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罗兴贵、张成译注的《苗族道德歌(苗汉对照)(精)》对苗族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一般来说,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本书以诗的形式集中反映了苗语中部方言苗族人民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和理解,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创作天才。本书在创作上广泛使用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排比、对偶、明喻、暗喻等,使其更加优美动听,让人们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得到熏陶和洗礼。如:九十九朵拿给别人戴,九十九杯拿给他人喝,聪明人他说理,聪明人他讲道,说了千年它不坏,讲了万年它不愁。道德歌是双方在欢庆场合中对唱,以问答形式开创了另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苗族口头文学的一朵奇葩。本书的出版,丰富了苗族的口头文学,为苗族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