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狄公案(8广州案全译注释修订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荷兰)高罗佩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高罗佩根据丰富的中国古代史料,对中国公案小说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在《大唐狄公案(8广州案全译注释修订本)》中,他完成了将中国公案小说改造成为西方侦探小说的变革,并于书中精彩地构筑了扣人心弦的悬念、丝丝入扣的推理和引人入胜的结局。高罗佩将中国文化、艺术、法律及历史方面的渊博知识于本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本书完全称得上是一套能够通解中国古代刑律、吏治、军事、外交、工商、教育、宗教、文化、民俗的传奇巨著。本册收录狄仁杰断案的三篇故事,《飞虎团》是狄公从北州到京师赴任的途中发生的案件;《柳园图》《广州案》是狄公在京师任职断案经历。其中《广州案》是全书最为精彩的故事。

内容推荐

高罗佩编著的《大唐狄公案(8广州案全译注释修订本)》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为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 谜底逼人追索。

作者高罗佩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

目录

飞虎团

柳园图

广州案

作者后记

试读章节

黄昏,狄仁杰策马行走在一条满目荒凉的官道上。白日凝寒,朔风凛冽,他哆嗦着将身上的狐裘长袍往紧里裹了裹。官道的两侧是滔滔奔腾着的洪水,铅灰色的天犹如一面失去了光泽的镜子。寒冬季节,黄河一向水小,流动缓慢,不期今年反常,却发了大水。

混浊的洪水一直绵延到天边,大块大块的乌云被朔风驱赶着涌向远处重阴森严的山峰。

狄公独个信马疾驰,把他的扈从人员远远甩在半里之外。三天前他还在荒漠边缘的北州当刺史,两天后便要赴京师长安去任大理寺正卿了。此时此刻狄公的心情是复杂的,官职的突然擢升,使他有点晕眩,在北州的那段传奇般的经历又使他念念不忘。

三天来,狄公和他的扈从人员一直由北向南前进,眼看已临近了黄河。但黄河意外的泛滥造成了方圆一千多里的洪水区,不久之前还是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中原,如今成了一片汪洋。一路上他们看见一队队难民扶老携幼,步履艰难地在寻路觅食。狄公他们在一个小小的官驿吃午饭时,跟从的校尉来报告说,他们已进入了洪水区的中心地带——北堤。他建议狄公在此歇宿,等候北堤方面来的水情报告。但狄公命令继续前进,说当天天黑之前一定要渡过黄河,因为他必须在两天内赶到京师谢恩就职。

狄公紧抓着缰绳正得意地驰驱,忽见官道前出现了一个十来丈的大缺口,混浊的黄泥水哗哗奔流而过。缺口的那头,官道通向一座树林茂密的山冈。缺口上架着一座狭窄的、用麻绳和圆木草率扎就的浮桥。浮桥半浮在水面上,随着翻腾的波浪时升时落。

狄公策马刚待上桥,驻守民团的头目大声叫道:“客官,这座桥马上就要断了,水流太急,客官还是权且留步。”

狄公勒定缰绳,迎着刺骨的北风焦急地回头望了望遥遥落在他身后的扈从,随后又低头看了看脚下这座在波涛中摇晃不定的浮桥。他决定碰碰运气,冒险过桥。

他知道翻过对面那座山冈,没三五里路便是黄河北岸了,那里有渡船会将他渡过黄河。

狄公小心翼翼地上了桥。浮桥的圆木浸在泥浆水里很滑,水浪打来,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他刚走到浮桥当中,一株被急流卷来的大树撞在浮桥的侧面,随之而起的巨浪滚过浮桥浸到了狄公坐骑的肚子,鞍鞯和他穿的马靴全部湿透了。浮桥一阵激烈晃荡,险些儿将狄公掀下马来。狄公拍了拍马的脖子,壮着胆镇定地一步一步走着。当他走完浮桥刚跃上了对岸时,只听得身后一声巨响。原来一株连根拔起的大树把浮桥的中间部分顶撞得拱了起来,如一条龙弓起背脊一般,顿时桥身断裂,圆木四散,十来丈的大缺口波涛翻滚。狄公长长吁了一口气,望着身后的滚滚浊。浪,策马上路。而他的扈从都被阻隔在缺口的另一侧了。  突然,前面树林里一声“沙沙”响,钻出一骑拦路的强盗,高声喊道:“肥羊休走,晓事的留下买路钱!”

