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榕华著的《中医文化地理论》共分八章,从中医文化地理总论、地理环境与中医源流、地理环境与人体体质、地理环境与疾病特点、地理环境与治病特点、地理环境与药物利用、地理环境与医学流派、中医文化地理版图等方面多视角地勾勒出地理环境与中医学的关系,诠释了中医地理文化的深邃内涵。书中不仅引用了历代医家们大量研究中医地理文化的论述和成果,而且也有颇多作者本人的学习体会和研究心得,为中医地理文化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东西有别的地形地势和南北有异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地人生礼俗、岁时民俗和谚语俗语等民俗中反映出来的中医药文化内涵,使中医药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彭榕华著的《中医文化地理论》以生态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出发点,分析地域因素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地理环境下特有的疾病证候规律和医药运用特点,以有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主要分界依据,来研究中医药文化地域性分布的社会生态状况,并对近现代地域医学分区模式进行探索。本书研究了中医药文化的地理分布规律,包括地域医学的文化特征与形成背景,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地域转移,中医药文化的扩散路线与融合过程,以及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的关系等,从人文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比较学中所运用的方法,探讨古代医家的成长、医学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勾勒出中医药文化地理版图,以引起人们对中医学发展的环境因素的重视,把握中医生态文化区域发展的规律性。