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时刻(用话图纸轻松搞定18分钟演讲)》是一本不谈空泛的理论、不谈高深的技巧,只谈所有人拿来都能用的演讲工具的实操书籍,聚焦于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作者王琳、李凤仪、陈秋颖来自华商基业——专注于使用绩效技术帮助成长型企业进行管理升级的咨询公司。基于其自身18年的授课辅导经验,作者展示了许多直击痛点、瞬间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实例,便于读者获得共鸣,达成改变。
本书尤其适用于现代商务演讲、工作汇报、项目路演、面试竞聘,让公众表达不再牵绊不善言谈的职场人士,让公众演讲更加助力于热爱表达的人。
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作序推荐。
王琳、李凤仪、陈秋颖编著的《荣耀时刻(用话图纸轻松搞定18分钟演讲)》绝不仅是一本演讲技巧书籍。
本书以结构化的思考方式为基础,抛弃所有无法让读者直接运用在商务演讲中的高深技巧,呈现给读者一张拿来就填、填完就用的演讲“话”图纸,通过内容的精致调整来改变演讲的整体结构及现场呈现结果。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仅通过选择和填空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大家解决演讲观点空洞、主题毫无新意以及内容乏味或毫无逻辑的常见演讲问题,并重点讲述了如何应用简而易行的呈现方式丰富演讲内容。你可以应用本书的方法“按图索骥”,此后无论商务演讲、工作汇报、项目路演、面试竞聘等凡是需要公众表达的场合,你只需填写一张“话”图纸。
本书适合各组织中需要进行公众表达及演讲的人士阅读。
有句话叫“爱要八分满”,说的是在恋爱关系中,相互之间的爱十分太浓烈,五分太淡,八分刚刚好。这是因为男女任何一方或者双方,如果对对方的爱太满了,反而不利于婚恋关系的维持。爱得太满,其实就是一种过分的关注。过分地关注对方,不仅容易给对方带来压迫感,更容易忽略自我的感受甚至丧失自尊。一旦婚恋关系中出现这种过分的关注,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并且过分关注对方的一方,也容易受到伤害。最重要的是,不爱自己何以为人所爱。
其实“爱要八分满”中的“爱”不仅仅是指爱情中的爱,还包括亲情中的爱。记得曾经咨询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位专家的回复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她说:“你家孩子的问题,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是这个家庭给孩子的关注太多了,或者说过分的关注和干预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困扰,让他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一个明显的问题,比如到了晚餐时间开饭了,妈妈叫一遍,爸爸叫一遍,姥姥叫一遍,姥爷叫一遍,小姨还要叫一遍……”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可以想象出我家的情况,以及专家所说的过分关注是什么意思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其实对父母自己又何尝有利呢?现代社会提倡父母不应该只是为孩子而活,而应该首先自己活得精彩,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这里再说一个亲身经历。大概十多年前在一家外企上班的时候,单身的我下了班也很少有社交活动,所以基本上就是天天在公司加班,总是晚上九十点钟才从高高的写字楼里面踱步出来。这对我的身心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一,长时间的加班使我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有一段时间晚上睡觉的时候,整个右手和手臂都是冰凉并且失去知觉的。其二,由于我的生活中只有工作一件事,对工作的过分关注使我也过分计较工作中的得失。工作中很小的事情就能左右我的心情,并且我经常将坏心情带回家影响到家人。这些负面影响,究其根本正是那时候的我对工作过分关注所导致的。事情的转机发生在结婚之后,婚后我像所有现代职业女性一样,不仅要照常上班,更要照顾好家庭,下班后回家做饭就是照顾好家庭的第一步。于是,我不得不在上班时间更加专注以提高效率,尽量保证准时下班,下班后直奔菜市场,然后买菜做饭一气呵成。更加忙碌的生活反而让我的身体和心情都得到了改善。我的颈椎病不治而愈,对于工作中的种种波折,我也更能释然了。工作不再是我的全部,我不过分关注它,也就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现在你只要仔细琢磨一下就不难发现,我们所说的演讲前的紧张、担忧和焦虑,是不是因为我们过分关注演讲了呢?或者换一个问题,在不同规模和等级的演讲中,你的紧张程度是不是会不一样呢?正是因为你的关注程度不同,你的紧张程度才会不同。
那么要想克服演讲紧张,就需要让自己不过分关注演讲和演讲的结果,不要过分执着于演讲的得失,当然这就需要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分为心理层面上和身体层面上的两种方法。
在心理层面上,大家可以参考前面一节的心理暗示的方法,如可以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演讲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是整个生活的一小部分等。以前有个朋友有句口头禅我很喜欢,“没事,再怎么也死不了人”。话虽然直白,但其实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种朴素的应用。