狄公见那强盗头上裹着一幅红布,宽大的肩膀上围着一块虎皮,背上一口五环金刀,手中一杆长枪被拨弄得“呼呼”旋转,枪尖儿几乎碰到了狄公坐骑的耳朵。

狄公勒住了马,不由火冒三丈。他朝那强盗嗤了一声,“刷”地抽出腰间的雨龙宝剑便向那强盗砍去。强盗慌忙用长枪来招架,转身又抖起枪尖向狄公猛刺过来。狄公举剑一劈,正中那枪杆,顿时断作两截。强盗大惊,丢了枪杆,夹着马肚便跑进树林里去了。狄公“呵呵”一笑,将宝剑插入鞘内,一面还抱怨自己不应对一个剪径的毛贼如此动怒。

狄公一直上到树林后的山顶,一路上并不曾遇到人。冈头上狂风呼叫,树林里山涛怒吼,翻过这山冈迂回下去便是黄河北堤了。翻腾的波浪冲击着一直向西延伸的岩石堤岸,黄河对岸隐在一片铅灰色的浓雾里。北堤一带并不见有渡船,古渡口只剩下断桩残阶,白色的泡沫哗哗地卷上来又退下去。黄河由西向东呼啸澎湃,发出低沉的隆隆声。

狄公看着这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色,忍不住叹息频频,双眉紧锁。这时他看见不远的山冈上有一幢旧式的庄园,庄园四周围着高墙,东西两边耸立着高高的戍楼,整个庄园正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墙里一排高檐鳞次栉比,慢慢升起的炊烟被强劲的北风很快就吹散了。狄公无可奈何,只得去投奔这庄园求借一宿。这时他才发现不仅无法传信给黄河两岸的军营官驿,就是与官道缺口另一侧的扈从亲随也失去了联络。

狄公策马向那庄园走去,忽然发现路旁的大木桩上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人头上的长发披覆在已经变了形的脸上,人头下面还钉着一双被剁下来的手。狄公茫然若有所失,慢慢策马向前。

狄公来到庄园的门楼前,见两扇大门上都包着厚厚的一层铁皮,显得十分坚固。他正想敲门,门却是先开了。一个老庄客探出头来,见狄公官员装束,忙将他引进一个宽敞、幽暗的庭院。狄公刚翻身下马,便听到沉重的大门被关上时发出的“嘎嘎”的声音。

一个瘦瘦的管家模样的人迎上前来,气吁吁地说:“我在戍楼上早看见了你,便马上叫庄客去开门。贵相公显然是长途跋涉贲临敝庄的吧?”

狄公见那人四十上下年纪,容貌不老,言语文雅,知道是个读过书的人。

“我姓狄,名仁杰,是北州的刺史。此刻正想赶路去京师公干,受阻于洪水,欲行不得,故想在贵庄暂宿一夜,随即拜纳房金。央烦先生向庄主禀报一声,万望周全方便。”

“原来是刺史大人,原谅小人无礼了。小人名叫廖隆,是这里的管事。我这就去向闵员外禀报,请老爷厅下稍候片刻。”P3-7

后记

中国所有公案小说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法官问理刑名的职能一般都是由管辖罪案发生地的县令来行使的。

这一级的官员负责管治全县的一切事务。一个县的范围一般包括一座有城墙的县城和围绕县城方圆百里的农村。县令的职责是多方面的。他全面负责征税、注册丁口生死、婚嫁,不断更新田地登记资料和维持地方靖安。与此同时,他还要在县衙大堂上行使法官的责任,负责拘捕、惩处罪犯,审理一切民事、刑事诉讼案件。县令是十分劳累的官员。他与全家都住在县衙衙院的内宅里。在一般情况下,他除了睡觉休息,其余时间都用来处理公务。鉴于县令几乎管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故人们通常称他们为“父母官”。

在中国古代巨大的金字塔式结构的各,级官府中,县令处在最底层。他的上级是管辖二十个或二十个以上县份的刺史,他有事必须向刺史报告。刺史则向管辖十几个州的道台报告,而道台又要向在京师的朝廷报告。在朝廷里,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每个人无论贫富,也不管其社会背景如何,均可以在考试得中后进入官场,成为一名县令。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应当说是相当民主的,而这时欧洲仍处在不民主的封建统治之下。

一名县令的任期通常是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另一个县任职,并可在适当的时候升迁为刺史。但晋升刺史是有选择的,唯一的依据是其才华和政绩,缺才少能的人常常是大半辈子下来了仍当县令。

县令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须有县衙椽吏的协助,例如书办、仵作、牢头、禁卒、衙役、巡丁等等。但他们只执行日常公务,并不参与勘查罪案。勘查罪案是县令本人的职责,由三四名他信得过的亲随协助他完成。县令在刚走上仕途的时候就要选择亲随,被选中的亲随干办将一直跟随他,他到哪里赴任,亲随干办也就跟到哪里。亲随干办的地位高于县衙中其他掾吏,他们与当地人没有亲戚关系,故在办案中不易受到私情的影响。出于同样的原因,作为一条规矩,任何人不能到他的家乡所在的县份去任县令。

