抗?又加上那三位秦王本来都是秦的将领,带着秦国当地的子弟兵出来打仗,已经有好几年了,被杀死和逃跑的士兵,不计其数;又欺骗了他们部队以及将领们,投降项羽。结果秦军走到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把秦国的降兵二十余万人,活埋在新安城南。只剩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逃脱。秦国的父老兄弟们,对这三个人真是恨之入骨。现在项羽勉强地用威力胁迫着秦国人,把这三人分封在秦地为王,其实泰国的老百姓是不会爱戴这三个人的!您当初由东方进入秦的武关,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到秦国的子民,废除秦朝的苛刻刑法,跟秦国百姓约定,只颁布了三条法令!秦国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一个不希望大王在秦国做王的。按照与诸侯的约定,大王应该在关中称王,关中的老百姓全都知道这件事,可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到汉中做汉王,泰国的老百姓无不怨恨于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三秦的属地,只要送一封文告去,就可以收服了!不必动一兵一卒!”汉王听了,十分高兴,实在是相见恨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部队去攻打预定目标。 【原文】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欲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缸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破代兵、擒夏说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P469-471 序言 《史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巨著。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开始称《史记》。作者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长,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他的先世是周朝的史官,其父司马谈在汉武帝前期官为太史令,有志于著述汉史,临终嘱咐司马迁记汉事、修史书。司马迁lO岁诵“古文”,后来博通典籍,善于诗赋,精于散文。他20岁开始远行,遍游长江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长城内外,还奉使于西南,侍从汉武帝巡游各地。他到处调查访问,搜集资料,了解风俗,为修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官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记事、图书、档案,开始著述历史。他曾参与修《太初历》,司马迁42岁时开始写《史记》。在他47岁时,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西汉将军李陵辩解,获罪被施以宫刑投入监狱,3年后得以出狱。出狱后继为中书令。这些磨难都没有影响他的修史工作,而且因遭横祸,他更是发愤著述,直到55岁,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记述了中华民族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5种不同的体例,共130篇,52.65万字。其中,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除“秦本纪”外,是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论述;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国和汉朝功臣(孔子不是诸侯,也列入世家,是个例外)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传记。 《史记》的人物传记写了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式各样的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不仅写了伟大的政治家、学者,也写了刺客、游侠和隐士;还写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失败的历史人物,并在这些人物身上,表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其中对起义英雄的赞颂,对下层人物的同情,体现了司马迁对传统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的批判和革新精神。 《史记》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巨著。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一幅幅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使《史记》成为一部文学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历史的文学,因此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史记》是历史的“实录”,但也不是不加选择地有事必录,而是紧紧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对历史材料进行精心选择和合理组织。做到了既“不虚美,不隐恶”,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又有详有略有简有繁,事件典型,人物个性突出。 《史记》虽然也是文学著作,但它毕竟不是小说,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必须依据历史事实,不能凭想象进行虚构。然而由于作者具有鲜明的爱憎态度、娴熟的表现技巧,所以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明生动,跃然纸上。如刘邦怯懦机智,流氓无赖;项羽勇气过人,坦率少谋;廉颇粗鲁爽直,心胸狭窄,但知错就改;蔺相如智勇双全,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等等。 此外,《史记》的语言凝炼生动,明白畅达,接近口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史记》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作了大胆、深刻地揭露。如《酷吏列传》反映官史的残暴,《魏其武安侯列传》表现外戚的弄权和相互倾轧,都写得很出色。即使是封建帝王身上的劣质,如汉高祖的无赖和权诈、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和迷信鬼神,也都用不加讳饰的笔调给予尖锐抨击,是难能可贵的。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体大思精、流芳万世的巨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的治乱兴亡为背景、追求“历史与人性”的著作。它的光辉,亘古至今,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座仰之弥高的巨峰。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今天读《史记》可知王侯将相兴衰之道,先哲圣贤治世之方,更可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实乃一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的最佳教科书。 《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所体现出来的真实性、人民性、爱国精神和进步的历史观点,所呈现的文章风格、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都对后世的许许多多作家和史学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直至今天,人们还在学习它、研究它、借鉴它,从中汲取着大量的营养。为了便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本书特选取《史记》中的经典篇章,并配以翻译,将其定名为《史记全译》,以便让更多的现代读者也能从中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此外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数百幅历代人物画像,以及与史料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手绘插图,以便读者更加真实、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体味历史。 本套藏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11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