在身体层面上,大家都知道,可能也用过的方法是深呼吸,不过效果不好,那是因为这里说的深呼吸是腹式呼吸,如果没有经过特殊训练就很难做到。白天我们都是用胸腔呼吸,只有到晚上睡熟了才能做到腹式呼吸。其实,除了深呼吸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它们都是作者自己身体力行后所总结的克服涫讲紧张的好办法。
P35-37
因为志毅老师的推荐,我得以优先阅读此书,虽然作为一个从教30年的教师,演讲是一个基本职业要求,但是阅读此书,还是给我很多启发。
演讲的确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但不一定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事情,所以需要训练与学习,本书正是从这个视角给大家以帮助。能够在众人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得到认同绝非易事,紧张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就会发现,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面对熟悉的人,你的沟通并没有那么困难。其实,人的自信源于熟悉与掌控,所以,如果想获得好的演讲效果,就需要反复训练。
赞同本书的核心观点:演讲在本质上是一个说服的过程,旨在让听众愿意坐下来听你讲,让听众不愿中途离场,让听众明白你到底在说什么,让听众认同并接受你的观点。演讲需要被听众注意、理解、记住并认同。演讲要有富于洞见的观点,清晰又严密的逻辑结构,以及易懂且有感染力的语言。优秀的演讲要与观众互动,让语言尽量具象化,内容要清晰,要努力去打动甚至震撼听众,在有效的时间内让每一句话都发挥作用。除了这些技巧,我觉得更本质的是演讲者应该站在听众的角度。
通过这本书的详细解说和分析,反复举例和对比,演讲作为一个人的能力被平民化,就像马拉松被大众化一样。马拉松可以简单地认为是跑步,但其实里面囊括了许多对身体和运动体系的科学理解。它被大众化后,越来越多本来不怎么运动的人也开始科学锻炼。而演讲,通过这本书的阐释,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掌握了。
阅读本书,会让读者首先明白的就是,努力是不可避免的成功之道;其次,重点是要把演讲讲活。整本书充满了故事和例子,列举的方法很多,概括的内容很多,这或许是三位作者在整理多年来培训和研究的收获,也因此此书让人非常信服。其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把情感的感染力,用逻辑性的解剖和分析来转化。反复训练就像是催化的过程,加上时间就会看到成果。我本身也有不少演讲的经历,有紧张的情况,也有不紧张的,有成功的,也有不太理想的效果。本以为演讲是天生的能力,但这本书让我相信,原来每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在这个丰富的方法库里,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着重点,并赋予个人独特的色彩,加以努力训练,终得成果。
不过,我认为我们与优秀的演讲者之间,也并非只是一页纸的距离。优秀的演讲者有热情,有坚定的信念,有异于他人的个性,更有魅力,以及给听者以心灵共鸣的能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更需要大家好好地训练自己,加深对听众的理解,拥有更明确的价值判断,以及真正用心去传递能量。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2016年6月于广州
罗振宇/《罗辑思维》主讲人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个人的价值可以成为事业的主宰,而演讲是释放个人价值的途径。你会发现,几乎每个行当里,会表达的人都有极大的竞争优势。《荣耀时刻》帮我们总结了演讲的诀窍,我和大家一起学习。
何志毅/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
演讲能力是领导者的重要能力,是一对多的沟通、说明、激励能力。这种能力是一定能够学习和锻炼积累的。我在新华都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六年实践中,明显感觉到不少创业者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不足。看了这本书,我一定邀请王琳来给学生们讲课。演讲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必须由心而发,是一种心力的外在表现,伟大的演员是用心来表演。因此,演讲者在修技巧的同时,更要注意修心。
吴玲伟/洪泰基金投资合伙人、洪泰AA加速器创始人兼CEO
因为春雷的推荐,我有幸提前阅读了《荣耀时刻》,读完之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我们一定要将这么专业的演讲方法带给最优秀的创业者,助力他们的改变!其实对于在路上的创业者来说,讲好一个故事比写好一个BP更重要,一次面对面的机会往往就决定了投资人对你及项目的印象。做创业服务以来,我参加过很多路演,AA加速器自己也辅导和组织过不少路演,即使辅导多次,我们仍然发现很多创业者的现场表达,无法充分展示出项目的差异点和吸引力。我们在路演上也做了很多创新,如用视频以及投资人背书等方式来弥补创业者路演中的不足,但是无论怎样,最终能够真正打动大家的还是创业者在现场那段有限时间的发挥,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荣耀时刻”。思想、结构、修辞,清晰、有力、有效,这些演讲要注意的点总结得非常到位,书中内容生动且具备实操性,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