关于古代县衙公堂上的情况及如何审案,《铜钟案》作了这类描写。该书第4章和第25章中的两幅插图以及狄公小说中的其他有关插图,都显示了县衙公堂上的情景。升堂时,县令坐在放置在一方高台之上的公案之后,其亲随干办、书办立于身边。公案是一张高高的长桌,上面铺了一块红布,从桌子前沿一直挂到公案下高台的地上。

在这张公案上,人们总能看到同样的审案用物:一方研磨红黑两色墨汁的砚台,两支毛笔,一只签筒,签筒中放着若干枚用竹片制作的火签。火签用来计数罪犯挨板子的数目的,如让衙役打犯人十扳;县令则将七根火签掷于高台前的地上。犯人每换一板子,衙役班头则将一根火签放到一边。  人们在公案上面还会看到县衙的一枚四方大印和一只木槌。但这木槌的形状与西方国家法庭上用的法槌不一样,它是一方约七八寸长的长方体木块,在中文里人们把它叫做“惊堂木”。

升堂时,衙役在高台前分左右两排面对面站立。讼案中的原告、被告必须跪在两排衙役之间的石板地上,直到退堂。讼案的两造(原告和被告称为两造)均无律师相助,也往往无证人替他们作证,他们一般都处于弱势地位。整个审案过程实际上显示了一种威慑人的手段,它使人们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即一旦卷入讼案之中,其结果是可怕的。通常情况下,县衙升堂一日三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

……

《柳园图》中有蓝白小姐用铁弹丸伤人的情节,这源于中国一种袖藏铁球防身的武艺。1935年我在北平时,听人说起这种武艺在中国下层社会中享有盛名,并听说在1900年义和团时期这一武艺曾救过西方6名天主教修女的性命。据说这6名修女在回教堂的途中遭到一伙歹徒的袭击。她们心想此劫难逃,就举起了双手,以期将其灵魂交付于上帝。一个歹徒正要上前攻击她们,却突然停下对同伙大叫道:“当心!她们的衣袖中都藏有铁球!”于是:暴徒们立即后退,给她们让出一条路来,于是她们安全地回到了教堂。其实,她们举手只是在等死,但手举起来后,原纳入袖中的祈祷书在袖中来回滑动。暴徒们平时受了义和团不少排外的宣传,误以为所有外国人都能用暗器伤人,便断定她们袖中均藏了铁球。

《广州案》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但与当时武则天娘娘确实企图夺权的史实也多少有些关联。事实上,武则天成为皇太后几年之后,确实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夺权计划。在其成功夺权之前,狄仁杰与她发生了直接冲突,并有效地阻止了她要废除太子的图谋。这是狄公为官一生中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关于狄公这一阶段的政治生活,林语堂的历史小说《武后正传》(1959年伦敦版)第37~41章中有详细记载。

《广州案》中狄公为诱捕杀害钦差柳道远的案犯,命人仿柳钦差形貌用木头制作成人头在城门上悬挂,并到处张贴海捕文告,宣称其为朝廷钦犯并悬赏杀他之人一节,我借用的是中国一本最古老故事书中的一段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张贴假文告的计策原是马基雅维里(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是其行为准则)式的人物用过的,中国公元前4世纪的政治家苏秦也使用过。故事中说他的政敌曾企图杀害他,但未获成功。为替自己报仇,他用了此计。他在临死前奏请齐王,在他死后将其尸体剁成4块,抛扔于市,并张贴文告宣布他为叛贼。齐王依计而行。苏秦的敌人不知是计,一个个站出来称其早就设计杀他,并因此邀功请赏。结果暴露了自己,均被杀头(参看《棠阴比事》)。

《广州案》中珠木奴杀死柳钦差的毒药,在中国历史著作《南朝轶事》中有记载。

我创作的狄公小说中的插图,都是我参照16世纪中国木版画、特别是明代《烈女传》版本的风格绘制的。图中人物服饰、习俗更多地反映出明代而非唐代的风格。

高罗佩

(陈来元 编译)

书评(媒体评论)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国学大师,南怀瑾

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

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大唐狄公案》部分篇目有汉文写本),前无古人。

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石昌渝

他是名士派头的艺术家、收藏家、代中国人发展国粹的公案小说家,业余胜过专业的汉学家……现代西方人对传播中国文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非学术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大唐狄公案》。

——伦教大学东方学院、四川大学教授,赵毅衡

“狄公小说是我们从高罗佩博士那里得到的最后的中国公案小说…他的逝世使我们所有侦探小说的鉴赏家们都感到十分悲痛。”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对高罗佩逝世曲评价

在高罗佩的神笔之下,古老的中国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阿伦·丁·赫宾

如此严格地遵循中国古典文学的风格进行创作,而写下的一切又是如此美妙地使现代读者获得满足。

——《纽约时报》狄公小说写出了中国唐代的所有魅力、残忍和高深莫测。

——《芝加哥太阳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