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兴、陈家琪主编的《德意志思想评论(第11卷)》主要收录《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发表的文章,外加其他文章。特设“尼采/海德格尔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等栏目。收入用吴建广“德语的帛裂之声作诗——保尔·策兰《声音》诗文之诠释”,王滨滨“格拉斯《剥洋葱》的文本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张萍“在碎片中破土——从震惊看《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冯晓虎“莱布尼茨与门策的汉字研究”,孙周兴“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再论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刘皓明“透明的翻译:西方诗歌翻译所涉及的句法问题和翻译哲学”,任国强“论德国流亡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化倾向问题——从流亡文学杂志《汇集》风波说起”,方向红“从本真的历史到效果的历史——论《真理与方法》对海德格尔早期历史观的改造”,张东辉“论纽伦堡讲稿在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叶隽“歌德学概念的溯源及其学术建制内生成”,谷裕“从市民家庭到公共生活——解读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等文章。本书旨在展示当年的德国哲学研究,推进我国对德语思想与文化的深入理解。
孙周兴、陈家琪编著的《德意志思想评论(第10卷)》集中展示我国德国哲学研究方面的年度成果,为目前国内唯一以德语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按年度出版(第1—5卷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6卷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与《法国理论》《文艺复兴思想评论》同属“同济·欧洲文化丛书”系列。本卷特设“尼采/海德格尔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代哲学”“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歌德研究专题”等栏目,主要收录了国内学界有关尼采、海德格尔、歌德、策兰等的重要研究论文、原著翻译,以及其他有关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代哲学和德国当代小说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尼采/海德格尔研究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五个公开讲演
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再论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
从“本真的历史”到“效果的历史”——论《真理与方法》对海德格尔早期历史观的改造
海德格尔之后的“大地”政治话语
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现代性批判的四重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论纽伦堡讲稿在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黑格尔对自然权利及“契约国家”的批判——根据《法哲学原理》
论黑格尔哲学的享乐主义实质
德国现代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叙事伦理的奠基与预演
本雅明气息(Aura)理论新诠
论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基督教的启示神学之形而上学奠基
在碎片中破土——从“震惊”看《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
透明的翻译:西方诗歌翻译所涉及的句法问题和翻译哲学
论德国流亡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化倾向问题——从流亡文学杂志《汇集》风波说起
用德语的帛裂之声作诗——保尔·策兰《声音》诗文之诠释
格拉斯《剥洋葱》的文本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
图像与文本——论布林克曼的《剪贴》
歌德研究专题
歌德的立体全身塑像——论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歌德学概念的溯源及其学术建制内生成
从市民家庭到公共生活——解读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色彩是“光的业绩,业绩和苦难”——论歌德的《色彩学》和色彩观
黑塞对歌德“对立统一”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